分享

他92岁画了人生中最后一幅画,卖3.45亿,放大10倍,画中有俩小人

 丁镛 2020-01-27

“3.45亿元第一遍,3.45亿元第二遍,3.45亿元第三遍,成交!”随着拍卖师手中锤子落地,一幅山水画以天价成交!这是哪位名家,创作的什么名画?凭什么吸引众多大买家趋之若鹜,以高价成交?价值不菲之名画怎么会送给陈叔通?就让笔者带你回到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去探个究竟,把谜底逐一解开。

黄宾虹画作

这是出自当代画坛名家黄宾虹老先生(以下简称黄老)晚年之力作《黄山汤口》。黄老生于1865年,卒于1955年。祖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享年九十又二,是书画界少有的大家寿星。

黄宾虹

他早期曾在上海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先是在新闻与美术编辑行业打拼,后又转入各艺术学校担任教授工作。从年轻时就显露出绘画天赋,尤其喜爱国画中的山水画。他的前半生暨五十岁之前,在工作教学之余没有虚度年华,凭着对绘画艺术的酷爱,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学习中,涉猎了的历朝历代名家画作,临摹了大量绘画作品,在传统技法上深得名家之精髓,为日后国画艺术创作探索打下了厚实的根基。从五十到七十岁,黄老开始走向自然,踏遍名山大川,云游风景名胜,观景写生,获取灵感,丰富了自己的创作思路,积累了数以万计的创作素材。进入古稀之年,依靠娴熟的素描技巧和扎实的绘画功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尤其在山水画创作上,他不拘绳墨、醉墨淋漓,在用墨上独创了“黑、密、厚、重”绘画技法,画作特色鲜明,别具风味,浑然天成。

黄宾虹《黄河汤口》

黄老一生经历极其坎坷,绘画艺术之路并不平坦。早期他的作品认可度和影响力并不高,即便如此,也没有动摇他的创作态度,在创作上始终坚持探索新的画风,坚定做淳朴归真艺术的虔诚追随者,不被创作的商业化和世俗化所左右。虽然黄老在世时其画作售价一般,让人感到其“郁郁不得志”,但他老人家确很自信,并大胆预言“我的画要五十年后才能为世所知!”。他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这正是黄老令人敬仰和让人敬畏的地方。他是典型的大气晚成画家,已九十多岁高龄,仍探索不止,创作不停。即便是患有眼疾白内障,也没能阻止他的创作,去世前三个月还在不停地作画。这幅《黄山汤口》是黄老92岁高龄时的作品,是在世时最后一件作品,也是一个精品,更是一幅巨作。这幅画表现出了黄老在山水画艺术创作上的大胆探索和独到之处,充分展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精湛的创作技艺。

黄宾虹画作

《黄山汤口》作为黄老的绝笔之作,为什么会赠给老友陈叔通呢?此话还得从头说起。早在上海的时候两人就是邻居,用黄老太太宋若婴的话说就是“交往甚密”,黄每逢年节都要画些小画送给陈叔通等友人。1921年是陈推荐黄(时年58岁)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译所美术部主任。解放之初,传统中国画曾受到严重冲击,有一段时间黄的工作生活并不顺意,期间都是陈给予其鼎力帮忙;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陈叔通很受国家器重,官至全国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任委员,并分管中央文史馆;1951年是陈让黄从简陋的平房搬入新式洋房,还举荐其当选了省市政协委员;1953年底,陈再请黄赴京到中央美院民族美术研究任职,因黄年事已高专门为他安排吃住等事宜,当年还为黄老先生隆重举行九十寿辰庆祝会,特授其为“中国人民优秀画家”奖状。

黄宾虹画作

1955年还当选了全国政协委员。在人生后期黄老在杭州度过了一段既简单又舒心也安心的好日子。陈是黄一生最重要的贵人,正是基于此,黄老怀着感恩之心、感激之情和感谢之意,将其毕生唯一的巅峰之作《黄山汤口》,送于老友挚友陈叔通先生。在黄老驾鹤西去后,陈叔通还专为其主编并自费出版了一本《歙县黄宾虹书画集》。

黄宾虹画作

公元2017年6月,中国嘉德近现代书画珍品专场拍卖会,黄宾虹绝笔巨制《黄山汤口》在竞拍现场一片胶着,最终被山东雷丁新能源汽车集团以加佣金3.45亿元的天价“收入囊中”。在黄老作品进入拍卖市场的24年后,终于突破亿元大关,刷新其个人作品拍卖价格的新记录,更开启了其作品收藏升值的新纪元。将这幅画放大10倍之后,可以看到画中有两个小人,盘腿坐在空地上交谈。似乎像是一位爷爷给孙子讲故事,也像是一位老师在对学生谆谆教导,真是妙不可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