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举办四季,大年初四,就又迎来五季。它在一边唤醒全国人民学习诗词热情的同时,也一边捧红了主持人和一众点评老师,尤其是点评老师们,现在基本上是很多文化综艺节目的坐上客了。 所以,他们也有了新的称呼,那就是“网红学者”!学者还好,前面一加上“网红”二字,就有点冰火双重天了。 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一直是推崇“低调”“含蓄”和“大音无声”的。网红老师们,在电视节目里,他们主要的职责,就是侃侃而谈,所以就有点与我们很多人心中形象有了落差,所以也就难免非议了。 《中国诗词大会》这些年,最火的学者,无疑是康震老师了。所以,很多的赞扬给了他,也有很多炮口对准了他。说他幽默风趣的有之,说他肤浅的有之,说他卖弄嘚瑟的亦有之。 但是我想说的是,比起康震老师的幽默,我是更欣赏他的嘚瑟的。我就喜欢看他点评,唾沫星子满天飞,群情激昂激昂的样子。 关于康震老师的点评,之前写了很多。今天再分享一篇他的点评,那就是他在第四季第七场的时候,碰到伟人诗句“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中的点评。 当时的题目是这样的。
选手当时犹豫了一下,就选了答案B,董卿也马上宣布为正确答案。 从词句的字面意思上来讲,“九派流中国”,怎么着也是贯穿中国的九条大江呢,怎么就是长江的九条支流呢? 这里,我们要看下这首词的题目,是《菩萨蛮·黄鹤楼》。所以这首词,是伟人在黄鹤楼上有感所发,而写的的一首词。还有第一句里的“中国”二字,在这里指“国中”,所以伟人眼前所见的“九派”,当然就是长江的九条支流了。 这首词,非常的大气恢宏,下面我与大家就再读一下它。
我这篇文章,注重是写康老师的,所以现在,就到了康老师有话说时间。他先说这首词的背景。 “关于这首词,伟人自己有过一个注释。他说这首词是写在1927年的春天。 当时,大革命即将失败,他内心感到很苍凉,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就写下了这首词。” 康老师说完,就又拿出伟人的另外两首词相比。 “这首词跟之前的《沁园春-长沙》相比,那里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那时,他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往后呢,他写《沁园春-雪》,写的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于已经对那个问题作了回答。 那么在1927年的春天,大革命即将失败的时候,他是什么心情呢?就是这首词里写的,‘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看过康老师点评的,应该都知道,他是只要点评到苏轼李白和伟人的诗词,就两眼放光的,也往往会有精彩之语喷薄而出。 康老师接下来话锋一转,开始解释刚才《中国诗词大会》现场的考题。 “‘九派’,有人说是长江的九条支流。那么‘沉沉一线’呢?其实说的是铁路线。那么‘龟蛇锁大江,黄河知何去,剩有游人处’呢? 这代表了作者,当时的焦虑。是看到了革命的前途,受到了挫折的一种心情。” 这是更深一步的延伸解释呢!已经从字面意思,上升到了字面背后的东西。其实康老师之所以点评受欢迎,正是因为如此,他往往能由表及里,深入浅出,最后还能加入自己的理解,并对诗词进行升华。 他的点评也往往是层层递进的,下面,我们就看他的点评,要升华和递进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只听他说。 “但伟人就是伟人,他最后两句说得好,‘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我拿一杯酒,我倒在江中,心潮也随之起伏澎湃。虽然大革命可能会受到挫折,但是,它欲发激发起了我那革命的斗志。 我们之前讲过,伟人的性格是遇挫愈勇,愈挫愈奋,愈是困难的时候,他的人格愈加大放光彩。我想这是为什么他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能冲破重重困难?最后,能建立一个新中国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 康震老师,又是从一句话和一首词入手,让我们领略了伟人的整个精神内涵和优秀特质。 伟人的诗词,是我们近现代诗词的巅峰,也是离我们最近的的中华诗词的经典中的经典,除了他本身顶级的文化素养外,还与他那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他的格局,他的胸怀,他的气魄,都是撑起了他的诗词的高度的。 很幸运,能够在《中国诗词大会》的现场,一次又一次看到伟人的诗词被传诵,也非常感谢康震老师,那一次又一次情绪激动的点评! 其实读伟人的诗词,莫怪康震老师会激动,我们广大的朋友,何尝不是读一次都心潮汹涌一次呢?希望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继续有这种感觉! |
|
来自: 竹香书屋 > 《字典;词典: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