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的艺术处理之下,李少春钱浩梁两版《红灯记》谁的更好?

 摄影姥 2020-01-28

京剧200多年历史,特别是近百年来,以梅兰芳大师为首的一大批名家始终在对剧目内容进行不断地发展创新,从《孽海波澜》、《牢狱鸳鸯》到《一缕麻》、《宦海潮》,尚小云先生特邀京胡大师杨宝忠演奏小提琴伴舞的《摩登伽女》,到如今的《西安事变》、《狼牙山五壮士》,从当初的“时装剧”逐步发展成“现代戏”,这一百多年的发展呈现一个明显的抛物线的发展轨迹,这个运行轨迹的顶峰恰好处在正中的上世纪5-60年代。剧目当以“八个样板戏”为主加以《杜鹃山》、《平原作战》、《龙江颂》、《六号门》直至70年代的《磐石湾》、《红云岗》等近20出左右的“革命现代京剧”最为经典。

改编自《革命自有后来人》的《红灯记》是“八大样板戏”之一。是当年中国京剧院的保留节目,留下的有两个版本,其一是由李少春先生扮演李玉和的音频资料,另一个就是70年被搬上银幕的电影版,李玉和改由李少春弟子、当初该剧的B角钱浩梁扮演,当时取艺名“浩亮”,其他袁世海、高玉倩、刘长瑜等演员未变。这也是我们大家最熟悉的版本。

不同的艺术处理之下,李少春钱浩梁两版《红灯记》谁的更好?

(当年的八大样板戏)

对比李少春、钱浩梁师徒不同版本、风格的《红灯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处理:李少春是以京剧的旧有手法塑造有些有肉剧中人物,钱浩梁则是以“高大全”的剧中人物出发重新规划京剧表演程式。但这种“打破”较少不着边际的凭空臆造,依然是有迹可循的,还是吸收了很多传统表演手法。比如在《红灯记》全剧高潮的李玉和“刑场”一折,“狱警传”大段成套唱腔,依旧还是传统剧目最常用的二黄“导、碰、原”板式结构,特别是大段原板中转入“百花吐艳,新中国似朝阳---”舒缓、抒情的慢板,这种一反节奏“由慢至快”规律唱处理手法,明显是仿照《逍遥津》中“我恨奸贼把孤的---牙根咬碎”而来。而表现李玉和身受毒打遍体鳞伤、“戴铁镣裹铁链锁住我双脚和双手,锁不住我雄心壮志冲云天”的革命豪情,整套身段特请天津著名武生名家张世麟精心设计,在传统技艺中巧妙融入新的身段、造型,非常恰当的表现出李玉和威武不屈的英雄形象。

不同的艺术处理之下,李少春钱浩梁两版《红灯记》谁的更好?

(李少春《红灯记》剧照)

如果非要对比李少春、钱浩梁师徒二人扮演的李玉和孰高孰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看待:

1:李少春改编、演唱这出戏在先,并且为这出现代戏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红灯记》中大部分唱腔设计都是出自少春先生。单论艺术表演水平作为弟子的钱浩梁自是不如师父。

2:作为该剧B角,钱浩梁耳濡目染之下很好的继承了乃师的艺术原貌。但在塑造人物中敢于打破就有表演程式,对用京剧的艺术形式表现英雄人物做出了积极、大胆的尝试,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不同的艺术处理之下,李少春钱浩梁两版《红灯记》谁的更好?

(钱浩梁《红灯记》剧照)

3:李少春先生由于身材较为矮小瘦消,塑造革命英雄气势不足,这一点舞台演出时并不明显,但搬上银幕镜头拉近或特写镜头之下,李玉和给人的印象还是那个身负绝技却窝窝囊囊的林教头,对观众缺乏震撼力,对敌人缺少震慑力。在这一点上身材高大威猛的钱浩梁则明显占据上风。

不同的艺术处理之下,李少春钱浩梁两版《红灯记》谁的更好?

(钱浩梁袁世海《红灯记》剧照)

4:李少春的艺术风格追求自然放松,表演起来略显偏于绵软、慵懒,在“赴宴斗鸠山”一折中,面对鸠山扮演者架子花大师袁世海先生老辣的念白,李先生确实有些招架不住,气势上明显处于被动下风,在鸠山软硬兼施咄咄逼人的盘问下,还是年富力强且刚猛、富于棱角的钱浩梁更具有革命英雄的气质。

不同的艺术处理之下,李少春钱浩梁两版《红灯记》谁的更好?

(李少春袁世海《红灯记》剧照)

受风格、性格的影响,特定的人物、特定的剧情,有时艺术水平高者并不一定适合。以《红灯记》为例,李少春唱的是“舞台”上“京剧”,钱浩梁唱的是“银幕”上“样板戏”。一个是要面对上千双眼睛,一个要面对镜头,一个要对艺术负责,一个要为政治负责。演出场合不同、要求不同之下,艺术水平更高的李少春真的不如高大威猛的钱浩梁更合适。

明扬原创,个人浅见,欢迎指正,期待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