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今名石简谱(九)——端州石

 gudian386 2020-01-28

△ 龙珠端砚
广东七星岩景区与端州区组成了肇庆市城区。城区北依绵延的北岭山,南临滔滔的西江,东有“岭南第一名山”称誉的鼎湖山和颇具神幻色彩的斧柯山。在这翠山碧水中孕育出的瑰宝,就是被称为神州第一砚的端石。
肇庆古称端州。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立高要县治,至隋开皇二年(公元589年)改置端州,辖高要等九县。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赵佶御书肇庆府,意即吉庆之始,自始端州更名为肇庆。
端溪产石区
肇庆距广州西100km处,交通便利。端砚石产于肇庆东郊羚羊峡斧柯山端溪一带。从肇庆驱车沿321国道向东行18km南转至西江北岸。迎面是一棵数人合抱的大榕树,树龄已有数百年。前一条大江由西向东奔向南海,两岸夹山突然变窄,水深流急,传说夹岸两山为娲皇的两只神羊化变,故称羚羊峡。大榕树下是渡口,对面为斧柯山,山间一水当是端溪了。于是我们乘船向江对岸驶去。
据说在很久以前,羚羊峡南岸的山脚下有一小村子。一天中午,村里一个青年砍柴归来,见路边大树下石头上,有两位老人盘腿相向正在下棋。青年观棋一局太阳偏西,老人乘鹤而去。年拾起斧头,竟已是锈蚀成砣,斧柄也腐烂无踪。正所谓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山由此称为斧柯山。登上西江南岸,自端溪口上行百米,东侧为一山坑。坑中有洞,洞高不过米,洞口有铁栅栏门紧闭,已全部被水淹没,洞外石壁上凿有“众坑之尊”四个字,漆以红色,这就是端石老坑了。

△ 笔者手指下方水中就是端石宋代老坑
据史载,自唐宋至明代,斧柯山脉系古砚坑共有70多个,延至现在只剩54个。其中老坑为众坑中出石最佳者。老坑自洞口下行150多米,洞底与西江正常水面高差近30m,洞底已低于西江河床,这是老坑终年积水的原因,因此也称为水岩。宋苏东坡《端溪砚铭》载:“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端溪砚坑志》记道:“观坑洞门在半山之下,进洞口转右,名摩胸石,坚不可凿,容一人裸体匍伏前进,自洞口至洞底,高下相悬二十八、九丈。一路高三尺,宽三、四尺,不能起立。石匠带领小工各携小磁坛一、竹箕一、坛可容水五升,箕可贮石十余斤,每隔二尺排坐一人,燃灯一盏,昼夜将水一坛一坛传递运出,进洞渐远,传递人数愈多,到西洞须排八十余人,方得水干。”由此可知老坑砚石取之维艰,更显弥足珍贵。

△ 鸲鹆眼端砚
站在老坑口向东南望去,山腰间有石屑形成大三角形,距老坑约200m,即为有名的坑仔岩亦名康子岩,出石仅次老坑。唐李贺诗说:“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写出了高山采石的神采,却未道出采石的艰辛。高兆《端溪石考》载:“宋治平四年,差太监魏某,重开土人名曰坑仔岩,……山有冢,相传其开凿中虚,崩闭数百人,太监死焉,守土者葬其衣冠于此坑下。”至今仍有太监坟旧址。并立“砚坑土地神”碑镇邪以寄托安全。
北岭端石产区
乘船回到西江北岸,驱车返回肇庆。路上抬头北望。北岭山高大延绵,云雾缭绕,在那山腰间就是端砚石的又一产地宋坑。北岭山脉系砚坑,西起大湘东至鼎湖山共27个坑洞,绵延30km,范围约70km2,绝大部分在北岭山腰,海拔600m以上,采石、搬运都很艰难。端砚石大多为紫色,北岭山有绿端岩,端溪朝天岩也产绿端。清纪晓岚曾在自己收藏的绿端砚上镌铭:“端溪绿石,砚谱不以为上品,此自宋代之论耳。若此砚者岂新坑紫石所及耶。”其砚侧镌文:“端石之支,同宗异族,命曰绿琼,用媲紫玉。”可见纪昀对绿端用情也深。

△ 火捺端砚
黄岗加工区
车行须臾至黄岗。黄岗距肇庆市区8km,是端砚的加工集散地。沿路两边有砚厂数十家,道路后面的房屋中分布着制砚作坊上百户。砚厂以临街优势,显赫于大字招牌,院内堆砌着石材,砚工们忙着切割、打磨、雕刻砚石。展室内陈列着各种端砚,大砚2~3m长,小砚可做掌中珍玩,色彩变幻,花纹各异,形态万千,使人目不暇接。路后作坊规模自然小些,也没有临街的优势,琢磨出的端砚大多运到七星岩工艺品市场出售。
端砚石的品种与价值
端砚之名贵,除以老坑、坑仔、麻子坑为最外,还以石品花纹显胜。这些石品花纹常见的有,石眼、鱼脑冻、青花、蕉叶白、天青、冰纹、金银线、火捺、翡翠斑等。若石品花纹正宗出色,则砚石身价倍增,小小一方端砚可抵数10万元之巨。

△ 未完工的古兽端砚
端砚的石质特别细腻、滋润,古人称之“有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一嘘而液,云蒸露凝。端砚研墨有“发墨而不耗,用之而不损笔”的特点,磨出墨汁油润生辉,冷极而不冻结,贮之不干不臭。为历代宫廷贡品,受到文人墨客的珍爱。
清计楠《石隐砚谈》记载:“东坡云,端溪石,始于唐武德之世。”武德是唐高祖李渊的年号,武德元年即公元618年,到现在已有1300多年历史了。作为中国的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自唐至今与中国的文化关联之密切,史料记载之浩繁,是其它任何石种也不可比拟的。它是端州翠山碧水中孕育的瑰宝,是神州通幻里闪现的精灵,也是爱石者心间永恒的梦。

来源:《中国盆景赏石》2014-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