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沦陷山河破碎,为国为民的杜甫写下平生绝望之作,感动了世人

 江山携手 2020-01-28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7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反唐,自从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很快这支叛军就打到了长安,当时的唐玄宗只好携带和杨贵妃,以及一众贵族丢下平民百姓仓皇逃离长安,最终使得长安沦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在这场战乱中,无数的百民百姓卷入其中,从此无家可归,譬如著名的诗人杜甫就被困在了长安。正是这样的一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春望》,寄托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有人可以来长安解围,重振大唐帝国。


杜甫作为那个时代著名的诗人,一辈子心系天下,并且始终是关怀最底层的普通民众,这种高尚的人格,也为他赢得了“诗圣”的美誉,成为了唐朝最重要的一位诗人。而在这首《春望》中,他把自己内心的忧愁,还有对于未来的希望,全部融入进了作品中,从而使得这首诗显得别具一格,处处充满了忧愁,读来更是令人感慨万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大唐的国都有一天会沦陷,这让他无比的伤感,毕竟国都所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可是自从爆发了“安史之乱”后,长安很快就沦陷了,这对于杜甫来说,那无疑是一种打过,但是他没有像唐玄宗一样选择逃离,而是留在了长安,为的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长安重塑过去的辉煌,但是很显然这一愿望很难实现。所以在这首诗中,他表现的其实是很绝望,一切再也不复从前,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那都会成为人生中的痛。


首联就是千古名句,同时也写尽了内心的无奈,还有感伤之怀,使得这两句显得很是伤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长安沦陷了,整个国家更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虽然山河还在,可是早已支离破碎,春天原本早就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已经生长的很茂盛了。

颔联同样很经典,杜甫依旧还是在描写内心的忧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只是感于战败之后的帝国,即使是看到刚刚开出来的花朵,那也是无心欣赏,落下了无数的眼泪,我现在的内心是无比的惆怅,听到了鸟的叫声,那也是胆战心惊,让人当真是感慨万千。


颈联又是表达出了一种美好的愿望,那就希望可以收到外面的好消息,还有家人的书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现在这连绵不绝的战火,早已是持续了有半年多,家书更是难得,只要有一封那就能够抵得上千金。

尾联则是表现的很绝望,毕竟对于杜甫来说,他不知道这战争还要持续多久?所以让他感到无比的悲伤,“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我现在愁绪纷飞,搔头思考,这也使得我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少了,现在已经是到了无法插簪的地步了。在这两句中杜甫更是写尽了内心的无奈,还有现实中的感伤之怀,一切都在朝着最坏的方向在推进。


杜甫很多的诗都与众不同,并且写得也是极为感人,在这首《春望》中,他正是写到了自己被困长安时的情形,所以写得极为凄美。虽然通篇只有那么寥寥数语,但是却胜过长篇大论,让人感受到了诗人骨子里的悲痛,还有对于国家深沉的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