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25小偏方

 中医聚会图书馆 2020-01-28

流行性腮腺炎,又名“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胀、疼痛为其特征。其肿胀可以延及颈、颊及颌部。初起先见于一侧,继而延及对侧,也有两侧同时发生。可伴有发热、咽部不适、咀嚼时疼痛加剧等症。本病多发生于学龄期儿童,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较为多见。年长儿童可并发睾丸炎,个别病例亦可并发脑膜脑炎。本病容易相互传染,所以必须注意隔离,积极治疗。一般患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1.腮肿速消散

【组成】薄荷、白芷各30g,大黄、姜黄各15g,乳香、没药蜂房各9g,

【制用法】共研细末,蜂蜜和酒调敷。

【功效】痄腮。

【出处】《沈绍九医话》

2.柳根毛煎

【组成】鲜柳根毛130g,(干者32g,)

【制用法】水煎服。方法:采柳根毛后洗净,切成1寸长左右,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即可。一般可日服1次或2次。

【功效】痄腮。

【注意事项】煎时不可过火,久煎则降低药效。

【出处】家庭医生1986;(9):46.

3.腮腺炎膏

【组成】穿山甲、乳香、没药、赤芍、连翘、生大黄、栀子、大青叶、板蓝根各1份五灵脂5份

【制用法】上药共14份,研极细,用炼蜂蜜调成膏状。用时冷却后摊纱布上,敷贴腮肿部位(摊药范围要略大于腮肿范围),每30至36小时换1次药

【功效】腮腺炎。

注意事项】有高热者,配煎剂同服。

【出处】中医报1987年2月27日第3版

4.仙芒膏

【组成】仙人掌1片芒硝10g,(为一侧量)

【制用法】取仙人掌用刀刮去皮刺,捶如泥状,调入芒硝,均匀地敷于患处,外贴尼龙薄膜,再用布带从颌下至头顶系紧,不使药膏脱落,12小时换药1次。若加服蒲公英、板蓝根等更好。

【功效】痄腮

【注意事项】高热患者,可同时加服普济消毒饮煎剂。

【出处】中医报1989年3月17日第2版

5.柴胡葛根汤

【组成】柴胡黄芩牛蒡子僵蚕各8g,升麻桔梗蝉蜕各6g,葛根15g,花粉10g,生石膏20g,甘草3g,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内服,不拘时次。腮肿痛甚、心烦口渴者加板蓝根、黄连;便秘加大黄。热退,腮肿消之不快者,转用加味牛蒡甘桔汤(牛蒡子、桔梗、陈皮、花粉、黄连、川芎、赤芍、苏木、甘草、夏枯草、柴胡)治疗。

【功效】流行性腮腺炎。

【出处】上海中医药,1988,(6):5

6.公英外敷膏

【组成】蒲公英(鲜)20g,

【功能】清热解毒。

【制用法】上药捣碎加鸡蛋清1个,白糖少许

调成糊状,外敷患处,1日1次。

【功效】流行性腮腺炎。

【出处】湖北中医杂志,1988,(3):18

7.发泡拔毒膏

【组成】斑蝥雄黄白矾各30g,蟾酥10g,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制用法】上药为末,混合过箩,装瓶备用。然后有香油、广丹配制成黑膏药,即拔毒膏。使用时,首先把腮肿部位用75%酒精消毒,后将拔毒膏摊在油纸上,取少许发泡散放在拔毒膏中心(约0.1~0.3厘米)。稍加热即可贴在腮肿部位,但要求发泡药沫必须对准肿部最高处。贴药24小时后,除去膏药见肿起,发泡部位水破自流,后用龙胆紫药水外涂即可。如未发泡,应再敷1次即可。

【功效】小儿痄腮。

【出处】陕西中医,1991,(8):355~356

8.车前草单方

【组成】车前草30~60g,(干品15~30g,)

【制用法】上药煎2次,首次加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第2次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次加白酒5毫升同服。一般连续服用3~5天。病情重者可酌加药量。

【功效】流行性腮腺炎。

【出处】《百病中医自我疗养丛书·流行性腮腺炎》

9.赤豆黄黛膏

【组成】赤小豆30g,大黄15g,青黛30g,

【制用法】先将赤小豆、大黄研为细末,再与青黛粉混匀,分成5包每包约15g,)备用。取上药1包与鸡蛋清2个调成稀糊状,用鸡毛(翅羽)蘸药涂两腮部,干后再涂,不拘次数。

【功效】流行性腮腺炎。

【出处】《百病中医自我疗养丛书·流行性腮腺炎》

10.紫菜萝卜汤

【组成】白萝卜250g,紫菜15g,陈橘皮2小片

【制用法】将白萝卜洗净、切丝,紫菜、陈橘皮剪碎,一同放入锅内

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出锅前可酌加食盐、调料少许。吃萝卜、紫

菜,喝汤,每日2次。

【功效】痄腮热退、食欲不振、腮肿未消、睾丸肿胀、坠痛等症。

【出处】《百病中医自我疗养丛书·流行性腮腺炎》

11.绿豆菜心粥

【组成】绿豆100g,白菜心3个

【制用法】将绿豆洗净,加水适量,煮烂成粥前加入白菜心,再煮20

分钟,1日分2次食用,连吃4日。

【功效】小儿腮腺炎

【出处】《中医小儿食物保健疗法》

12.大黄膏

【组成】生大黄适量

【制用法】将生大黄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大黄粉1.5~3g,加适量生理盐水调成软膏状,涂敷在纱布上,厚2~3毫米,面积与肿胀范围同,敷于患处,用胶布固定

【功效】痄腮。

【注意事项】若伴全身发热,可予解热镇痛药。

【出处】中医杂志,1989,30(3):58

13.连翘粉敷方

【组成】连翘粉60g,大黄粉60g,黄酒120g,

【制用法】将以上3味合匀敷小孩腮部。如药粉等已干,可适当兑入点白开水,稀稠合适。

【功效】小儿痄腮。

【出处】《中医简易外治法》

14.内服外敷方

【组成】蒲公英30g,大青叶30g,芒硝30g,青黛10g,白醋适量。

【制用法】将蒲公英、大青叶用两碗半水煎为大半碗,微温服,每日1剂,此是7岁以上用量,年幼者宜减半量,同时可用芒硝、青黛,用白醋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换药1次。

【功效】腮腺炎。

【注意事项】患者要戒食辛辣燥热之品,最好用鲤鱼煲粥,其效更佳。

【出处】家庭医生,1987,(6):38.

15.青叶菊花煎

【组成】大青叶20g,野菊花12g,

【制用法】加水碗半煎至1碗,加入适量红糖粉以调味。须分两次微温服,一般日服1剂,如有发热,局部肿痛较剧,可日服两剂,连服2~3天。

【功效】流行性腮腺炎。

【出处】家庭医生,1987,(6):38

16.预防方

【组成】贯众6g,板蓝根9g,甘草3g,

【制用法】用水煎,日服2次。

【功效】预防痄腮。在流行季节,连服3天,可以减少发病,如已发病可以减轻症状。

【出处】《中医儿科临床浅解》

17.蒜籽泥

【组成】大蒜籽10g,米醋10毫升

【制用法】将大蒜籽剥去外衣,加入米醋同捣如泥,敷患处。每日2次,随捣随敷,至肿消退止。

【功效】流行性腮腺炎。

【出处】《食物疗法

18.一味板蓝根煎

【组成】板蓝根60g,

【制用法】加水1000毫升,煎成500毫升,分作4份。每4小时服1次,一天吃完

【功效】痄腮

【出处】《简易中医疗法》

19.一枝花煎

【组成】大青叶30g,连翘15g,七叶一枝花6g,

【制用法】水煎服,若并发睾丸炎时,可用败酱草30g,竹叶、柴胡各15g,水煎服,并以此药煎水洗阴囊。

【功效】痄腮

【出处】《简易中医疗法》

20.清热汤

【组成】连翘12g,金银花12g,板蓝根30g,桔梗10g,僵蚕0g,甘草6g,

【制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3次服。

【功效】流行性腮腺炎。

【出处】《中医临床验方集》

21.解毒汤

【组成】蒲公英15g,元参10g,二花(金银花)12g,连翘15g,桔梗10g,大青叶10g,

【制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3次服。外用鸡蛋清和青黛适量,调敷患处。

【功效】流行性腮腺炎。

【出处】《中医临床验方集》

22.消炎退肿汤

【组成】板蓝根30g,玄参30g,薄荷6g,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腮腺炎,中耳炎,扁桃腺炎

【出处】《常见病中医简易疗法》

23.丝瓜散

【组成】老丝瓜1个

【制用法】将老丝瓜切碎,入砂锅内炒至微黄,研为细末。日服3次,每次9g,用黄酒或开水送服,连服3日。

【功效】痄腮

【出处】《食物疗法》

24.食醋外敷单方

【组成】食醋、墨汁各等分

【制用法】将二者混匀,每日4~6次涂患处。或用纱布1块,饱浸食醋,贴敷在患处,每日数次。

【功效】腮腺炎。

【出处】《食物疗法》

25.黄白赤膏

【组成】川大黄30g,赤小豆60g,白及60g,陈醋60g,

【制用法】将大黄、赤小豆、白及共研细末。陈醋煎沸,加入药末调匀成糊状,敷患部,每天换药1次。

【功效】痄腮

【出处】《中医医学丛书之三·中医儿科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