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萨姆邦:印度空手套来的一大块领土

 袁承志dtau70na 2020-01-28

公元前100年,阿萨姆邦开始为世界其他地区地人们所知。《红海环航记》中描述了在基督教出现之前中国丝绸如何从阿萨姆邦运到了埃及和罗马。

公元前10世纪,黄色人种穿越过东部的山口来到这片土地,逐渐在当地定居繁衍。《吠陀经》中称黄色人种为基拉塔人,现今东北部地区的民族被认为是基拉塔人的后代。东辉国意为“东方光芒之城”,它曾被基拉塔人政权立为首都。神话史诗中称基拉塔人所统治的土地从印度北方的喜马拉雅山脉的脚下一直延伸到南方的孟加拉湾。

公元四世纪,中国正处于两晋时期,当时能到此地建立国家的黄色人种民族,可以肯定是炎黄先民,总之必然跟中国有着不言而喻的密切渊源。

阿萨姆处于印度东北,西部同孟加拉国接壤,南部与梅加拉亚邦、特里普拉邦、米佐拉姆邦为界,北与中国、不丹相邻,东部同缅甸接壤、毗连那加兰邦,东南毗曼尼普尔邦。

阿萨姆邦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处于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在冬天旱季,河水下降,无数沙洲岛屿展现出来,在雨季(6-9月)大部分都会被淹没在水里。该邦以农业和种植为主,72%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等;经济作物有茶叶、棉花、黄麻、甘蔗和烟草等。其中茶叶产量很高并历史悠久。同时,森林资源也丰富,森林面积占该邦总面积的21%,为印度木材主要供应地之一。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盛产大理石、金刚石和原油、天然气等。

阿萨姆邦:印度空手套来的一大块领土

阿萨姆邻近的锡金、不丹自8世纪即为吐蕃领土,1242年中国元朝统一藏后,成为中国的领土,到清朝时分裂出去,作为清朝的藩属国,深受藏文化的影响。

公元1228年,中国云南、缅甸东北部一带的傣族越过阿萨姆东部山脉,统一了阿萨姆各部族,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建立了阿洪王朝,史称阿霍姆王国或阿萨姆王国。

锡金、不丹和阿萨姆邦地区等从来不是印度的一部分,不丹也与印度基本上没有联系,印度东部从来就没有和中国交界。锡金、不丹自7世纪开始即为吐蕃领土,元朝统一西藏后,成为中国的领土,不丹到清朝时才分裂出去,但作为清朝的藩属国,深受藏族文化的影响,而锡金直到19世纪末被英国侵略前大部分仍然是中国领土,从7世纪到1890年的1200多年属于中国的领土。13、14世纪蒙古大军和中国元朝大军多次进入缅甸,并深入缅甸北部,部分蒙古军进入阿萨姆地区。

在19世纪30年代英国人吞并该地区之前,阿豪马人(即傣族人)已经在当地统治了大约600年之久。

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接手英国殖民者侵占的地区,阿萨姆邦就是其中之一,为了反对印度的统治,当地民族大量外迁,现在当地总人口400万,原住居民不足60万!

阿萨姆邦:印度空手套来的一大块领土

关于阿萨姆名称的来历,大体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阿萨姆”这个词来自梵语中“阿苏玛”一词,意为出类拔萃的、无双的。因为阿萨姆邦的自然景色极其秀丽,举世无双,所以得名;另一种意见认为,“阿萨姆”的意思是起伏不平的山地,该邦有三分之二的地区属于崇山峻岭和崎岖不平的丘陵地带,所以叫阿萨姆邦;还有一种意见认为,“阿萨姆”这个词是“阿豪马”一词的变音。阿豪马是缅甸的一个民族,这民族曾从中世纪到近代初期统治过阿萨姆的大部分地区。多数人认为第三种意见较合情理,因为“阿萨姆”这个名字是在阿豪马人统治阿萨姆邦的后期才开始有的,在这之前的历史著作和其他文献中,“阿萨姆”这个叫法从未出现过。 在19世纪30年代英国人吞并该地区之前,阿豪马人(即上文说的傣族)已经在当地统治了大约600年之久。很久以前便已经来到这片土地上定居的原始澳大利亚人、蒙古人、达罗毗荼人为当地带来了多元化的文明,同时赋予了阿萨姆邦丰富的文化遗产。

总面积达78438平方公里。除了西部以外,阿萨姆邦三面被高地和高原环绕。绵延不绝的丘陵和山脉将阿萨姆邦分成两大部分: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和巴拉克河流域(又称作苏尔玛河流域)。

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于平原之上,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因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在该地区形成大量的降雨,热带气候以及充足的水资源让阿萨姆成为了一个植被繁茂、人口稠密并且富饶的地方。东、北、南三面为山地与丘陵,中部为略呈东西向的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平原,多沼泽、沮洳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2750毫米。森林面积占35%,贵重木材有婆罗双、柚木、铁木,另有藤、竹及常绿树种。印度最大产茶区,产量占全印的半数。矿产有石油、天然气与煤。野生动物有象、河马、野牛、犀牛、鹿,设有国家公园与禁猎区。淡水渔业也重要。以农林为基础的工业有锯木、制茶、胶合板和丝、棉手工纺织业。开采煤与石油,有炼油工业。铁路线横亘东西,公路通东北部各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