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必须了解一下“煤气灯效应”,它已经毁掉了很多孩子,很可能正在悄悄走进你家里

 刘沟村图书馆 2020-01-28

本 文 约  3200  字

阅 读 需 要

 8 min

那种看着正常,骨子里自卑、怯懦的孩子,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家里有一个强势、控制欲极强的父亲或母亲,不断告诉他们“你还不够好”

我带的每届学生里,都有那种看着正常,骨子里自卑、怯懦的孩子。他们面对问题的时候,胆小、畏惧、没有主见,害怕犯错。

深入了解这样的孩子后,会为他们心痛,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家里有一个强势、控制欲极强的父亲或母亲,不断告诉他们“你还不够好”

自卑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情绪,很多光彩熠熠的名人,骨子里都曾隐藏过深深的自卑,只要人格正常发育,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自卑有时候还会成为潜在的动力,不断推着他们迈向人生超越。有一本著名的心理学著作《自卑与超越》,写的其实就是这种人格的变化。

那些让人感到心痛的孩子则不然,他们的自卑往往会变成捆绑人生的精神枷锁,他们常常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切都由父母决定,而父母则特别擅长利用“煤气灯效应”,在他们的大脑中种下摧毁他们人生的信念。

在不了解“煤气灯效应”之前,我以为这当它是一种常见的教育现象,没想过它会有那么严重的后果。

“用爱包装”的罪恶念头

“煤气灯效应”早就存在,这个称谓是来自于1944年的一部美国电影《煤气灯下》。

电影中,女主角获得了一大笔遗产,原本应该过上快乐的生活,但财如腥肉引来了一个贪婪的男人。这个浊臭的男人果然是污泥做的,他为了这笔钱接近女主,成功骗取她的信任,成为他的丈夫,然后就开始了罪恶的计划。

男人会把一些东西交给女主保管,然后又偷走这些物件。回过头来,他又质问这些东西的去向,女主找不到东西,茫然无措,男人则会告诉家里的仆人,女主恐怕是生病了,精神不太正常。

电影《煤气灯下》剧照

这种心理诱导不断加强。很多明明就在手边的东西,一转眼就不见了,女主追问起来,男人则坚称没有见过,然后不停给女主心理暗示:你在产生幻觉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一段是:到了晚上,男人调整家里的煤气灯,让它忽明忽暗,女主觉得恍惚时,男人却一口咬定,说这只是女人的幻觉。

女主每晚都要承受煤气灯的明灭不断,也每晚都听着男人洗脑一样的安慰:亲爱的,灯亮着呢,你可能是幻视。整个过程中,男人对女主要么是心理暗示——你记忆力出错了、出现幻视了,要么就是各种歇斯底里的咆哮,不断树立自己的权威和正确性,让女主在压抑的环境、仆人的轻蔑和自己的暗示中,走向崩溃边缘。

最可怕的是,男人自始至终都是以“爱”的名义来关心女主。这多么像很多家庭里,父母对待自己孩子的样子。

《忏悔录》中的可怕案例

这样的电影看得人毛骨悚然,同样的故事在卢梭的名著《忏悔录》中竟然也出现过。

《忏悔录》是一本真诚的书,已然成名的卢梭在这本书中彻底剖析了自我,讲出了很多别人难以启齿的成长故事。这其中就有自己被人以“煤气灯效应”洗脑,意欲控制的例子。

12岁的卢梭在一家修道院进修学习过。无论中西,修道院、寺庙中总是藏着一些披着圣衣的恶魔,这家修道院里,就有一个牧师想要猥亵卢梭。惶恐的卢梭逃开了,跑去找一位管事的牧师,这位牧师看上去非常淡然,告诉他:“这里的每个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书中展现了12岁的卢梭面对权威时惶惑的全过程。遭遇猥亵,内心异常恐慌,青春期的自我意识萌发和对人性初步的理解,这种罪恶的事情带给自己极度的“不适应感”;但是,权威的淡然和从容,似乎又在用最不屑的方式否定他的感受,让卢梭产生了“煤气灯没有明灭”的自我怀疑。

这是一个孩子必然的反应,面对成人世界的压迫和标签化,他们只能刻意奉迎权威的意愿,在权威的压迫中慢慢接受不合理的要求,把令人难过的压迫和要求“合理化”。

然后,这种“不舒服的合理化”总是让人难过的,当被“煤气灯效应”控制的孩子怀揣恐惧接受洗脑或者精神上的压迫,又要不断和身边那些正常孩子接触时,权威强加的感受和自己看到的正常世界,往往会形成巨大反差。

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变得越来越扭曲,他们不断否定自己,不停自我怀疑,自信就这样被渐次毁掉,开始感到自己的无能和无助,彻底被权威或父母控制,把自己变成执行他们意愿的工具。

最可怕的事情是,这一切也还是被包装成“爱或关怀”出现的。

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的手段

从《煤气灯下》到《忏悔录》,想起来有些让人畏惧,但这样的故事在现实中其实无所不在。先有“虎妈狼爸”,后有已经落幕的《小欢喜》里让人揪心的故事,遵从孩子天性永远只是一个口号,拿孩子的人生弥补自己人生的缺憾,其实仍然是大部分家长的真实想法。

带了很多学生,见过太多家长,走过很多桥,看过很多云,有时候很悲哀,太阳下面还是没有太新鲜的东西。

古时候,有条件的孩子读书科举,为的不是个人,而是光宗耀祖,一代代落第的秀才,等着高中之后去祖先的坟前告慰先人,他们不能也不会有自己的人生,一代代人的功能都是去填补祖先的缺憾。今天,虽然很多家长嘴上已经开始接受某些口号,让孩子过自己的人生,但内心里还是在不断奢望孩子能弥补自己人生的失望。

大家使用的方法都惊人的相似。有好事者把古今父母们控制孩子的方法罗列出来,有以下几种:

1.总把你和亲戚朋友家的孩子比较;

2.总是让你感到内疚;

3.设定不切实际的期望;

4.只为自己着想;

5.用残酷的惩罚来恐吓你;

6.只是把你当做他们炫耀的战利品;

7.不尊重你的底线;

8. 给予你的爱都是有条件的。

所有的手段,都是为了告诉自己的孩子,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错的,我的人生路向你证明,应该按照我们的要求才能避开这些坎坷,走出一条平坦的人生路。

这种想法里或许包含了某些朴素的关爱,但手法无一例外,都是以“煤气灯效应”的功法控制孩子,只让孩子走父母预设好的路,因为人生的很多条路中,他仅仅知道这一条而已。在他们指出的路上,有太多言语暴力和强制的走向,这些强制的标签和言论会侵蚀孩子的内心。

给孩子一条“肖申克的救赎之路”

“煤气灯效应”最容易在孩子身上实现,但在成人身上也同样有效。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之一《肖申克的救赎》里,就存在着正反两个与之相关的例子。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剧照

肖申克监狱原来的图书管理员老布,在老到已经不能为祸社会的时候,终于获得假释离开了监狱。但这时,他和外面的世界已经格格不入了。在外面的世界,他显得无能、自卑。漫长的监狱生涯里,他已经彻底被“体制化”了,亮在他头顶的“煤气灯”贴给他的标签就是习惯管束、依赖管制,放他到自由的空气中去,他反倒会窒息。

这样的成人或孩子,已经彻底习惯了接受指令,当允许他们独自抉择时,他们的痛苦会杀了自己。

相反的例子是最终逃狱的银行家安迪,在19年的监狱生涯中,他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一个美好的习惯——阅读。他时刻面临着体制的压力,强烈地标签化(身份被号码化了),但即使如此,他心中对自由的渴望从来没有间断。

我有个非常着迷《肖申克救赎》的朋友,每个人都从这部电影里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他找到的是利用阅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

他的成长中,也有强势父亲不断地“煤气灯”管理。他的父亲花了18年的时间告诉他,你太笨了,你只配拥有平庸的人生。他告诉我,老师讲的道理和家庭的压力让他窒息,他只能从书和电影中得到内心的平衡。

其实,他也只能算一个滥俗故事的主人公,挽救他人生的是金庸笔下的郭靖。他告诉我,最初,他只是想在这样一个和他一样笨的男人这里获得一丝安慰,不承想多年下来,他从这个“王宝强”式的大侠身上找到了努力的勇气。

“18岁以后,我主要的精力都是为了对抗父亲给我的消极评价。我能做的,只是像郭靖一样,每次只捡一块石头,尽量少和别人比较,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脚下的石头已经多到,可以把自己送到墙的另一面去了。”

我跟很多同事和家长讲过这个故事,不是为了证明这个朋友有多么成功。我的想法很简单,提醒这些所谓的“权威”面对孩子时,不要那么粗暴,另外,我想暗示更多成人,你可能无法遏制自己“压迫”孩子的意愿,那么,就放一个可以阅读的角落给他。

这样,你在用爱的名义挤压孩子内心空间的时候,阅读有可能会给孩子一点点缓冲和保护,如此,我们的故事就可能不会那么悲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