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循名未必能责实——从荷兰“改名”说起

 昵称535749 2020-01-28

中国国家历史

人民出版社《中国国家历史》连续出版物唯一官方号3小时前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国名翻译的历史也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历史。

最近有一条关于荷兰的消息引发关注,说荷兰要“改名”为尼德兰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读。关于这件事的介绍很多,本文不再赘述。“Holland”怎么就变成汉语中的“荷兰”了?为什么是“荷兰”而不是“和兰”呢?可能有人会说,你这是杜撰,哪有什么“和兰”?您还别不信,还真有“和兰”,而且还是官修史书的记载。《明史》卷三百二十五列传第二百十三外国六中,用的就是“和兰”一词。

500

《明史》中部分外国译名

同卷排在“和兰”前面的是“佛郎机”,现在世界上没有叫“佛郎机”的国家,对应现在的哪国?再来个高难度的,您知道“咩哩干育奈士迭国”是现在哪个国家吗?如果我告诉您,它是美国,您会相信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外国国名汉译的历史和趣闻。

古人认为中国居于“天下之中”,中国之外虽然也有国家存在,但都是蛮夷之邦,不能与天朝上国相提并论。在明代中叶西方传教士来华之前,中国人的地理观念一直没有根本变化。直到来华传教士带来全新的“世界”“地球”等近代地理知识之后,中国人才第一次知道“五大洲”“四大洋”,世界上有大大小小许多个国家。那些以前闻所未闻的国家才第一次进入国人的认知范围、出现在汉语词汇里面。

500

《禹贡九州图》体现了古人的天下观  

01

利玛窦带来全新的世界地理观念

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来华的意大利人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在广东肇庆第一次展出了他自欧洲带来的世界全图。该图涵盖了当时西方最先进的地理发现成果,让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世界之大。

利玛窦地图本来按照欧洲的子午线基准来绘制,这样中国就位于偏东的位置,与国人“中国居天下之中”“中央之国”的观念不一致,利玛窦接受肇庆知府王泮等人的建议,做出修改,将地图上中国位置移到中间,迎合了国人的喜好。利玛窦绘制的世界地图原图已经找不到了,好在当时有许多中国人以利玛窦原图为模本进行刊刻、摹印。在诸多摹本中,以万历三十年(1602年)李之藻组织刊刻的《坤舆万国全国》最有名。该图是由6幅图拼接而成,因版本不同尺寸略有差异,长约3.6米左右,宽约1.7米左右,尺寸相当大。此图摹本流传很广,在许多国家有不同版本,南京博物院有摹本。

在这幅《坤舆万国全图》上,标注了当时已知的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五大洲,当时尚未“发现”大洋洲,因此在图上没有标注,当时也没有发现南极洲,图中地球南端的“墨瓦腊尼加洲”是根据西方人“南方有大陆”的传说杜撰的,不是实际存在。

《坤舆万国全图》中标注的亚细亚、欧罗巴等大洲名、大西洋、地中海等海洋名,以及赤道、经纬线等地理专有名词沿用至今,是利玛窦等人对中国地理学做出的重要贡献。

500

《坤舆万国全图》

这幅《坤舆万国全图》上标注了很多国名,如“以西把尼亚”“拂郎察”“恩可齐亚”等,这些国家对应现在哪个国家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从网上下载该图的高清版本放大之后仔细辨认一下,看看能认出多少。

利玛窦等人传入中国的世界地图和西方的地理观念在当时的中国流传不广,只是在少数知识分子中间传播,范围很窄,对朝廷、官方几乎没产生什么影响。利玛窦曾经将世界地图献给明朝皇帝,结果也是泥牛入海没有什么反应。

清朝统治者对西方的地理观念也不感兴趣,甚至比明代的认知还倒退了一些。清初纂修的《明史·意大里亚传》中说:“意大里亚,居大西洋中,自古不通中国。万历中,其国人利玛窦至京师,为《万国全图》,言天下有五大洲……其说荒渺莫考,然其国人充斥中土,则其地固有之,不可污也。”意思是说,利玛窦的世界有五大洲的说法十分“荒谬缥缈”,无法考证,不过这些金发碧眼的西方人在中国有很多,他们所说的地方应该确实是存在的,不是随意编造的。《明史》的编纂者既不认可利玛窦的世界分为五大洲的学说,但是又不能否认这些西洋人确实存在的事实,只好采取了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

02

外国译名之意大利

《明史·外国传》里一共记载了4个欧洲国家,分别是意大里亚、佛郎机、吕宋、和兰。意大里亚现在一般翻译为“意大利”,之所以把意大里亚排在前边,是因为明代来华的传教士基本上是受罗马天主教教廷、罗马教皇派遣而来,教皇驻地位于意大利,是传教士们的“祖国”,除了利玛窦之外,龙华民(Nicholas Longobardi)、毕方济(Franciscus Sambiaso)、艾如略(Julius Aleni)、熊三拔(Sabbathinus de Ursis)等著名的传教士也是意大利人,所以首先介绍意大利。

500

位于北京城西的传教士墓地

03

外国译名之“佛郎机”

如果说“意大利”这一现在通用译名与当时的译名“意大里亚”相差不大的话,那么“佛郎机”就大错特错了。现在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发音类似“佛郎机”的国家,为什么?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搞清楚“佛郎机”的含义。

在明清之际,中国人所说的佛郎机是个含糊不清的概念,包括今天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西班牙以及与西班牙邻近的法国这三个国家,一个“佛郎机”包括葡、西、法三个国家,怎能不混乱呢!

“佛郎机”本来指代很明确,指的是现在的葡萄牙。在利玛窦编绘的世界全图中,将位于伊比利亚半岛最西端的国家标注为“拂郎机”。清代沿袭了这一称谓,清代官修史书《续文献通考》《广东通志》等书均以“佛郎机”指代葡萄牙,如《广东通志》记载“……自是佛郎机得入香山澳”,即葡萄牙人窃据澳门一事。

500

《坤舆万国全图》中伊比利亚半岛

令人疑惑的是,同样是官修史书,也有称西班牙为佛郎机的。《续通典》记载:“佛郎机强与吕宋互市,久之筑室其地,竟乘其无备袭杀其王而据其国,名仍吕宋,实佛郎机也。”这里记载的实际上是1572年,西班牙殖民者武装占领吕宋(今菲律宾)一事。吕宋后来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清代修的《明史》顺带把吕宋这个东南亚国家和意大利、佛郎机、和兰(荷兰)这些欧洲国家归到一块了。

为什么会把葡萄牙和西班牙弄混呢?可能的解释就是这两个国家都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地缘相近,当时之人既缺乏科学的世界地理知识,又懒得去仔细区分,以讹传讹,这两个国家就合二为一了。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历史上葡萄牙、西班牙确实有一段时间合并过。1580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继承了葡萄牙王位,西、葡两国合并,直到1640年葡萄牙脱离西班牙独立。很可能这60年间两国合并的消息辗转传到中国,加之时间上有滞后,更让国人稀里糊涂了。后来,随着国人现代地理学知识的增加,“佛郎机”这个含混不清的指称才逐渐淡出,其涵盖的葡萄牙、西班牙两国有了明确的区分。

500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像

在清代,“佛郎机”除了指葡萄牙、西班牙两国外,还指代“法兰西”。《国朝柔远记》中记载:“前代制炮之法源于佛郎机,即今之法兰西也。”

04

外国译名之葡萄牙

1846年,时任福建巡抚的徐继畲组织编写了《瀛寰志略》一书,这是近代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世界地理知识、各个国家概况的重要著作,是当时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重要参考资料。《瀛寰志略》中用汉语翻译了大量的国名、地名,有些后来弃置不用,有些沿用至今,“葡萄牙”就是沿用至今的。

500

《瀛寰志略》

在《瀛寰志略》出版之前,有些书籍、地图中将葡萄牙国名portugal翻译为 “波尔杜葛尔”,应该说这是十分接近其发音的,为什么后来变成“葡萄牙”呢?原来这是汉语方言造成的。

徐继畲不懂外语,他编著《瀛寰志略》得到了曾任其翻译的美国传教士雅裨理(David  Abeel)的重要帮助,很多译名都是雅裨理帮助确定的。这位传教士会汉语,但悲催的是,由于他一直在福建传教,没学会官话,倒是学了一口难度超高的闽南语,按照闽南语发音,“波尔杜葛尔”变成了“葡萄牙”,再也改不过来了。

一般来说,翻译外国人名、地名应该以音译为主,避免使用有意义的词组,以免引发误解。葡萄牙这个译名中,“葡萄”是有意义的词组,葡萄牙确实也盛产葡萄,第二大城市波尔多是著名的葡萄酒城,雅裨理可能知道这些,故而采用葡萄二字。其实如果按照发音,portugal音译为“葡萄干”更合适一些。

500

葡萄牙确实有葡萄

05

外国译名之西班牙

“佛郎机”包括的西班牙呢?西班牙在十五至十六世纪的大航海时代盛极一时,此后陷入了无可逆转的衰落。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1618年开始的“三十年战争”使西班牙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权,1659年西班牙与法国签订了《比利牛斯条约》,丧失了大量领土和殖民地,19世纪之后,西班牙已经沦为欧洲的二流甚至三流国家。

500

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毁灭

在西班牙语中,其国名是“España”,汉译有“日斯巴尼亚”“斯巴尼亚”等译法,为什么后来改成“西班牙”呢?这是自英语“spain”转译而来。清朝中后期,西班牙已经衰败,在亚洲没有殖民地,中国人对其了解和接触很少,当时“大英帝国”如日中天,国人对西班牙的了解大部分来自英文资料。因为葡萄牙、西班牙两国地缘相近,曾经同属“佛郎机”,既然葡萄牙在汉语中得了“牙”的后缀,西班牙也“照此办理”了。

06

外国译名之“和兰”

《明史·和兰传》记载:“和兰,又名红毛蕃,地近佛郎机”。现在看来,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佛郎机”两国中葡萄牙、西班牙与荷兰中间还隔着法国呢。《明史·和兰传》末尾写道:“(和兰)国土既富,遇中国货物当意者,不惜厚资,故华人乐与为市”,言语之间颇有一点肯定的意味。此后“和兰”名称一直沿用了较长时间。那“和兰”是何时、如何变成“荷兰”的呢?这是乾隆皇帝改的。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以恭贺乾隆皇帝60大寿为名,派遣以德胜为首的使团出使中国。比起两年前来华时态度十分高傲的英国马噶尔尼使团,荷兰使团的态度十分“恭顺”,且带来了很多礼物。乾隆十分高兴,亲自在圆明园接见他们,并颁布上谕将“和兰”改名为“荷兰”,此后沿袭不改,这样说起来,“荷兰”之名原来拜乾隆皇帝所赐予。

07

外国译名之“英吉利”

西方列强使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是从英国开始的。“英吉利”是什么时候、如何进入汉语的呢?在利玛窦世界全图中,英伦三岛的译名与现在有较大差异,英格兰译为“谙厄利亚”,苏格兰译为“思可齐亚”,爱尔兰译为“喜百泥亚”。

500

《坤舆万国全图》局部

清初编修的《明史》中无英吉利的记载。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派遣马噶尔尼使团访华,试图与清朝建立官方关系。按照清代规定,外国贡使一律由广州登陆。在该使团从英国本土出发的同时,英国东印度公司特派员把一封关于该使团的“介绍信”加“预约函”交至两广总督郭世勋手中,由其呈递给乾隆皇帝。这封信函遣词造句都比较浅显直白,开头自称“英吉利国总头目官管理贸易事百灵谨呈天朝大人”,估计是由英国国内或其殖民地中略通汉语的人翻译的。

乾隆接到这封信后十分诧异,因为满朝上下都不知道这个“英吉利国”在哪里。清代编修的《大清一统志》里记载了当时知道的所有国家,没有“英吉利”,当时在华的传教士们大部分来自意大利、法兰西、日耳曼,没有来自英吉利的。虽然乾隆不知道这个突然冒出来的“英吉利”来自哪里,但既然他们是来“朝贡”和祝贺皇帝六十大寿的,破例允许所请,批准他们由天津登陆。尽管后来马噶尔尼使团的使命没有达成,但这是中英两国间第一次官方交往。

500

乾隆接见英国使团

由此可知,“英吉利”这个汉译名称最早是由英国人自己翻译的,从乾隆时期就开始使用。虽然“英吉利”还有“英机黎”“英圭黎”等其他一些译称,但其核心字“英”没有什么变化,不像“佛郎机”分成“葡萄牙”“西班牙”那样有重大改变。

08

外国译名之“美利坚”

利玛窦编成《坤舆万国全图》的时候,距离后来美国独立建国还有将近200年呢,所以这幅地图上不可能标注出美国,但标注了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国”。在这幅地图上,美洲(America)被译为“亚墨利加”,北美洲是北亚墨利加,南美洲是南亚墨利加。

1776年美国独立建国后不久,一些美国商人就开始尝试与中国通商。1784年8月24日,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广州黄埔港,这是第一艘顺利抵达中国的美国船只。

500

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

当时广州的官商和民众对这个刚独立不久的新兴国家没有什么了解,但对它的国旗印象很深刻,美国国旗有红白蓝三色,有多颗星星和横杠,看起来很花哨,因此称美国为“花旗国”,他们带来的西洋参被称为“花旗参”,后来还出现了“花旗银行”等等。

这批来华的美国商人不懂汉语,他们从广州当地雇佣了翻译,译员将“America”翻译为“咪唎坚国”。1820年,一位曾随葡萄牙商船游历欧美的广东人谢清高委托其同乡杨炳南将其经历写成《海录》一书,书中提到“咩哩干国”时说“即来广东之花旗国也”。

无论是“咪唎坚”还是 “咩哩干”,都是翻译“America”,美国国名中“United States”这一部分没有体现出来。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为了解西方国家情况,组织人力编写了《四洲志》一书,书中将美国国名译为“弥利坚国,即育奈士迭国”,“育奈士迭”是对“United States”的音译。

1844年,中美签订了《望厦条约》,这是清政府与美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条约中,美国被译为“亚美理驾合众国”。前述徐继畲《瀛寰志略》中将美国国名译为“米利坚合众国”,这已经非常接近现在的通用译名了。晚清著名革命志士邹容在其文章《革命军》中将美国称之为“美利坚”。

500

《望厦条约》中的美国译名

1913年,中华民国与美国正式建交,在建交文书中,民国政府没有沿用清代“亚美理驾合众国”的译法,在采用徐继畲“米利坚合众国”译法的基础上将“米”改为“美”,“美利坚合众国”的名称正式确定并沿用至今。

国名翻译的历史也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历史,有些国家译名当时翻译得并不是很准确,寻名未必能责实,一旦相沿成习,想要改过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好一直将错就错了。

主要参考资料:

徐继畲著,《瀛寰志略校注》,文物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魏源著,《海国图志》,岳麓书社,2011年2月版;

黄时鉴、龚缨晏著《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