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喻建国__有关炁的讨论

 物理网文 2020-01-29

原创于: 2017-04-17 07:31:11



喻建国

我国前秦和西汉时期,有不少论述炁的著作,如《老子》、《列子》、《庄子》、《管子》、《鹖冠子》、《荀子》、《淮南子》、《黄帝内经》等,它们大多是道家著作或是与道家有关的著作。“炁”,读作qì,同“气”,指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能量和生理机能

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产生过一种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即元气学说。元气学说的鼻祖是李耳,至战国时期宋钘、尹文提出了“心气说”或称“气一元论”,元气学说也就基本形成,这一学说认定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为“元炁”,也就是天地万物之本原。至东汉末年,王充提出了“元气自然论”,北宋年间,张载又呈献了“元气本体论”,至此,“气一元论”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元气学说以元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与消亡等现象。元气学说成为一种自然观,形成了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总体认识。

用元气学说来理解人类生命,由此衍生出“元气论”,我国的中医学和气功学在形成和发展上都仰仗了“元气论”,元气论对中医学、气功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人的生命活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故元气学说在对人地万物的生成和各种自然现象作唯物主义解释的同时,还对人类生命的起源以及有关生理现象提出了朴素的见解。

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认识的物质基本指实物物质,只是从法拉第开始才逐渐形成“场”的概念,开始认识场物质。在很久远以前有的古代先哲也开始朦胧地意识到,在实物物质之外也还存在着与一切空间普遍同在的东西,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炁”(气)就是指的这种东西。“气”的概念可能来自对空气的抽象和引伸,而用来表示宇宙最普遍的物质,就不仅仅表示空气之意了。

我国道学的气的异体字“炁”下边四点表示“火”,火是古代对能量的表达,这就说明在中国古代哲学看来“炁”(气)是包含能量的普遍物质。古希腊哲学中也有“气”形成万物说,也有万物是活生生的“火”之说;更有的用“以太”表示最普遍的物质形态。我国古代和古希腊哲学中的“炁”、“气”、“火”、“以太”与近、现代“场”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是十分接近的。

弥漫于地球表面的空气相对于可见物体也未尝不可以称为一种场,若称其为气场,在这样的场中可以形成机械波,类似于电磁场中形成的电磁波。由于气场中有气体分子,相似于电磁场中有光子。气场中有涡旋气流,很相似于电磁场中有涡旋电磁场。不过“气场”与现代概念中的“场”还是存在着质的区别。

从另一种角度来理解,现代意义上的场就是物质深层次上的“气”。电磁场可以称为“电磁气”或“光子气”;强力场可以称作“强力气”或“介子气”。只是不要用空气的机械性观念来看待那些所谓深层次物质的“气”。一个崭新的阐述呈现了:“场”与实物粒子的对立统一。空气、“空气场”中的气体分子,电磁场、“电磁气”中的光子,强力场、“强力气”中的介子以及引力子,w玻色子,z玻色子,在局部和相对分离、相对静止地看来就是粒子,而就全局系统和相互作用、运动不止的状态看来就是“场”,就是“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