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小王接到了张律师新的任务——为二审案件开庭做准备。小王将材料看完后,张律师给小王讲解了如何分析判决书。 “小王,你看完上诉状有什么感觉?”讲完判决书,等小王休息了一会儿后张律师又开始教小王知识。 “嗯,感觉跟起诉状有点不太一样,但是不知道哪里不同。” “是的。因为上诉状针对的是一审判决书,而起诉状是针对原告如何提起诉讼这件事。两者针对的对象不同。比如这份上诉状,其提出的上诉请求是撤销原判,要求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经过张律师这一点拨,小王一下子明白了过来。针对不同对象,当然写法、感觉也不一样。 “我给你简单说一下上诉状书写时的思维方式,之后你自己写一份上诉状”。 “首先分析一审判决书,先看程序上有没有问题,或者我们认为程序上需要强调的对我们有利或者不利的地方。比如,传票的送达方式。一般情况是先程序后实体。然后,再看实体内容——我方认为法院认定的哪个法律事实有误或者与我们认定的不相符,针对这个情况进行论述。” 结合着手中的上诉状,小王听懂了张律师的讲解,心中对于书写上诉状有个大致的认识,但想法终究只是想法,不经过实践永远都无法变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讲完判决书、上诉状后,张律师让小王自己重新看一下各种证据,整理下案件的思路。 小王重新看了判决书、上诉状,又将各种证据材料梳理一遍,但对于案件还是没有头绪,没有思路。 再次看完材料后的小王又找到张律师,想知道该如何去做。这次张律师没有再给小王讲解,而是把自己准备好明天要用的开庭提纲递给小王。 看到张律师准备的开庭提纲后,小王感觉专业人士处理事情是真的专业,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 对于其中两个观点小王受益匪浅,两处有关主体的辩解。第一是关于物品的使用主体问题。不是我方当事人使用的物品,一审起诉我方当事人系诉讼主体不适格。第二个是欠条的主体。这份欠条是对方提起诉讼的重要依据,该欠条虽有我方当事人签字,但该欠条所针对的债权人不是对方当事人,而是一个单位。同时对方当事人没有证据证明他是该单位负责人,其依据该欠条提起诉讼没有请求权基础。 这是两个很正常的观点,但是小王看到这两条之后感慨颇深。因为他也看完了所有的材料,对于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以及各种细节和张律师了解程度相差不多,但自己却一点思路都没有。提出诉讼主体不适格的重要证据欠条,自己看完也是感觉没什么问题,更多的关注点在欠条内容而不是主体。小王不禁感到专业训练的重要性,也许张律师看完欠条的第一想法就是这个欠条可以作为一个抗辩的重要证据,诉讼主体不适格。 小王心想;以后一定要多注意双方的主体,对所有的信息都要特别留意。 小王将所有材料都整理好后,装进档案袋,正要递给张律师。张律师向小王摆摆手 “放到黑色的手提包中,明天跟着我一起去中院开庭吧,旁听下这个案子。对案情有所了解后,旁听效果会更好。” “好的张律。”按照张律师的吩咐完成工作后,小王打算坐着看会儿书等待张律师的下一步工作安排。 二十分钟后。 张律师终于忙完了手边的工作,又能给小王指派新的任务了。 “小王你过来一下。” 小王把书放好来到张律师的办公桌前。 “你试着作一个交通肇事案件损害赔偿清单。我把当事人材料、赔偿清单模板都发给你,你看一下。然后,从我书柜中找到《人身损害三期赔偿标准》。对比着模板,根据材料,从该文件中找到相关的赔偿依据,把这份赔偿清单作出来。” 领到新任务后,小王开始工作。把所有要用到的东西都放到桌上,之后便开始在电脑上翻看材料。 材料是一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和两份出院证。 责任认定书用来看责任划分情况。两份出院证上载明伤情状况,出院医嘱。 根据材料,比照模板,开始计算赔偿金额。 ![]() 小王根据伤情,在《人身损害三期赔偿标准》中找计算护理期、误工期、营养期的赔偿依据。但小王翻遍了三期赔偿标准,都没有找到与当事人伤情相吻合的赔偿标准。小王无计可施,只得向张律师求助。 “张律,当事人伤情在三期赔偿标准上找不到想对应的数据,该如何计算赔偿期间呢?” “三期赔偿标准上对应的是相关伤情。当事人伤情在该标准上没有对应的项目,不符合标准,可能是伤势太轻,但依然可以计算。你看一下当事人的住院期间,住院期间肯定是要计算误工费吧,出院后医嘱要求卧床休息的,是不是也得计算误工费?你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思考这个问题,有标准按照标准来,没有标准按照实际情况计算。” 听完张律师的话,小王一下子明白了计算的方法和思路。 于是又开始重新计算。 先计算误工费:当事人有过两次出院,第一次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到第二次出院前,肯定是没办法工作。第二次出院医嘱要求卧床休息一个月,不得从事体力劳动一个月。这样,误工期间就有了。 ![]() ![]() 小王计算着各种期间,赔偿日标准。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和交通费用逐项计算出来。然后将自己计算好的赔偿清单发给了张律师。 张律师看后,指出来:每一项费用都要单独列出来。比如,误工费,按照期间乘以日赔偿标准得出赔偿金额。这个案件误工期间你分了三个期间,你就把每一个期间都单独列出来。这样看起来更直观易懂。” 小王按照张律师的要求,修改过赔偿清单后又发送给张律师。这次张律师满意地点了点头。 小王收获: 案件开庭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专业训练更多培养的是处理思路。看似简单的一项工作蕴含的法律思维却有很多。 没有经验在处理事情会忽略一些关键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