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即兴之作吗?居士我认为,是也不是,不是也是。首先我们看看王勃是什么样的人。根据《旧唐书》记载,王勃六岁就能写文章了,而且写出来文笔流畅,被称为神童,大家想想自己六岁在干什么。九岁时,王勃读颜师古注的《汉书》,还写了十卷《指瑕》来纠正颜师古的错误,大家想想自己九岁又在做什么。王勃在十六岁时,参加幽素科考试,而且考上了,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职,人家十六岁就当官了啊,虽然是个小官,又没有实权,十六岁时诸位又在哪里呢?王勃就是这么个开挂的人物,你觉得他参加一个地方官的宴会,需要事先准备一篇文章吗?如果王勃是这样不自信的人,还会被称为神童吗?而且我们来看看《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这两句流传千古,画面感极强。古代有个传说,王勃落水身亡后,他的鬼魂还常在水面上吟诵这两句。然而,这两句是不可能事先准备的啊,他怎么能事先知道写这篇续的时候正是黄昏?他怎么能事先知道当时飞过的是一只野鸭子,而不是两只、三只、一群野鸭子?他怎么知道那天的天色会比较灰暗,与江水一个颜色?所以,《滕王阁序》必然是即兴之作。那么为什么居士我说它也不是即兴之作呢?因为像王勃这样大才之人,在写《滕王阁序》之前,腹中必然早已积累了很多材料。任何大文豪都是如此,哪怕是即兴之作,也是天长日久的积累产生的。要是肚里没货,现场翻书查资料可写不出这么好的作品。 ![]() 还是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其实是化自庾信的两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 《滕王阁序》中还有“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两句,其实王勃以前也写过类似的句子:“出三江而浮五湖,越东瓯而渡南海”,你说王勃在滕王阁上落笔之时,会没有想起自己写过的这两句话吗?另外,《滕王阁序》的后面部分写的全是王勃自己的坎坷经历以及报国志向。我们都知道,唐朝文人经常会给权贵们写自荐信,王勃肯定也写过。那么他在写《滕王阁序》时,会不会想到自己之前写过的自荐信,并将得意的句子写进去呢?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