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转载]佤族医药

 byqzhk 2020-01-29
原文地址:佤族医药作者:
民族概况


  佤族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佤族人民居住在中缅边界一带,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全国共有佤族人口351980人。佤族是一个古老、聪慧、勤劳的民族。佤族的族源可上溯到春秋时期的“百濮”的一支,唐代称为“濮子蛮”,明代称为“哈刺”,清代称为“哈瓦”、“卡瓦”;1949年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本民族群众意见,正名为佤族。

  佤族人民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高棉语族,与崩龙族、布郎语言及族源相近。佤族主要居住区西盟、沧源、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地,在民主改革前部分进入封建领主经济,约1/3山区佤族还处于原始公社残余状态。佤族群众信奉小乘佛教,部分信仰基督教。1949年以后,佤族地区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佤族医药的起源,由于尚未找到文字记载,主要从佤族民间传说考究和分析推测。

  从佤族“司岗里”(佤文:gaohkaingndaexsingang)的传说和沧源岩画推测佤族医药史。

  佤族“司岗里”的传说,在广阔的阿佤山区广为流传。“司岗”指石洞或干胡芒,“里”是出来。这个传说的大体意思为:从前人们从石洞里出来,先出来的是佤族,其次是汉、傣等族,佤族自称为“艾(ai)”,即排列为老大的意思;第二种意思,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佤族是最先到达和定居,其次为后来和定居的汉、傣等族。

  关于沧源岩画,佤族老人和一些学者认为,是佤族祖先的创造与发明,其历史年限约3000年以上。多数学者认为,岩画可能是最先到民族的留念品,这可证实了佤族的古老与文明。

  根据“司岗里”的传说和沧源岩画的推测,佤族医药可能从“司岗里”传说之后就已经产生了,到能够刻制岩画之时,佤族医药已被传授于民间。如果说,沧源岩画已有3000年的历史,那么佤族医药应该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

佤药


  根据发病种类和药物的功能特性,佤族草医在用药时带有以下特点:

  包药。照方取药(鲜品)捣烂后包敷患处。常用于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疼痛等症。

  洗药。照方取药(鲜品)于水中煎煮,取药液洗全身或患处。用于皮肤疾病,无名肿毒等症。

  煮药。照方取药用水煎煮,取药汁内服。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擦涂药。单方或配主(鲜品)捣细或放口中嚼碎后涂擦患处。用于烧烫伤、外伤止血、消炎等。

  酒药。取药(单方或配方)切碎后放入盛酒瓶中浸泡,内服或外用。用于强健滋补以及内、外科疾病的治疗。

  熏药。取热酒糟或取药煎煮至沸时倒入盆中,盆中置一小凳,人坐凳上后四周用毯子盖严熏蒸,至流汗时即可。主要用于风湿关节疼痛、感冒等症。

  膳药。取鲜(活)品煮食或加工成粉后用肉汤冲服。常用于贫血、体虚瘦弱等症。

  剂型。佤药中常见剂型有煎剂、洗剂、酒剂和散剂。

  药材加工简单。佤医一般多用鲜(活)品入药,或仅作切碎凉干或晒干等简单加工即可。动物药中,其肉多配方或单方炖熟食用;皮、毛类则多经炭化后使用,如刺猪毛碳化后研粉内服治流鼻血,狗皮毛碳化后研粉调敷治狗咬伤。

  生熟药各半混用。将同一配方的药(鲜品)分为两半,取其中一半用火烤、灶火灰烫等法加工制熟,然后两半混匀使用。常用于包药的配制。

  药引。佤医在配方用药时,经常使用一些具芳香理气、舒筋镇痛作用的药如胡椒、草果、酒、丁香、红糖等为药引。

  佤医讲究药物服用时间。佤族民间医一般规定内服药一日服三次,早晨刚起床时一次,午饭前一次,晚睡前一次。他们认为在这三个时间服药,疗效最为显著。

  禁忌。在服用草药时,禁食酸冷食物,忌摸冷水、冷风吹和露水淋。

  佤族在用药上有一定的独特之处。如铜锤玉带草,中草药中用于风湿、跌打损伤等症,而佤族则常用于口腔溃烂症;熊胆草,其他民族用于治肠胃炎,佤族则主要用于肺结核出血;水冬瓜树皮,傣医用于腹泻、痢疾,而佤族用于治肝炎;挖耳草和田基黄,中草药中用于肝炎、乳腺炎等症,而佤医除此之外,还主要用于婴儿口腔炎及口腔溃烂。此外佤医还使用一些其他民族一般不入药的种类来治疗某些常见病,如用曼登、猪粟树皮治红、白痢疾,用滇七叶树治胃炎、腹痛,用黑夜蒿治阳肝病(佤医称谓),等等,且均有一定疗效。

  阿佤山有丰富的药物资源,但大部分尚待研究开发。

佤族医学理论体系
  多数学者认为,佤族是由奴隶社会的末期、封建社会的初期进入到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封建思想和意识不可避免反应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佤族医理药论知识也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

  “魔巴”或“巫医”的出现:“魔巴”佤族称为“基”(佤文:Nqan),“巫医”(佤文:buidonjixsindah)。“麾巴”或“巫医”,采用什么“天地之论”或“有神论”解释人们的病因,由于佤族信仰“天地之论”或“有神论”,多数病人登门求“魔巴”或“巫医”在所难免。“魔巴、巫医”的社会地位只仅次于头人的地位。他们在医术方面没有什么特长,主要采取“神药两解”的手段。

  佤族医药的理论依据,是依朴素的辩证观点为基础的,认为自然界里有天、地、风、水、木、火、石、气等八种物质组成。每种物质都由神所赋予的,每种物质都有特性和作用,还有其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不能改变,否则会导致各种物质间与人的不平衡不协调,就会导致疾病。

  “病有百种,有传与不传”之说。“传”即为传染,“不传”即不传染,佤医还认为,传染之病多在肺、肚之脏器和多属于发热之病。象肺结核、肝炎以及感冒等疾病属于此范畴。例如:结核称为“涩外”(saexoi),“外”(oi)是指一点点细小而看不见的东西被人染上了,“疟疾”(saexhouig),定时来的疾病,是传染而得的。

  佤医对疾病的分类及病名的命名

  佤医对疾病的分类,主要以得病部位和疾病特征分类和命名的。

  以部位分类和命名的疾病有:

  涩夺(saexdion即肝病),涩闹(sacxhnao即肺病)、涩送拉(xaexsouglaxv即脚痛),涩盖(saexglih即头痛)、涩整(saexdai即手痛)、涩都(saexdu即胃痛)、涩更瓦(saexvaing即肠炎)、涩西安(saxiang即骨痛)等等。

  以疾病特征分类和命名的疾病有:

  涩畏(saexhouig即定时来的,间日疟)、涩巴(saexbax即感冒)、涩挖(saexvung即中暑)、涩龙(saexloung即腹泻)、涩维(saexvid即恶性疟)、涩艾(saexngai即眼病)等等。

  以部位分类和命名的疾病,是以得病所在部位而得名的;以疾病特征命名的疾病,是以疾病的特点及症状反应等方面的表现而得名。

佤族医药简史


  根据“司岗里”的传说和沧源岩画的推测,佤族医药可能从“司岗里”传说之后就已经产生了,到能够刻制岩画之时,佤族医药已被传授于民间。如果说,沧源岩画已有3000年的历史,那么佤族医药应该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

  无论传说如何,佤族医药产生于实践过程是无疑的。佤族是民间流传着:“一屁股落地少不了三棵药”,以形容阿佤山象植物王国和具有丰富的药物资源,也显示了佤族人民认识不少药物。佤族自古以来,同其他民族一样,在同自然界进行着不休止的斗争中,以群住洞穴和森林以避风寒和防止野兽的袭击,采用兽皮、树皮当衣御寒,取火熟食,以野果、野菜充饥饱食。这就是人们最早期的食品方式,也是人们最早的医疗卫生保健方法。

  佤族人民在同自然界进行斗争过程中,为了生存,在寻找食物充饥的同时、逐渐识别植物的性味和作用,还对动物和矿物的作用有了认识,发现了可食用的植物或动物,也逐渐丰富了他们的饮食结构。与此同时,也常常误食有毒的植物和不能食用的动物,时有发生呕吐、腹泻、头晕等中毒反应,甚至发生死亡等情况。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人们才发现了一些植物、动物甚至矿物,不但可以食用,还可以药用和治病,对人体有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劳动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的遭受野兽的伤害和其他方面外伤,于是采用了这些植物和动物治疗。所以,佤族医药产生于生产生活和劳动实践。
佤族医学特色诊疗
  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佤医药逐步积累了一些独特的诊疗经验:

  (一)诊断

  佤医采用诊断疾病的方法可归纳为:“问、望、触、切、查”等五种。将五种方法综合分析,确定病名。

  问诊:问诊包括籍贯、姓名、性别、年龄、个人史、婚姻、病史、工种等方面。问诊对佤医来说极为重要,特别是病史、病情的询问比较细致。

  望诊:望诊指观察病人神志、肤色、体型强弱、五官以及形状等。望诊多在问诊时就已经完成了。

  触诊:触诊是指对身体患病部位的一种触及方法,多半采取边触边问。

  切诊:切诊只用一个拇指切寸关脉或足动脉,其脉分为:浮脉、沉脉、强脉、弱脉四种。浮脉主病在表层、病程短;沉脉主病在里,病程长;强脉主体强无病或病少,气血充盈;弱脉主病根深,气血亏损。

  切诊不是每个医生部用,主要靠问、触诊手段诊断疾病。

  (二)治疗

  佤医治疗法则是根据其对病因的认识而确立的。主要治疗法则有:

  顺法:“天地之病”用顺法,天和地所致的疾病用顺从的方法,因为“天地”不可违抗,只可服从,以调理天地规律与人体的相互关系,以达到康复为目的。

  散法:“风致之病用散法”,风无形而常变化不断,故用散发的方法治疗。比如:风湿、中风等疾病,用“散”风的药物治疗例如常用黑蚂蚁房、香樟树枝、川芎等。实际上与中医的“祛风”治疗法基本相同。

  润法:“润”是指“湿润”,认为病因多由火引起,火得水而灭,故用润法。例如烫伤、烧伤等病治疗选用带有水分较多的药物治疗,常用软经草、茶叶、蜂蜜、熊油、蛇油等。

  止法:“止”指停止、阻止的意思。认为病因可由“水”所引起,“水”即“水邪”,水邪而致病,采用止水法。例如腹泻常用炒陈米、炒苡仁、炒茶叶、金花果等,这些药多为带有“果”或“根”的药物,具有“堵”的效力,实际多为燥或收敛药物。

  清法:“清”指清除、排除或清理的意思。是指毒物和邪气从口涌吐出来的方法。佤医认为,吐法用法有其二,一是属于“急性”的毒性反应,例如食物中毒,就用“急吐法”,使毒性能及时排出体外;二是“慢性”的毒性存在于体内,需要先清理肠胃或呼吸道,就用“慢性吐法”,缓吐而出,多用于病前的治疗准备。

  泻法:“泻法”与中医的“泻法”也接近,“泻”是泻出体内的结滞或有害积蓄,以采用排除邪气和调节体内机能的手段。多采用缓泻法,常用药有大狼毒、芒硝、瓜蒌根、公叩下(佤药)等。

  补法:凡指素体虚弱或者久病体虚,采用药食法或药补法两种治疗法则。例如肺结核病时间长久体虚,采用甜竹笋炖鸡,使体力大增后进行抗痨治疗。

  此外,还有“除法治疗”、“逐水治疗”等方法。

  根据发病种类和药物的功能特性,佤族草医在用药时带有以下特点:

  包药。照方取药(鲜品)捣烂后包敷患处。常用于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疼痛等症。

  洗药。照方取药(鲜品)于水中煎煮,取药液洗全身或患处。用于皮肤疾病,无名肿毒等症。

  煮药。照方取药用水煎煮,取药汁内服。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擦涂药。单方或配主(鲜品)捣细或放口中嚼碎后涂擦患处。用于烧烫伤、外伤止血、消炎等。

  酒药。取药(单方或配方)切碎后放入盛酒瓶中浸泡,内服或外用。用于强健滋补以及内、外科疾病的治疗。

  熏药。取热酒糟或取药煎煮至沸时倒入盆中,盆中置一小凳,人坐凳上后四周用毯子盖严熏蒸,至流汗时即可。主要用于风湿关节疼痛、感冒等症。

  膳药。取鲜(活)品煮食或加工成粉后用肉汤冲服。常用于贫血、体虚瘦弱等症。

  剂型。佤药中常见剂型有煎剂、洗剂、酒剂和散剂。

  药材加工简单。佤医一般多用鲜(活)品入药,或仅作切碎凉干或晒干等简单加工即可。动物药中,其肉多配方或单方炖熟食用;皮、毛类则多经炭化后使用,如刺猪毛碳化后研粉内服治流鼻血,狗皮毛碳化后研粉调敷治狗咬伤。

  生熟药各半混用。将同一配方的药(鲜品)分为两半,取其中一半用火烤、灶火灰烫等法加工制熟,然后两半混匀使用。常用于包药的配制。

  药引。佤医在配方用药时,经常使用一些具芳香理气、舒筋镇痛作用的药如胡椒、草果、酒、丁香、红糖等为药引。

  佤医讲究药物服用时间。佤族民间医一般规定内服药一日服三次,早晨刚起床时一次,午饭前一次,晚睡前一次。他们认为在这三个时间服药,疗效最为显著。

 禁忌。在服用草药时,禁食酸冷食物,忌摸冷水、冷风吹和露水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