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如何处理?

 小梦想在努力 2020-01-29

医闻轻读 每天5分钟,轻听医闻事。坐地铁,搭公交、走路,都可以边走边听。 Mini Program

切口脂肪液化是外科手术切口愈合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尤其是肥胖和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这不仅延长了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往往还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身体、心理上的痛苦和创伤。
 
为什么切口会出现脂肪液化?


我们知道,人体皮下脂肪细胞内含有一个大的中央脂滴,成分主要是甘油三酯,皮下脂肪因为含有的不饱和脂肪比较多,熔点比较低而流动性大,呈液态。

而脂肪液化,其实就是切口部位脂肪细胞无菌性变性坏死的一个过程。细胞破裂后脂滴溢出,在切口内形成一定量的液态脂肪,而脂肪裂解产生的脂肪酸能对周围组织产生刺激,从而造成炎性反应。

所以,脂肪液化是切口不愈合的局部因素,也是切口继发感染的潜在因素之一。

不过,有关切口脂肪液化的具体机制目前还不明确,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
 

肥胖


一般情况下,患者皮下脂肪在2.5cm以下的很少发生脂肪液化,而超过2.5cm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会明显增加,并且是随着皮下脂肪的厚度增加而增加。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本身血运就比较差,如果围术期血糖控制不佳,脂肪组织的血液供应会进一步发生障碍,从而诱发脂肪液化。

高频电刀操作不当或过度使用


高频电刀在切割皮肤和皮下组织时电弧的温度能高达200~1000℃,电凝止血时,组织受到热损伤,容易发生粘连、焦痂、炭化,导致切缘两侧组织坏死、变性,从而造成切口局部组织血管闭塞和血液供应障碍,增加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风险。

手术操作


术中切口暴露时间过长,没有规范护皮或使用切口保护膜,钳夹组织动作粗暴,严重挤压和过多钳夹脂肪组织,也有可能刺激脂肪组织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引起脂肪液化。

关闭腹膜时切口不冲洗,坏死组织未得到清除,切口缝合过紧、过密、过松、漏缝等都可以导致切口脂肪液化。

同时,术中常用的消毒剂,比如碘酒、酒精等也是引起切口脂肪液化的诱因。

营养不良


由于体内缺乏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导致脂肪组织不能修复,细胞营养障碍,进而发生脂肪细胞坏死分解,脂肪释放、液化。
 
如何处理脂肪液化?

 
由于切口脂肪液化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上主要根据患者切口的表现来判断:

  • 多发生在术后3~7天,表现为皮下组织游离,按压切口有比较多黄色渗液,渗液中能见到漂浮的脂肪滴,无异味;

  • 切口无红肿、疼痛等炎性表现,切口边缘和皮下组织无坏死现象,无脓性分泌物;

  • 化验血象正常,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脂肪液化不是细菌感染造成的,属于无菌性炎性反应,处理前要明确患者是脂肪液化而不是切口感染,千万不能把感染的切口当作是脂肪液化,反之也是。

而一旦切口发生脂肪液化,我们可以采取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具体哪种治疗方法更有效,还缺乏大规模的临床对比研究。

下面,介绍几个简单的处理方法。

当切口渗出液量比较少时,可以撑开切口,沿切口两侧向中间加压将液化脂肪挤出来,每天挤压2~3次,并根据敷料渗液情况,每日或隔日换药,大部分切口可以愈合。

而当渗出液量比较多时,可以拆除部分缝线,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清除坏死组织,同时内置纱条或胶片引流,根据敷料渗液情况,每日或隔日换药,当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时用蝶形胶布固定,直至切口愈合。

还有一种方法,在皮下深层、前鞘前面放置无菌吸痰管,采用持续负压吸引的方法,有利于缩短脂肪液化的治疗过程。

这可能是因为通过持续负压吸引,坏死的脂肪液化组织及时被吸走,保持了切口的干燥,又避免了坏死脂肪组织引起周围脂肪组织的进一步液化坏死。

而皮下置管虽然会限制患者的活动,但免去了撑开引流的痛苦,也减少了瘢痕面积,能取到良好的效果。
 
脂肪液化如何预防?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脂肪液化的预防,而这在术前、术中、术后都需要注意

  • 对于合并有心、肺、肝、肾功能不全,以及糖尿病、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等疾病的患者,术前要及时予以基础病的纠正,尽可能避免由患者自身原因而引发的脂肪液化。

  • 术中操作要规范、精细,用手术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记得将电刀的强度调到合适的程度,再用电刀切割和止血,并尽可能缩短电刀和脂肪组织的接触时间。而且,术中止血要彻底,防止渗血和血肿的形成。

  • 关闭腹膜后,用大量生理盐水、甲硝唑液冲洗切口,将已经坏死的脂肪组织冲洗干净。

  • 缝合时对合好脂肪层,将皮肤、皮下组织全层缝合,不留死腔,缝合间隔适当,缝线松紧适度,打结时动作轻柔,以免切割脂肪组织。对于肥胖患者可以用立8字缝合或分两层缝合。

  • 如果患者皮下脂肪组织比较厚,结合患者手术时情况,估计有脂肪液化的可能,可以在皮下深层、前鞘前面置管持续负压吸引,24~48小时后拔除。

  • 术后记得加强对患者血糖、血压的监控,并及时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还有换药时多注意患者的伤口情况。对于肥胖患者,术后可予以微波加局部氧疗、红外线理疗,能促进切口局部血液循环和水肿消退,减少渗出,利于切口愈合。

参考文献:
[1]孙雪峰.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围术期的预防和控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2):297-298.
[2]胡卫东,赵传印.腹部外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因素分析和预防[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0):1320-13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