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篇高分记叙文,在家也能提高作文水平!

 振王府图书馆 2020-01-29
据了解,受疫情影响,部分省市大中小学开学时间延迟;特殊类型招生考试、高职分类招生考试等一般应推迟进行。

1月23日,教育部再发通知,要求教育系统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工作。

受这次疫情影响,不仅要延迟开学,很多同学更是尝到了禁足的滋味:不能出去玩,不能跟同学聚会……

知道同学们耐不住寂寞,那不如我们一起来看作文啊~小一甄选4篇高分记叙文,闲着也是闲着,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藏在旧魔方里的叹息

◎董 麟

爷爷有一个在无聊时消磨时光的旧魔方。每次不经意地抬头,我总是可以看见爷爷用他那双粗糙的手拨弄着一个褪了色的魔方。旋转,扭动,翻转,魔方固执地和爷爷开着玩笑,不愿让那彩纸微卷的六面轻松复原。好几次,爷爷兴奋地告诉我,他已成功转齐了几行关键的颜色,只差几块就能成功。但就那仅仅几块,如一池静水里泛起的涟漪,打乱了整个魔方。最后,爷爷总是在一声无奈的叹息中放弃。

一天晚上,爷爷一边看电视一边习惯性地转动着魔方。我坐在他身旁,静静观察他微微僵硬的手指重复又弯曲,一遍遍抚过泛黄的塑料魔方。良久,又一次因为失败而将魔方甩在茶几上的爷爷,决定换一个新魔方再次尝试。我捡起被爷爷扔下的魔方——岁月早已拿走它的鲜艳,却烙印下了抹不去的失望。

随手转动几行,我也没有办法将魔方迅速复原,只好胡乱转动着。随着我的手指轻轻一转,“关节老化”的魔方四角突兀地露出。我紧盯着它,一瞬间,脑中灵光乍现——轻轻一扳,一个角安然离开了其他紧拥的方块。我随即扭扭手腕,剩下的方块如碎玉一般落在茶几上,清脆的响声似雨点般密集,噼里啪啦一阵响声之后又归于沉寂,似是回应着它们曾经面对的无数叹息。

我的手上只剩一个瘦弱的支架。我顺手捡起一枚方块,在支架上寻找对应的位置,放入,卡住,托着,小心翼翼。一枚枚方块逐渐从茶几上转移到支架上,犹如乳燕回归故里,纤细的骨架渐渐变得丰满,单薄的身体也开始变得棱角分明。

瞧!玲珑的魔方一面面不含杂色,仅余一些岁月点染的黄渍躲在微微翻卷的保护膜下。我满怀期待地将复原的魔方递给爷爷看,他放下手中崭新却杂乱的魔方,接过它,仔细地看了一会儿后慨叹道:“唉,这样就没有玩魔方的意思了……”

我猛地一惊,是啊!我改变了角度,走了一条快速成功的捷径,可是,这样的成功换来的不是喜悦,而是一声更长的叹息。


亮点借鉴

以小见大,生活气息浓厚。爷爷多次转动魔方却没法让其复原,而“我”略施小计便复原了魔方。在爷爷的一声叹息中,“我”幡然醒悟:原来走捷径看上去更容易成功,却失去了探究的趣味。从如此小事中得出这样的立意,可见作者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行文中,作者准确运用生动的词语,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不拖沓也不故作深沉的叙事风格,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鲜活的生活气息。



我和书“纠缠”的幸福

◎李秋婷

天气很好,明媚的阳光给窗帘染了一层金色。我拉开窗帘,透过干净明亮的玻璃窗看到楼下繁密的泡桐叶子,深绿浅绿肆意地抹成一幅油彩画。

我伸了个懒腰,揉了揉微微发涩的眼睛,感叹完这难得的好天气后,视线再次转向书本。

妈妈敲了敲门,进来问:“阿婷,你夏天的衣服还合适吗?要不要去逛街买几件新的?”

“还合适!”我舍不得将眼睛离开书本,便敷衍道。

妈妈扑哧一笑,拍了拍我的肩膀道:“看书注意点,都有高低肩了!你怎么会这么喜欢看书呢……”我赶紧端正了坐姿。她似乎想到了什么,喃喃地说:“你以前可是个不省事的娃!”

是的,曾经,我对书是深恶痛绝的,从来都安静不下来,家里每天都像是“孙猴子大闹天宫”的战场。上了幼儿园后,我更是成了妈妈的“小尾巴”,整天上演着“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的戏码。

那天,妈妈说带我去一个好地方。我原以为是去游乐园或者大商厦,没想到,从电梯出来,我才发现是图书馆!我看着妈妈,眼里带着疑问。她笑了,将她和爸爸的计划一一道来。

原来,爸爸的老同学在图书馆当管理员,他听了父母对我的吐槽后,热心地提议让我去图书馆。看着我气愤的小脸,妈妈乐滋滋地把我留在图书馆便去逛街了。

你问我为什么不上演苦情戏?咳咳,好多小伙伴都在这里,碍着面子……我只能看着妈妈“可恶”的背影渐渐消失。

事实证明,小女子我能屈能伸!看到小伙伴们都这么认真地看书,我备受“鼓舞”,只好咬咬牙“委曲求全”。我抓起一本注音版的《安徒生童话》读了起来。谁也不知道,这一“委曲”,竟让我成了书痴。

从此,我不再像以前那样爬树掏鸟蛋,在地上玩泥巴,而是沉浸在书本为我开拓的一片片乐园里。

我会因此变成淑女吗?先卖个关子。

有次,邻居来我家借工具,一进门,就看到我端坐在椅子上,小脸带着淡淡的笑意,便称赞道:“呀!你们家有个小淑女!”“呵呵,哪有啊!”父母的笑容很是勉强,他们知道我不过是一块“顽石”。

是的,我非淑女,在读书时,看到精彩有趣之事,我会咧嘴大笑;看到恶势力为非作歹,我会大声咒骂;看到感人肺腑的情节,我会号啕大哭……

因为阅读,我爱上了写作,也拥有一个极遥远的梦想——写书。从此,我小小的心房被梦想渐渐填满,如一只正飘向苍穹的美丽气球。

有人说:天堂很美好,只要买通了自己,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住进去。我不清楚自己是否住进了天堂,但只要在一个刚好温暖我肌肤的天气里,伴着书本和自己写的文章,或细细阅读,或执笔标注修改,我就能感到沉甸甸的幸福。

书,我愿意与你继续“纠缠”下去,如果一定要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亮点借鉴

情节跌宕起伏,语言诙谐幽默。作者从“我”为了看书而不去逛街写起,展现了自己对书从“深恶痛绝”到迷恋的曲折过程。行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开篇写“我”迷恋书的场景,之后倒叙回忆“我”曾对书的讨厌,接着以“卖个关子”作为铺垫,最后又表达愿与书“纠缠”下去的意愿,首尾圆合,读来令人兴趣盎然。此外,文章语言诙谐幽默,“孙猴子大闹天宫”“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顽石”等词句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风 筝

◎德州考生

风筝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与云朵嬉戏,与鸟儿低语。它飞得那样高,身后那条长长的细线,是谁在紧紧抓着,不离不弃呢?

孩子·风筝

田野中,孩子擎着风筝,欢快地向前跑去,风从他身旁吹过,带着他那银铃般清脆的笑声,飘向远方。

母亲在他身后,脸上写满了紧张,她大声喊道:“小心点,别摔着!”说时迟,那时快,孩子不小心被绊了一跤,摔倒在地,哇哇大哭起来,风筝也扎进了土里。母亲飞奔过去,扶起孩子,拭去他的泪珠,抖落风筝上的泥土,安慰道:“不哭,妈妈和你一起放。”果然,风筝再次飞上了蓝天,孩子手执细线,母亲握着孩子的手……

风筝似孩子,细线如母亲,狂风来了,风筝被吹得歪斜了,但无论如何,它也不会被狂风吹走。因为,它的身后有条长长的细线在紧紧拉着它,细线的名字叫“母亲”。

游子·风筝

月饼的甜香勾起他对家乡的思念,一首《在他乡》令他泪流满面。

“去放风筝怎么样?”同学叫上他,来到广场。风筝在空中优哉游哉地飞翔,而他的心早已飞回了家乡。夕阳欲坠,人影散乱,不知不觉中,十五的月亮已挂在空中。在皎洁的月光下,风筝显得更加恬静。晚风袭来,风筝一挣,细线差点从他手中脱离。风筝向着月亮,而月亮,在家乡的方向。他叹了口气:“哎!风筝,你也想和我一起回家吗?”

风筝似游子,细线若家乡。无论风筝飞得多远、多高,总有一条细线紧紧牵扯着它,细线的名字叫“家乡”。

老人·风筝

老人年逾古稀,独自走在海边,此时的台湾海峡波涛汹涌。

他伫立凝望,缓缓放飞手中的风筝。一阵海风吹来,老人未能抓紧细线,风筝飞向了高空,飞向了彼岸的大陆……老人呆呆地望着远去的风筝,眼前恍然浮现出梦中出现多次的家乡的影像,好像看到了母亲在门口守望的身影。“飞吧!飞吧!那里才是你真正的归宿啊。”他自言自语,老泪纵横。

风筝似台湾,细线像大陆。风筝漂泊的时间再长,岁月再久,也总有一条细线紧紧地牵着它,那是它的灵魂归宿,细线的名字叫“祖国”。

风筝依然在空中飞翔,但它飞得更自信,更稳健了。因为它相信,有一条细线永远牵着它,紧紧地,不离不弃……


亮点借鉴

片段组合,内涵丰富。本文构思精巧,通过设置小标题,以三个片段解读三种关系,以“风筝”伴随人物经历,巧妙点出风筝和细线代指的关系。第一个片段中,母亲一连串的动作——“飞奔”“扶起”“拭去”,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关爱,用风筝和细线的关系比喻母子关系,形象贴切。第二个片段用风筝和细线的关系比喻游子和家乡的关系,联想丰富。第三个片段将风筝的内涵深化,文章主旨升华。落叶归根,祖国才是炎黄子孙的“灵魂归宿”。


指尖掠过碎花裙的忧伤

◎徐晨阳

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我想起了那条白底蓝碎花的棉布裙,已经不记得把它搁在哪儿了,也该翻翻了。

那条小碎花裙,是我极喜爱的衣服,因为衣服本身,也因为她——那条裙子是她给我做的。当我降生后,她便尝试着给我制作不同样式的小衣裳,布料柔软,样式简明,都是用她自己的衣服改成的。当她拿出那件衣服时,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她笑着问我:“我把这件衣服给你改成裙子穿,好不好?”那时还不太会说话的我不停地点着头。于是,我便有了那条珍爱的碎花裙。它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实在太长太长了,但是布料是纯棉的,手感格外柔滑,像微风抚过肌肤。我总会把裙子弄得皱巴巴的,但我还是喜欢它。那纯白的底色上深蓝的碎花仿佛在羞涩地微笑,十分素净可爱。那素净的印花充斥着我儿时的梦境,它们映衬着阳光,散发出浅淡的芳香。后来,我渐渐长大,裙子就慢慢短了,从脚踝之上,到小腿中部,再到膝盖以上……这条裙子陪了我十一年,岁月给它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伤害”,渐渐地,布料松弛了,裙子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破洞,我对它的喜爱程度也从一刻也不舍得换下降到了最终让它沉眠箱底。

现在,我有半柜子款式各异的裙子,有柔软轻盈的,但过于繁复;也有光滑如水的,但过于简约。我明白,在漫漫时光中我终究还是遗失了它。曾经一条又一条地买裙子,看时极喜欢,但到手后还是不免叹息:“比不上啊。”别人喜欢上亚麻、涤纶,但我还是执着于棉布,那种绵柔顺滑,终是其他材质比不上的。因为一条旧的棉布裙,我才会有如此浓烈的棉布情结。

我并不是只喜欢那般古老、陈旧的东西,而是倾心于那种坚韧的质地与亲肤的舒适感。我可以接纳新的元素进入我的生活,但我对棉布裙的珍爱不会改变,曾经沧海,那些旧的东西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我不会放弃它们。

遗憾的是,我并未从箱子里如愿找到它,我不知道它去了哪里。闭上眼,我感觉手指仿佛触到了那抹柔滑,睁开眼,眼前只有虚无,徒留指尖的浅浅忧伤。


亮点借鉴

量“体”裁衣,详略得当。文章开门见山,以寥寥数语巧妙引出下文对记忆深处那件棉布碎花裙的追忆,简洁却不简单。接着围绕“小碎花裙”这条线索,详细地记叙了裙子的来历、布料、手感、颜色,“我”喜欢它的程度以及“沉眠箱底”等内容,然后通过对比,表明自己有“棉布情结”,最后以想象作结,写出自己的遗憾。其实,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对过去岁月的留恋,对亲情的赞美,可以说全文都是围绕这个“体”来裁衣的,且材料有详有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