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裁&平面之间又有什么秘密关系?

 心灵飞舞jq0dqh 2020-01-30

如何确立合理的制板方法?

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制板呢?

是偏重于“立体裁剪”方法,

还是偏重于“平面裁剪”方法?

这主要是一个认识问题。

制板的最终目标是获得“平面的纸样”。

不管是“立体裁剪”,还是“平面裁剪”,

都是为最终取得 “平面纸样”而进行的。

服装制板是立体指导下的平面转化过程,

“立体”是人体表象,

“平面”纸样是最终的目标,

“立体”是根据,“平面”是结果。

“立体”是初级原始的,

需要“平面”能动地体现其规律特点。

而能动地体现可以采取“立裁”的方法,

也可以采用平面的方法,

最终要用平面的纸样来体现。

  品牌服装制板步骤  

第一步:

根据原型制出服装平面纸样(通过初步纸样的获得);

第二步:

用得到的平面纸样进行裁剪,

然后将裁片拿到人体模特上进行组合试样,

缝口处可以用大头针别起来,

边组合边调整(立体裁剪试样过程);

第三步:

然后按照调整的情况

对平面纸样进行修正

(板样修正过程);

第四步:

把调整好的纸样送去缝制样衣

(试板过程);

第五步:

对缝制好的样衣进行评审,

特别是要组织市场营销和专业技术人员

进行反复评审,

提出修改意见

(评审定板过程);

第六步:

根据审定意见,

再次对纸样进行修正,

然后可能要经过多次缝制样衣,

多次修正纸样,才能得到最终的纸样

(反复评审定板过程);

第七步:

为了方便修板和便利指导样衣缝制,

以上所打出的纸样一般不能先加缝边,

把这种没有缝边的样板叫做“实样”,

一旦最终的纸样确定以后,

再加上缝边形成毛样,

以毛样为基础进行推板,

从而完成所有纸样制作工作(推板过程)


当然,一些普通厂家的制板过程要简化得多,

往往是平面制板后直接进入缝制样衣过程,

然后经过审查认定就算定板了。

但这种过于简单的程序难以创造精品,

不适合品牌厂家生产。

  平面和立体  

从制板的整体来看,

整个程序是平面和立体结合的过程。

在实际制板中,

有的人可能更喜欢立裁的方法,

有的人可能更喜欢平面的方法,

应该说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立体裁剪虽然被许多人誉为“魔幻裁剪法”,

但对模特的过分依赖性和“量”的把握上的难度,

以及高昂的制板成本使初学者望而却步。

特别是对模特的把握,没有准确的模特,

立裁的准确性是要受影响的。

而且对于“模特”要把服装的活动量处理好,

有很大的难度。市场上销售的许多模特,

出于商业目的对模特比例进行了调整,

与真正的人体有一定的差别,

而且一些模特没有加入穿衣厚度(即穿衣层次),

属于夏装模特,

一些模特是春秋装模特,

而一些模特是冬装模特,

模特生产的标准化至今不是很强,

大多数模特在使用以前都要进行一定修改,

即要用一些棉和衬,根据需要加在模特上,

形成系列,在使用时就非常方便。

如果不注意模特所提供的造型比例,

一味追求所谓的立体效果,

那就大错特错了。

  平面制版当然制板方法也是有一定的缺陷的,

许多有经验的制板师一边用平面制板,

一边想象立体造型,

能把板型打造得很漂亮,

是基于他把平面和立体结合起来的结果,

但对于人体结构知识缺乏的制板者,

用平面方法制板需要一个由平面到立体

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

一下子难于达到比较高的境界。

平面制板必须“脑子里有立体造型”,

能用平面的方法解决立体的问题,

这是最便捷的方法。

如果能与立体试样结合起来,

就会成为较完美的制板方法。


  要得到好的板型,

不能片面追求“立体”造型,

也不能片面追求“平面”性,

要处理好“平面”与“立体”的关系。

服装并不是立体感越强越好,

事实上过度追求立体效果

会损害服装的整体造型。

我曾经不只一次地看到

一些款式由模特穿上还行,

但穿在人体上却显得很松弛,

“过度的立体感”导致“结构松弛”。

所以,适度的“平面感”

有助于整体结构显得紧凑和谐。

近年来,

不断上升的“原型制板”方法,

是立体见之于平面,

紧密联系人体的平面制图手法,

它能比较好地把立体特点和平面制图结合起来,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

原型制板方法相对于其它方法

具有更多的完美性

(最好与立体试衣结合起来)。

打版师制版的目标,

这就是“三好”服装:

“制版要根据设计师的要求,

紧跟 流行 趋势 来走;

利用好掌握的工艺,

把版型做得人性化;

规划好产品的流程。

使衣服不仅要好做,

而且要好看,

更要好穿

声明:部分信息转载媒体,内容中图片及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仅在于分享信息、提供阅读,若不愿意被转载,请与小编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