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败局”巨人史玉柱“珠海70层大楼,一夜崩塌”

 无题msgzhj 2020-01-30

这期我们接着聊“大败局”史玉柱的巨人。这应该也是这些案例里面买最出名的一个了。

史玉柱这个人,如果是年龄小一点的朋友,比如95后,00后,可能不是特别熟悉,在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这里,史玉柱的存在感不算很强。但是他巅峰的时候,尤其是70,80,后的小时候,史玉柱的存在感,可以和今天的马云相提并论。

“大败局”巨人史玉柱“珠海70层大楼,一夜崩塌”

有这么一个的调查,说1992年的时候,有家媒体对北京,上海,广州十大城市的上万名青年,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写出你最崇拜的青年人物。第一名的是,比尔盖茨,第二名是史玉柱,可以说全国30岁以下的年轻人最著名的一个。

“大败局”巨人史玉柱“珠海70层大楼,一夜崩塌”

那么史玉柱是怎么拥有的过山车一样的名气呢?这要从他好赌的天性说起。

史玉柱是80年代的大学生,他是浙大数学系的本科,毕业后来被分配到了安徽省计局工作,那个时候大学还包分配,但是史玉柱毕竟在深圳上过学,见过改革开放后深圳的创业氛围,所以很快就对公务员腻了,几个月后就辞职了,跑到深圳创业。

史玉柱去深圳的时候,带了两样东西,一个是东挪西拼借了4000块钱,另外还带了一样东西,就是他耗费九个月时间研制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所以老史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有一定技术研发能力。

去了深圳之后,史玉柱找到深圳当地的一份报社叫《计算机世界》,他跟报社的人说,他要登广告,要买下价值8400元的广告版面,广告的内容是一篇稿子,说的是'M-6401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其实就是一篇软文广告。但是,他只有4000多块钱,而广告费8400块,他怎么付得起呢?史玉柱说服报社答应了他的一个要求:先登广告后付钱。

后来,史玉柱说起这件事来,他是这么说的,他说,如果广告没有效果,一件产品也卖不出去,那我就付一半的广告费,把4000块钱都给对方,然后跑路。

你看,他这个人完全是个赌徒的性格,只不过这次他赌对了。13天后,他收到了三笔汇款,总共是15820元。两个月后,他进账了10万块钱。然后,他干了一件这种情况下一般人都不敢干的事,那就是,他把这10万块钱的收入,全部又投成了广告,继续赌。于是,四个月后,史玉柱成了百万富翁,从4000块钱,到百万富翁,只用了四个月。这就是史玉柱传奇的在深圳创业的开端。

1990年,史玉柱又熬了150天,研发出M-6402文字处理软件,这算是他的第二代产品,被称为是巨人汉卡。那时候的计算机,内存和硬盘都很小,运行汉字系统会非常慢,所以需要把软件装在外接的硬件设备里,用的时候插在电脑上处理文字,汉卡就是干这个的。

然后史玉柱从深圳到了珠海,在珠海建了一个名字很响亮的公司——巨人集团,当时史玉柱立志让巨人成为中国的IBM,开始销售他的巨人汉卡。

有了产品和公司之后,还得建销售渠道。史玉柱花了几十万,把全国200多个电脑销售商召集到珠海来参加销售会,从此建起了中国电脑行业最大的连锁销售网络。1991年,巨人的汉卡销售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公司—年利润有1000多万。

到1992年,巨人已经发展成了一家资本金超过1亿元的高科技公司,公司每年的销量还在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在增长。然后,史玉柱又开始拓展新业务,连续开发出了中文手写电脑、中文笔记本电脑、巨人中文电子收款机、巨人财务软件、巨人防病毒卡之类的产品。这时候巨人已经成了中国电脑行业的领头羊,国家领导人都去巨人公司参观过很多次。

在史玉柱处于事业巅峰的1992年,他决定建造一座巨人大厦。最初计划是盖38层,资金是自己投,并没有搞房地产的设想。但是1992年下半年,有一位中央领导人来巨人视察,就问了史玉柱一个问题,说这个楼位置很好,为什么不多盖几层呢?问者无心,听者有意,史玉柱就因为这个问题改变了主意,巨人大厦从设计的38层升到了54层。

后来又传了一个消息,说广州正在盖全国最高的楼,一共63层,我查了下,应该是广东国际大厦。于是又有人绐史玉柱说,你都盖到54层了,也不差那几层,要不你干脆超过广州的第一高楼吧,也为咱珠海争个光。于是,巨人大厦就被史玉柱定在了64层。但是很快有人又说话了,这个层数不吉利,于是又改成了70层。

这就是后来让史玉柱身败名裂的巨人大厦的投资决策过程,是不是觉得有点儿戏?

更关键的是财务超支了。原先盖一个38层的大楼,大概需要2个亿的资金,工期是2年,这对巨人集团来说是承受得起的,因为巨人产品销售的非常火爆,一个月的销售回款就有几干万,盖个楼问题不大。但改成70层之后,预算陡然增到了12亿,工期延长到了6年,这个资金缺口就差的有点大了。那史玉柱为什么敢干这事呢?

其实主要是基于他非常乐观的预期,他觉得现在每年业绩都翻好几倍,几年后巨人年入几十亿没问题,这点投入算啥。但是,他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就是把预期收益当成现期收益看待,然后还提前花出去了,这是一个做企业的大忌,史玉柱就犯了这么个低级错误。

有一个细节能证明史玉柱有多乐观:他没有向银行贷款的打算。史玉柱在做企业上,一直追求零负债,他不愿意举债扩张,这本来是个优点,但毕竟是10多亿的投资,非得坚持完全不负债的执念,那史玉柱只能走另一个极端,那就是预售,提前回收销售款。这个行为叫卖楼花,实际上卖的是楼房的期权。靠这个办法,史玉柱筹集起来了前期的工程款。

但没想到,1993年电脑市场风云突变,之前西方国家对中国出口计算机有禁令,这一年全部解禁了,什么康柏、惠普、IBM—股脑都进来了。这对本土的电脑品牌造成了很大冲击,像巨人这种电脑企业,在当时的国内混的风生水起,但真拉出来和国际大牌比,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完全没有抵御能力。

面对形势急转直下,史玉柱的对策是,号召集团要进行二次创业,跳出电脑产业,走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史玉柱发现,电脑实在做得太辛苦了,当时成长中的中国,明明还有更多的暴利行业诱惑着他,所以很快史玉柱好赌的特质又体现出来了。

“他切入了保健品市场,准备去挣快钱”

巨人的第一款保健品品牌叫'脑黄金'。史玉柱卖保健品的架势,他亲自挂帅,成立三大战役总指挥部,下设八个片区,他们把片区叫做'方面军',各级总经理都叫做'方面军总司令',然后是军长、师长,完全是模仿部队,组建起来了一个1万人的销售团队。而且管理上很冒进,史玉柱希望刚毕业的年轻人,进公司两三个月后,就能领导上万人。

1995年的5月18号,史玉柱下达总攻令,宣布全国一盘棋,在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做广告。总攻令发动之后的15天内,汇总到史玉柱手里的全国各市场的订货量突破了15亿,但当时的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巨人的保健品也好不到哪去,各种夸大效果的虚假宣传,这注定了所谓的总攻令,也就是昙花一现。

两个月后,果然推不动了,一帮临时拼凑起来的杂牌军,能有什么持续的推销能力和对企业的认可度?史玉柱的解决办法是,再次转移战场,他这回又发现了减肥市场的潜力,决定做一款减肥产品,叫'巨不肥',然后又宣布要打一场'巨不肥会战'。

1996年,推出了一个系列广告,叫《请人民作证》,这是中国广告史上经典的虚假广告,找些乱七八糟的人,冒充行业专家,编造一些概念,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后来都被人扒出来了。而且巨人的销售网络里,出现了好多贪污腐败的情况。

但不管怎么说,保健品毕竟是个现金流比较好的行业,巨人虽然把摊子铺的太大了,但靠着保健品倒也能基本维持住,但想再建巨人大厦就难了,这个窟窿实在没啥钱堵了。

偏偏不走运的是,有几个债权人把这事捅出来了。他们偶然发现,巨人大厦开工这么久却一直没什么进度,这些债权人就质疑巨人集团失去了造大厦的能力,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在舆论上发酵了,媒体来了。

“大败局”巨人史玉柱“珠海70层大楼,一夜崩塌”

但是坏就坏在,当年的史玉柱还没有任何危机公关意识,他们团队对媒体很粗暴,经常是直接赶走来采访的记者。你想,我们这些无良媒体人多坏啊,你不客客气气绐点封口费,居然还赶人,那你等着完蛋吧。果然,很快铺天盖地都是负面新闻,什么'巨人员工三个月没发工资''债主公司门前静坐,要求巨人还钱''巨人的一位副总裁携巨款潜逃',都是这个。

这个舆论环境底下,所有的上游的供货商都来要钱,所有下游的经销商拿了货都不打钱了,于是巨人资金链就断了,巨人倒下了。当然,后来史玉柱又接着脑白金和征途网游东山再起,那是后话了,我们有机会再聊。

巨人的这个案子里,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什么呢?

当然有很多,最大的一个反思就是,你得聚焦主业,主业还没干好的情况下盲目去扩张,尤其是看什么行业挣钱快干什么,什么地产、保健品的,摊子铺太大,那么你在每个领域的投入被分散了,就形不成局部优势,这样的商业布局必败。另一个反思就是不好好搞产品、光想着靠营销和渠道解决增长问题,这个思路是很危险的,这样的商业地基是不稳固的。

“大败局”巨人,已讲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