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鬼画符”的书法家都应该看看!这才是真正的“草书”

 DavidCCH 2020-01-30

说到唐朝的草书,你会想到谁?

没错,“颠张醉素”奠定了唐代草书的最高水平。今天我们单说怀素。怀素在10岁时候,不知受了何人的点化,或者是自发的感悟,萌生了出家的念头。这种想法在整个唐朝佛法盛行的并不稀奇。

出家之后的怀素,非常热爱书法,这个时候的怀素练字属于“瞎练”,就跟现在的许多书法爱好者一样,“不得其法”,自己瞎练,最终成了为“江湖体”,“老干部体”,并未入书法之门。后来,怀素到处云游,在20岁的时候去拜访大诗人李白,李白给他写下了著名的《草书歌行》。

在怀素27岁的时候,他写下来《秋兴八首》,这件作品我们看到,虽然有了一定的书法基础,但是终究是“野道”,未入晋人之门槛。次年,他南下向大书法家徐浩请教“笔法”。这里插一句,外行人不知书法“笔法”的重要性,认为不就是写字么,写好看就行了,要笔法有何用?

其实书法的笔法就好比武功的秘笈,中医的秘方,一般人没有高人指点,是很难领会的,不懂笔法就很难入书法之门。后来没有见到徐浩,进入长安之后见到了王羲之和王献之的真迹,也临摹到了《孝女曹娥碑》,在长安这5年的时间当中,他领会到了真正的笔法。

后来拜见了张旭的弟子邬彤,这是他人生最为重大的转折,邬彤将张旭的笔法以及王羲之,王献之的写字之法一一详细讲解了怀素,让怀素之书法别开洞天。

45岁的怀素曾经拜访颜真卿,颜真卿将自己的毕生学书感悟'十二笔意',传授给了怀素,即:“平谓横,直谓纵,均谓间,密谓际”。

后来,五年之后的怀素,写下了“天下第一草书”,《自叙帖》。以上基本就是坏死的学书历程,这件作品奠定了唐人草书的最高水平,也是怀素遍寻名师之后的最佳体现,笔法生动,气韵非凡,笔笔都是晋人笔法,却又能别出机杼,自成一家“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绝世佳作,也是中国“十大传世美帖”之一。

这件作品极富变化,大破大立,成为了后人学习草书的经典作品,而临习这件作品,必须要临摹长卷才能真切感受到这件作品的全局观。你喜欢怀素奔放豪逸的草书吗?欢迎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