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好做事,就要多思考

 孤傲的大漠 2020-01-30
在古今中外历史上都不乏靠举措适时而获巨大成功和胜利的事例,同样,因错失良机而丢掉大好局面,甚至国破身亡的事例也不胜枚举。历史上的教训和经验说明我们做事不可不三思而后行。

机会总是稍纵即逝的,而抓住机会使之成为巨大的转折点,不仅需要有对机会敏锐的“嗅觉”,也需要利用机会的魄力。

三国时期的“袁绍集团”,其实力在诸雄中首屈一指,被公认最有希望问鼎天下。袁绍麾下,谋士如云,战将如林。但是由于袁绍的“多谋少决”,官渡一战,败于曹操之手。“多谋少决”,是缺乏判断力的表现,这对一个统帅或决策人物来说,是致命的弱点。

袁绍手下谋士如云,这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但一到决策时,众谋士各抒己见,袁绍就失去了主心骨,不知取舍,优柔寡断。

刘备是当时袁绍潜在的竞争对手之一。白马之战中,袁绍听说有位赤脸长须使大刀的勇将(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斩了他的大将颜良后,大怒,谋士沮授乘机建议除去刘备。此时袁绍指着刘备说:“汝弟斩吾大将,汝必通谋,留尔何用”?说着就要将刘备拉出去斩首。刘备从容地说:“天下同貌者不少,岂赤面长须之人,即为关某也?明公何不察之”?袁绍听后,马上改变了主意,反而责怪沮授“误听汝言,险杀好人。”遂仍请玄德上帐坐,议报颜良之仇。接着,关羽又杀了袁绍的大将文丑,谋士郭图、审配入见袁绍说:“今番又是关某杀了文丑,刘备佯推不知”。袁绍听后大骂:“大耳贼,焉敢如此”。命令将刘备拿下斩首。刘备又辩解道:“曹操素忌备,今知备在明公处,恐备助公,故特使云长诛杀二将。公知必怒。此借公之手以杀刘备也。愿明公思之”。毫无主见的袁绍听见,竟反过来责备郭图、审配等人“玄德之言是也。汝等几使我受害贤之名”。袁绍两次欲杀刘备,而刘备都化险为夷,从中可看出刘备的机敏,更可反映袁绍出尔反尔、多谋少决、谋而不断的性格特征。

多谋少决,使袁绍失去战机。在官渡之战的相持阶段,许攸曾向袁绍献计:“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令一军星夜掩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机会,两路击之。”但袁绍却顾虑曹操诡计多端,拒绝了许攸的建议,在最关键时刻贻误了战机。倘若袁绍能够当机立断,抓住有利战机,及时采纳许攸的建议,那么其结果很可能如曹操所说:“若袁绍用子远言,吾事败矣。”可见,当断不断,看起来似乎稳妥,实际却潜伏了更大危险。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许多天赐良机,稍纵即逝。作为决策者,就要善于抓住这些良机,充分利用这些良机。

如何抓住良机呢?这就需要决策者具有果断的素质。所谓果断,是指把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迅速明确地表达出来。果断,说明了决策者的思想高度集中,是他敏锐反应的体现,他对信息的吸收消化,对经验的综合应用,对未来的估计和推测,都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要达到这一点,作为决策者就必须对事件有迅速作出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有敢于对事件的过程和后果负责的精神和能力。顾虑重重,怕这怕那,畏畏缩缩,“一看,二慢,三通过”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决策者。因为在看和慢的过程中,情况在变化,在等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风险。

有时候事务的全局情况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决策者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未卜先知。要想趋利避祸,正确决策,除了准确完备的信息,细致缜密的思考,还需要临机应变的能力,处变不惊的素质,以及做重大决策的经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