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片来自 https:///photo/A3ZQ2UJTZ8 (免费版权) 副标题:国务院通知延长假期,部分企业通知在家办公 ![]() 上图是目前已通知延迟返岗上班的部分公司(来源链接) 1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通知中提到:
同时,部分企业已经通知了延迟返岗上班,并且假期结束后,让员工先在家办公。 例如下面是腾讯员工收到的通知: ![]() 即使有的企业还没有下发通知,有的朋友已经选择不返岗上班,决定在家办公,有这么几种原因:
温馨提示,不是教你说谎,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内心原因是第4种的朋友,可以用前3种理由找公司请假(我只能帮你到这了)。 那么在家办公的时候,怎样做到健康效率两不误? 在家健康作息,预防节后综合症春节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很多人早已经习惯每天睡懒觉的日子。一旦开始工作,很容易陷入节后综合症,一时无法恢复工作状态。设定一套良好的作息时间,除了能让你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还能预防节后综合症,工作事半功倍。 所以在家的时间安排,首先就是要避免赖床,上好闹钟,定时起床,让自己代入在办公室工作的状态,假想自己就是在正常返岗上班。 其次,与同事们提前沟通,约定好每天的工作时间段,要保证这个时间段大家都在线,方便及时处理工作上的问题。尤其是哪些时间,需要哪些人,一起开会讨论问题,每天早上就提前约好。尽量不要临时召集会议,避免打断其他人工作,也方便自己安排好独立工作的时间。 最后,在家办公节省了往返办公室的通勤时间,这段时间你可以选择多睡一会,但我更建议用来做一下运动,不仅提升身体效能,也会有助于让你在工作时状态更好。 这样安排下来,可以使用以下几种工具来辅助提升效率。 1.与同事约定的时间段,可以放在共享日历里,同事和自己都能查看、修改,支持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
无论使用哪款桌面Web端日历应用,记得开启浏览器的桌面通知,方便自己及时收到提醒。或者安装桌面端的应用程序,也能实现弹出提醒功能,效果如图。 ![]() 2.使用番茄钟工具来让自己集中精力在工作上,避免被家人打扰和分神。少数派上关于番茄钟的应用推荐已经很多,但我平时直接使用滴答清单内置的番茄钟功能,而且这个番茄钟的计时是跨平台同步进度的。 ![]() 我平时设置的番茄钟时间不是默认的专注25分钟/休息5分钟的“小番茄”,而是专注57分钟/休息12分钟的“大番茄”,滴答清单中也支持设置。因为25分钟实在太短,我感觉刚进入工作状态没多久,番茄就结束了。 在家不忘运动,没有场地、器械也能做在家可以跟家人一起做哪些运动?可以参考我的少数派文章《每逢佳节胖三斤?疫区春节室内运动指南》。 ![]() 另外运动的时候,请注意控制发热流汗,及时擦汗,避免着凉感冒,降低自身免疫力。 在家实时沟通,从即时通信、视频会议到邮件其实即时通信方面,各个企业早已有自己的选择,这里仅列举一下常见的几种类型:
无论你选择的是哪种工具,切记不要使用微信来办公。60秒的语音,不支持多端同步的聊天记录,还有一大堆饱受诟病的缺点,会带来灾难一样的办公体验。 少数派把Slack用作Power+会员读者群的日常沟通,这里可以参考Hum编写的《Slack 使用入门》。 少数派曾经也用Slack来作为工作沟通工具,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门槛较高,所以已经切换成了字节跳动出品的飞书来进行工作沟通,这里可以参考老麦写的《用过多款团队协作工具后,少数派为什么选择飞书》。要注意的是,飞书不仅仅是一个基础沟通工具,而且包含了文档协作、远程会议等多项团队协作常用的功能。 ![]() 1月28日更新:字节跳动免费开放「飞书」全部协作办公功能,助疫情期间社会组织远程办公。 以上多数工具,都已经自带了多人视频聊天功能,可以方便的唤起多人视频会议,这方面的专业工具我更推荐 Zoom。 这款工具的特点是,除了支持多人会议,还能进行屏幕共享,对多人展示幻灯片文档、播放视频,或者是演示实际操作都不在话下。并且由于疫情的影响,Zoom已经在官网宣布,向全中国人民提供不限时长、免费的服务。 ![]() 工作邮件方面同样每家企业都有自己选择的服务商,但是在客户端的选择方面,建议使用成熟的邮件客户端,例如Outlook、Spark等在邮件领域积累多年,在少数派上口碑不错的应用。 在家协作文档,多人编辑、历史回溯更高效不知道有多少人还停留在使用QQ传office文档的时代。 看看你的工作流程是不是这样?
这是我曾经也感受过的噩梦一般的文档协作体验。 我推荐以下几种支持多人编辑、批注,并且可以回溯历史版本的在线文档工具:
![]() 回溯历史版本也不是问题,每次对文档的修改,会自动保存并形成版本记录,点击任意版本就能查看改动部分(高亮显示),然后一键还原到那个版本。 1月27日更新:腾讯文档的前同事发布了针对疫情的会员功能限免通知(来源),重点内容截取如下。 ![]() 2. 微软Office在线版。优势是对保存为Office文件时,对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的兼容性最好(废话!)。在线编辑的所有Office文件,是保存在你的OneDrive网盘里面的,所以同一个文件你也可以选择在本地用Office软件查看、编辑。 ![]() 3.Google 文档。除了具备跟微软Office一样的成熟度,还具备与多个Google服务API联动的优势。例如在Google电子表格里,直接调用Google翻译API,只需要填写一个函数,就能把一个语料表自动翻译成其他语言。很多你在Steam上玩到的独立游戏,作者只有一个人,却支持36国语言,就是这么来的。直到你打开游戏一看,就会惊呼一声“居然是机翻!”。 ![]() 无论你选择上面哪个文档协作工具,它们都支持多人协同编辑、批注,以及历史版本回溯的功能。 在家写代码/做设计/进行其他专业工作不论你是哪个专业领域的工作,肯定有自己的一套称手工具,作为一个码农我就不在这里班门弄斧了。 我推荐使用一套文件同步工具,专门用于管理工作的输出文件。无论是代码,还是设计源文件,其他素材、CAD文件等,都可以用同一种方式管理起来,方便在同事之间传输,修改,回溯历史版本。 程序员群体普遍使用的Git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通过Git LFS扩展还可以支持对文件体积较大的二进制文件(例如PSD)进行管理。少数派上有一篇文章《用玩游戏的方式学习 Git》教大家学习Git的使用方式。但是Git由于学习门槛高,并不适合所有专业领域的人短时间上手使用,因此Git并不是我推荐的重点。 我更推荐的方式,是使用网盘来同步工作当中的大量输出文件。现在的网盘都支持在多人、多设备之间,传输、修改文件,以及回溯历史版本。 更主要的原因是,有一些网盘,不仅仅是容量大,而且都已经支持“按需同步”功能。少数派有一篇文章《节省 Windows 存储空间,随用随取的「按需同步」网盘你有这 5 个选择》对这个功能做过简要的介绍。简单说就是把你网盘里的文件,变成一个快捷方式图标,你还是能像以前一样看到它,但是不占用任何本地空间。你只有在用到这个文件时,才会实时下载到硬盘上,然后打开。不用的时候,文件会变回快捷方式图标,释放掉占用的空间。 ![]() 按需同步是个意义重大的里程碑式功能,确实值得专门写篇文章来说。为什么? 很多专业领域都会输出体积很大的工作文件,设计师一个几百MB的PSD文件,摄影师好多个几十MB的RAW文件,日积月累加上同事们之间同步,工作文件夹里存着好几个TB的文件是很正常的。这就与我只有256GB硬盘空间的 MacBook Pro 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前,我通过把网盘目录设置在2TB的移动硬盘来解决这个问题,直到我的工作文件已经突破2TB,我又不得不通过多个移动硬盘来解决。所以本地空间占用一直是我的痛点需求。 直到多家网盘的按需同步功能上线,并逐步迭代稳定下来,我改成了使用5TB空间的OneDrive网盘,在我的Mac、Windows和移动设备之间同步,并且在电脑上开启按需同步功能,用到哪个文件就实时下载哪个,工作文件实际占用的空间,平时都保持在几GB,硬盘空间大幅度节省了出来。无论是与同事共享文件,还是自己私人使用,都非常方便。 上面那篇介绍“按需同步”的文章有几点没有讲到,我需要做点补充:
我在2019年初起,就已经使用对比过这几家服务的按需同步功能。体验下来,每家服务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综合多方面的原因考虑(服务成熟度,跨平台的体验,直连上传下载速度,文件同步算法优劣,对Office套件的集成度等),我最推荐使用的是微软家的OneDrive网盘,用来进行工作上的文件同步。其实Dropbox也是这里面的优秀代表,但由于众所周知的门槛,你无法要求所有同事都顺畅使用这个产品。 写在最后这是我为了应对全国春节疫情所写的第三篇少数派特殊稿件。 效率提升一直是少数派的热门话题,也是我感兴趣的领域,在这方面还有更多的内容可以与大家分享探讨。除了注重提升效率,本文还有个目的就是在疫情蔓延期间,要提醒大家保持自己的健康,抵抗病菌的侵扰。 如果你也跟我一样需要在家办公,欢迎你在评论区与我交流你的疑问、经验或体验感受。 祝你鼠年快乐,事半功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