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高僧的一首禅诗,从开篇美到结尾,其中10字安慰世间多少愁苦

 思明居士 2020-01-30

宋代诗宗杨万里在登山时曾写过一首《晓行望云山》,其中有一句“方知不动是真山”被不少人当成了人生箴言。如何才能像山峰一样,遇事岿然不动,这是从古至今许多人在考虑的问题。而本期要给大家介绍的这首诗似乎给出了答案,诗的名字叫《巴峡闻猿》,来自宋代高僧文兆。

宋代高僧的一首禅诗,从开篇美到结尾,其中10字安慰世间多少愁苦

文兆是宋代九大诗僧之一,生于福建,是九僧中的佼佼者。他的大多数作品已不传,目前仅存15首,这首《巴峡闻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当年文兆路过四川的巴峡,在经历大风大浪后写下此诗,全诗从开篇美以结尾,短短几句写出了处乱不惊的人生境界,百读不厌。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

《巴峡闻猿》

宋.文兆

依棹望云际,寥寥出峡情。

心如无一事,愁不在三声。

带露诸峰迥,悬空片月明。

何人同此听,彻晓得诗成。

巴峡是三峡水流湍急之处,船只行到这都要异常小心。对古代乘船的人们来说,此处除了凶险的水流,还有令人伤感的猿啼声。当年诗仙李白路过三峡写的《早发白帝城》中,也提到过猿啼,当时李白写的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所以听到猿啼还这么欢喜是因为当时他流放途中遇到朝廷大赦。而文兆经过巴峡听到猿啼之所以不伤感,是因为内心的从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兆的境界更高了一层。

首联写的是自己靠在船舵上,仰望天空云际的情形,“寥寥”二字说明此时诗人心中是宁静而又闲适的,云卷云舒其实正是象征着诗人的心境。

次联则一语道破了自己闲适的原因:心中无一事。当年无门慧开禅师写过一句“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描写的也是这种心中无物的境界。“愁不在三声”指的是猿啼声,这里的“三声”并不是实数,只是为了与前句“无一事”对仗。世人皆为种种琐事烦恼,外物就像这猿啼声一样,扰乱着人们的闲心,这一联短短10个字安慰了世间多少愁苦。

宋代高僧的一首禅诗,从开篇美到结尾,其中10字安慰世间多少愁苦

颈联继续回到写景上。一叶扁舟早上带露出发,飘荡于两岸的群峰之间;晚上又披星戴月,徐徐前行。这两句中共写了露、峰、月三个意象,再加上没有点明的小舟和诗人,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江景画,令人心醉。

最后一联诗人看着江中美景写下美丽的诗篇,渴望着能有人来分享。此时船已经过了险滩,诗人内心也是十分自豪的。“彻晓得诗成”的落笔,言有尽而意无穷,颇为耐人寻味。

宋代高僧的一首禅诗,从开篇美到结尾,其中10字安慰世间多少愁苦

人生会有许多困境、险境,但只要内心够平静,耳边的猿声也就影响不了自己,这就是处乱不惊的力量。至于平时看见的愁景,也不过是由愁心生出来的,只有够坚定,才能有像小舟一样从容地渡过险滩。所以这首诗看似写的是江景,其实充满着人生哲理。这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