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做体检的时候,往往要求空腹抽血,所以测出来的血糖值往往是空腹血糖,这个数值当然很有意义。但是,还有另一个血糖指标——餐后2小时血糖,可以测量出葡萄糖耐量,对于了解糖尿病患者病情、筛查空腹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很有意义。 1. 为什么要测量餐后2小时血糖? 从你开始吃第一口东西开始,10分钟后血糖水平开始上升,在饭后2小时左右达到峰值。它和空腹血糖一起,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血糖水平全貌,了解血糖的真正情况。 如果多次测量,餐后2小时血糖值超过200mg/dL(相当于11.1mmol/L),那么这可能是糖尿病的一个患病信号,可以进一步在医生指导下确诊。 2. 餐后2小时血糖多少才正常?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糖尿病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是90到140mg/dL(5到7.8 mmol/L); 而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要控制在90到180mg/dL(5到10 mmol/L)之间,如果高于180mg/dL(10 mmol/L)就需要警惕。 如果年龄超过50岁,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略高,通常也是正常的。 3. 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高怎么办? 如果是糖尿病患者,需要医生帮你调整饮食和用药,或者考虑注射胰岛素,否则可能出现并发症; 如果不是糖尿病患者,则要做进一步测量,以确定是否患上了糖尿病或前驱糖尿病。 4、哪些人需要经常测量餐后2小时血糖? 怀孕的糖尿病患者、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正服用的药物可能影响血糖者、血糖水平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剂量有所调整者,都需要经常测量餐后2小时血糖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