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照文史」夏朝在哪里?

 海曲上人 2020-01-30

关于夏朝在哪里,是一个存有争论的历史遗留问题,虽然经“夏商周断代工程”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最终确定夏朝之都在河南的二里头遗址。但有些专家对二里头遗址的朝代所属还存有争议,把拥有近500年的夏朝历史也无法全部解释清楚,朝代的最重要证据——代表夏的文字也没找到,这也是疑古派不能信服的原因之一,找到夏朝都城成因、文字对研究上古文明起源很有意义。

二里头遗址大致状况:

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经碳14测定,二里头遗址的年代约在公元3500年至3800年前后,相当于夏、商时期。二里头总面积为3·75平方公里,内有大型宫殿遗址,二里头遗存上至仰韶文和龙山文化,下至东周、东汉时期,二里头遗址的玉器数量丰富,有圭、璋、琮、钺、刀等,并在此发现中国最早的车辙。

目前,关于夏朝立都之地有很多说法,有说在日照尧王城(少昊城)遗址,有说在河南与晋南之间,有说在二里头遗址,有说在石茆遗址等,也有说没有夏朝这个朝代。

夏朝立都之始到底在哪?

答案是:夏启最初立都在陕西榆林神木县石茆城遗址。

夏启搬迀石茆立都的时间,根据有关资料推断大约在公元4100年前后,后期因位置偏西北不便管理,夏启的子孙便迁至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作为夏朝的新都城。

石岇遗址的大致状况:

石茆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该遗址面积425万平方米。石峁古城是由“皇城台”、内城、外城基本完整独立的石城构成,显示不是一次性完成建城,它的年代距今约4300年至3800年,出土的文物有刀、镰、斧、铲、璇玑、陶鸟等。

作为上古西戎之地,黄帝当年就曾在此活动,后黄帝平定天下后,把西戎之地封给儿子昌意管理。《史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十四人,黄帝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共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虽然降居若水,但封地在西戎,玄嚣被后人尊为少昊。

“西戎人”最早见于《史记、五帝记》,西戎人自称起源于“槃觚”。据考证,槃觚即盘瓠,盘瓠起源于帝喾高辛氏时代。帝喾是黄帝的亲孙子。

在帝喾时代,西戎某个时期由盘瓠镇守。据传盘瓠是帝喾的女婿,石茆城可能是在帝喾的支持下由盘瓠承建或扩建,主要是为了对北方游牧族的反击,石茆城是一座真正的戍边之城,也是一座方国之城。

根据该城建设年代推测,石茆城是在帝喾前后时期所建的可能性大,但也不排除其家族前后在此早建和扩建。

据说,大禹的封国在河洛颖水一带,都阳城,大禹把自己的儿子夏启放在石茆地区,接管了石茆国。

夏启在陕西石茆立都,有以下几点理由:

理由一、现在的日照尧王城(少昊城)遗址晩期是伯益族的都城。当时黄帝平定天下后,把东夷(山东)地区封给少昊,少昊在日照立国,尧王城的前身就是少昊城。

《山海经.大荒东经》关于少昊的记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

《帝王世纪》曰:少昊帝名挚,字青阳……降居江水,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少昊氏最初立国在今山东日照一带,后来建都曲阜。

《海外东经》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即此,亦即少昊鸟国建都之地。

现如今的日照、莒县、莒南、临沂、郯城、费县等周围,上古时期是伯益近祖及祖先的起源地。

伯益是少昊的后裔,他是东夷部落的最后一个首领,其大本营在少昊城周围,如果夏启都城选在尧王城(少昊城)遗址立都,不利于夏启王权统治。

理由二、在舜、禹、伯益、夏启的这段时期,虽然大规模治水,但雨量偏大,洪水频繁,山东东部周围低矮处,很多耕地已形成湖泊,不利种植农作物,无力解决生活必需品。

但在西戎地区,因地理位置相对偏高,当时气候比现在更适宜人类居住。

理由三、按五行来讲,伯益的根椐地在东方,东方属木,而夏启的祖先昌意封地在西戎,西方属金,金能克木,夏启的都城选择西戎之地,以便对伯益族达到永久镇压的作用和目的。在龙山时期的八卦、巫术占卜非常盛行。

理由四、夏启如果在尧王城立都,离华夏各地太远,不利于管理,早在少昊主政其间,己认识到这个问题,故少昊后来从日照迁都曲阜。

理由五、大禹的根据地在河南,夏启之所以没在河南立都,从华夏政治管控来讲,当时主要危险来自东夷部族和北方游牧民族。

夏启和伯益争天下,伯益被处死,其族人被西去流放,流放地是现在甘肃天水附近,伯益族后裔主要是现在的赵姓和秦姓。夏启在石茆城立都可以很好的进行监控,又可以应对北方的威胁,西戎是夏启祖先昌意的封地,其实就是昌意的方国,在石卯古城,早前就有其族人在此生活及驻守,夏启对西戒是非常熟悉的,他只需搬迁过去,或在原址扩建和改建即可。

而华夏南部,四川(古蜀国)一直有同族昌意的后代在此统治,可以很好的稳定华夏南部(古蜀人就是夏启祖先昌意和蜀山氏女结合的后人)。

很多专家学者不敢确定夏朝都城在哪的原因,主要是没看到夏朝标志性的文字,更没看到“夏”字。

其实夏朝是有文字的,如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山东陵阳河文字和龙山文化时期日照天台山上的“天书”等,都是夏朝文字的源头。

「日照文史」夏朝在哪里?

看上图 :

这是华夏五千年前最美的祝福:好运和吉祥!此图像文字是在山东陵阳河大口尊陶器发现,为合文。

图一、释读:【好运】

说明:此图像上面为太阳,中间为鸟,下面为山,是崇拜太阳文化图像文字。意思是在每年的某个季节的某一天祭拜太阳神鸟,先民相信太阳神会给人们带来好运,代表的含义是『好运』。

图二、释读:【吉祥】

说明:此图像象首领的头饰,两侧插满羽毛,中间有冠顶。代表的含义为『吉祥』。

「日照文史」夏朝在哪里?

看上图:

日照天台山“天书”刻石全文共46个文字,是一篇迎日祭文。

以下展示的是部分天台山图像文字解读。

图一、解读:伏羲

说明:我们在历史文献和汉画像石得知,伏羲和女娲的形象,他们的上半身是和正常人一样的,而下半身则是二条蛇形缠绕在一起。本图像文字,中间为人,下身体为蛇(龙)缠绕,伏羲是凤姓、龙图腾,龙是从蛇崇拜升华而来。伏羲和女娲在传说中既是夫妻又是兄妹关系。

图二、解读:女娲

说明:在伏羲时代创造八卦,已经知道八卦卦象,乾卦为阳,为天;坤卦为地,为阴。本图像文字田字在上和下面弯曲笔画,可解读为阴、为女、为巧手;右上方的竖点为神,本字的字意为女娲,手巧并很神。通过对本字的解读,也说明了上古初民在造字的时候,人们还是有母氏社会对女性崇拜遗留的情结成份,以及后来的神话传说女娲补天也表明了对女性的崇拜。

图三、解读:规

说明:“规”是曲线,是划圆的。在历史文献可以了解到,伏羲手拿规,女娲手拿矩,这就是“规矩”一词的来历。但实际在画像看到的是伏羲手拿矩,女娲手拿规,意思是男人要行“方正之道”,女人要行“圆融之道”。这是后来人们又给赋予了更多内涵。

图四、解读:矩

说明:“矩”是直线,是划方的,矩其实就是木工做活的直角尺。

通过全篇破译天台山文字和甲骨文互相印证,发现甲骨文字典里也存在问题。

如天台山文字,上图五,在甲骨文字典里解读为“明”字,并且里面八个甲骨文全部解读为“明”字。

「日照文史」夏朝在哪里?

看上图:

图一、此字应为“天亮之前”或黎明,在甲骨文字典里为“明”。

图二、此字应为“天黑之前”或傍晚。

图三、此字可能颠倒了,正过来就是“明”字。

图四、此字应为“黑”或“暗”。

此甲骨文小字典由王本兴先生编,文物出版社出版。先生在编著前言写道,在出版甲骨文字典前参考了郭沬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考古研究所主编的《甲骨文编》和于省吾主编的《甲骨文诂林》等。为了编撰此书,先生也是小心进行考证。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不是想找王先生的不足,王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学者之一,虽未谋面但也知道先生是一位非常有成就和对甲骨文有很深造诣的学者。目的主要是想正本清源,不给后代造成误解,即使孔子的族谱前几天笔者也发现有问题,这也可以理解,上古时间太久远,人无完人,问题在所难免。

上古的图像文字,不像今天的文字表达的那么精准,不利于传承。图像文字有单文、合文、或一个字代表一件事,或一个字表示一个意思。

国内有的学者没发现“夏”字,而不敢肯定夏朝,其实夏这个字在甲骨文是有的,只不过学者们把它放在“页”字的甲骨文字典里边,也可作夏用,这就是最早的夏字。

「日照文史」夏朝在哪里?

看上图:

图一:双腿下跪敬祖,头上冒汗,感觉非常炎热,用这个字来表示“夏”或“夏人祭祀”。

图二:双腿下跪,头上无嘴,可能代表的是“夏奴”。

图三:双腿下跪,仰头望日(天上的太阳神),这个字来表示“夏”或夏朝。夏人是非常崇拜太阳神的,他们把自己看作是太阳神的子孙,这也和其祖太昊崇拜太阳神是一脉相承的。

以上这几个字应该都是会意字。

我们现在书写的“夏”字,上面“一”表示王冠,“目”就是眼,下面部分代表人,意思是戴冠人(王)举目望日(太阳神),也说明夏人是非常崇拜太阳神。

其实像商朝的“商”字,和“帝”王的帝字,都是从太阳神图腾中衍生出来的字,夏王和商王都是太昊和少昊的子孙,都非常崇拜太阳神。

「日照文史」夏朝在哪里?

读懂少昊族的文化,也就明白了夏都在哪。

夏启是少昊族的后裔,少昊族最崇拜的就是太阳神和鸟文化,从石茆出土的纹饰、玉圭、陶鸟、玉璇玑等,就是典型的少昊族纹饰和器物,夏启都城的特点是继承祖上文化(龙山文化),而不是改变。

「日照文史」夏朝在哪里?

在搬迁之始,夏启把东夷地区的尧王城(少昊城)人为的进行破坏,以便不留后患。

在考古尧王城遗址发现,该遗址文化层厚度2至3米,最厚处可达6米,地层堆以龙山文化为主,兼有大汶口、岳石等时代。

通过对尧王城(少昊城)遗址的考古表明,在龙山文化晚期,却似乎在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周边地区的文化退化,人口锐减,显赫数百年的古国不复存在,这也印证了上述说明。

所以说少昊族的龙山文化后期就是夏朝的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