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布不均 疾病生焉

 游明之星X 2020-01-30

水布不均,疾病生焉

(讲于2007/7/18)

人体内空间的能量在自由地运动,而且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的运动,这种运动存在的规律,对于治疗人体疾病有怎样的帮助?这就是研究人体科学的课题,下面我们讲“水布不均,疾病生焉”。

1、人体疾病的成因

关于人体疾病的成因问题,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传统中医认为,六淫、七情和不内外因,是导致人体疾病。现代医学则往往把疾病的原因归纳为细菌、病毒。我们把人体疾病的原因归纳为一个字---水。这种观点,受到了传统中医天人合一观点的启发,传统中医讲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内经》讲“人与天地相应,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所以,人体内在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环境之间的既有对立又有统一的整体关系。同时,人类的生理活动,必须随着外界环境的变迁,而进行不断的调节,理解这个问题并不难,我们常说自然是一个大宇宙,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人体就是一个自然界的缩影。自然有日月,人体有耳目,自然有江河,人体有经络。地球本身的运动是自转,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是公转,人体内部也存在着能量的自转与公转问题。自然界对人体有影响,比如很多患者能够预知天气,当天气将要发生变化,如刮风下雨往往提前就知道了,为什么呢?因为天气发生变化之前,空间的能量的浓度和压力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影响到患者的内在的能量运行,使得身体首先发生变化,所以能够预知天气情况。

再比如说从古至今,民间流传初一、十五烧香磕头的习俗,为什么初一、十五要烧香磕头呢?因为初一、十五,是自然界潮起潮落变化比较大的时期,空间能量的浓度、压力都在发生改变,对人的影响很大,人体内部的潮启动最大,空间的湿度最大,形成空间的撞击力最强,所以初一、十五人的变化最大。而且由于男女在血液组成上有所不同,所以“男怕初一、女怕十五”,男的如果在初一得病,治起来比较麻烦,而女的在十五得病,治起来也比较困难。至于烧香磕头,是为了静心,这是保养的方法,这就是修炼。

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我们认为,人和自然的最大共性,在于大自然是水构成的,人也是由水构成的。所以我们居住的地球,就是一个椭圆形的,非常秀丽的蔚蓝色的球体。水是地球表面数量最多的天然物质,覆盖了地球表面70%的面积,人体内部水的含量,也占到了70%-80%。大自然的变化是水的变化,人的变化也是水的变化,这才是人与自然的最大相应之处。

理解人体内部的水,还要理解物质和能量,在人体内部的存在的形式。物质和能量,在人体内部存在的形式是水,但以水的不同的形式存在而存在,胞内物质为液态,胞外能量为气态。能量以气的形式存在,这个气不同于中医所讲的气,这个气,强调了与水相呼应的依赖关系,类似“氤氲”的状态,指的是水气或云雾浓郁而弥漫的样子。修炼学上讲“金鼎气腾”的说法,水气蒸腾的情形,就近似于能量在人体内部的存在形态。能量存在形式表现在舌苔上,就是舌质上覆盖着一层薄白苔。自然界的变化与水密切相关,露、雨、雪、冰形式各异实质相同。水有三种形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自然界水循环,包括蒸发、水气的输送、凝结降水与径流,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的三种形态互相转化周而复始,其中“气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人体内部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与自然界水的循环有着类似之处。细胞内外,物质能量的相互转化,实质上就是水的液态与气态之间的转化。

实际上,传统中医讲的气,正是人体空间水的气化形式,是细胞辐射出来的水气状的精微物质,是实实在在的并非空虚。人体不同细胞群具有功能的不同,但都离不开基本的消化吸收,将精微能量物质辐射到细胞外,不同的精微物质、能量物质,在空间进行融合,发生异化、混化,形成新的更精微的能量物质。传统中医讲气化,就是人体空间,不同的精微能量物质的相互作用。

理解了物质和能量在人体内部的存在形式,我们才能够理解水因论。人体内部物质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物质不能够正常转化为能量,能量不能够正常转化为物质,人体内部就会出现问题。物质的积聚或者是能量的积聚,都可能导致人体疾病的产生。用水的观点来看,无论是胞内的水分过多,无法转化为胞外空间的水气,还是胞外空间水气浓度过大,空间浓度增加,水气淤滞运行出现障碍,影响该空间细胞群体的开合,都可以导致人体的疾病。从这一点上讲,中西医所讲的疾病的病因,实质是一致的。细菌、病毒,正是人体内环境发生变化的结果,而人体内环境的变化,正是中医所讲的“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虽然形式各异,但都是与人体空间的水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代医学的病理向前深化,就是传统中医的病理,但是传统中医认为,肝癌是湿热引起的,湿热与霉菌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认为,湿热是产生霉菌的原因。再比如说,患有胰头癌、胃癌、淋巴癌、前列腺癌等的人不能多吃盐,为什么呢?因为多吃盐,会加大外焦空间能量的浓度和压力,使得人体的公转失调,传统中医认为“咸入肾”,根本上是一致的。医生治病,最重要的就是调节空间水分的盈缺,应用化浊疏通的方法,以实现“升清降浊”。

2、人体病因与水的关系

下面我们谈水与人体疾病的关系。胎儿出生之前,生活在子宫中,没有脱离开水。人在病危之际,往往出现心衰,或者是肺内感染,这两种情况都与水的变化有关系。胞内水的积聚形成瘤;胞外水的积聚形成疝;胞外水气的积聚,围绕在细胞周围形成癌。血栓也是水的变化,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则疾病不同。栓堵塞在心脏形成心梗;栓堵塞在肺部形成肺梗;栓堵塞在动脉形成动脉血栓;栓堵塞在静脉形成静脉血栓。如果促使水分均匀的分布,化解血栓则疾病自愈。水湿下注阴部则形成阴部病变;水湿停驻在关节则形成关节病变;水湿渗透于皮肤则形成皮肤病变。

烧心是因为水气凝结在胃底无法运化,凝结的时间长了,就发生质的变化。白癜风是人体空间水分缺乏无法运行血液;艾滋病是空间的水稠粘无法吸收利用;类风湿、关节肿大是关节空间的水分无法进入胞内;疫病瘟疫流行也与水有关系,瘟疫起源于地多为空气不流通,大自然空间水分流通不利。疫病多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高热与咳嗽同时出现,一种是高热与腹泻同时出现,究其原因,前者是人体肺部空间水气浓度太高,后者是人体肠胃空间水气浓度过高。古时候讲的山中瘴气,其实就是山中的水气无法疏通。传说中的宝莲灯能避邪,其实宝莲灯不是避邪,是能使瘴气消散。从古到今,很多的传染病都是水在作怪,传染病永远搞不清楚具体的原因,传染病很难搞清楚,为什么呢?时代不同了,传染源不同,传染的媒介不同,没有相同的传染源。但我们只要牢牢把握住“水”这一观点,从根本上去理解去解决,那么不管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是我们能够以不变应万变,所以说水是非常关键的。

就具体的疾病而言,就人体的四大空间而言,我们发现,如果外焦下侧空间的水气浓度太大,肾区无法接受上焦能量的撞击,上焦能量无法疏散,则肾不纳气金不生水,从而可能形成肺癌、食道癌多种疾病。观察舌象,可以看到舌根部厚腻。用药方面,可以选择白头翁、桂枝,清除外焦下侧空间的湿浊。如果水气滞留于膈膜以上,上焦压力过高,那么膈下能量将无法越膈而上,会出现打嗝背部紧等症状,观察舌象,可以看到舌前方隆起。用药方面,可以选择生麦芽、桂枝,开上焦使膈膜以下的能量越膈而上,为膈下腾出一定的空间。如果水气滞留于膈膜以下的中焦部位,下焦部位的能量就无法向上运动,会导致胰脏、胃、肝以及腹腔病变,观察舌象,可以看到舌中部位隆起。用药方面,可以选择香附,引中焦能量越膈而上至膻中。

人体内部,水分输布不均,形成了人体的疾病,如果是液态的水凝结成固态,那么就要想方设法,让固态的水流动起来,转化为液态。也就是说,要让物质的积聚疏散开,重新参与物质能量的相互转化。而如果是能量的积聚,就会表现为空间水气的湿度、浊度过大,疏散这一湿度和浊度,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气化进行。使能量重新参与循环,最明显的例子,癌症的后期,往往伴有腹水现象。腹水,实质上就是人体腹腔空间的水气的凝结,细胞运动缺乏动力,无法将水气吸收到细胞内转化为液态的水。治疗腹水最好的途径就是蒸头,为什么呢?蒸头,是打开了人体内部空间的通道,使得人体空间水分的积聚转化为气态的存在,就好像连续降雨,长期积水无法疏通,如果通过蒸头,打开了内部的通道,使得积聚的水分得以蒸腾、发散、运动。

3、解决人体水不均的一些治疗方法

火灸是畅通人体空间,解决人体空间水气积聚的好方法。火灸是将药酒点燃,用于人体的某一部位,通过酒的味与热的渗透,最大限度发挥药的作用,达到激活细胞的目的,调整细胞物质与能量之间的转化,从而恢复人体健康。火灸是启动细胞运动,增强物质与能量转化的加速器,火灸的部位不同所起到的作用不同,我们做简要的说明。

火灸头部,可以打开头部的关窍,疏通头部空间通道,使头部清亮,为脏腑的能量疏通打开通道;火灸足部,能够增加足部的推动力,头部与足部火灸相互配合,一推一散二者结合,能够推动脏腑的能量运动,疏通脏腑的气血,虽然不直接针对脏腑,却对脏腑的病变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火灸尾闾,有两个作用,一疏通胸膈以上的通道,二启动命门区、会阴区、丹田区的细胞运动。会阴,是人体的公转“清升浊降”的重要的运动场地,这一区域辐射在空间的精微物质,即传统医学所说的“元气”。疏通尾闾部位的关窍,能够启动人体的命门之气,增加人体丹田的元气,增加人体的动力。虽然操作的部位面积很小,但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践证明,火灸疗法对一些慢性病,疑难杂症,都是很好的治疗效果;肩胛部位,是人体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重要部位,疏散上焦空间的能量,可以从肩胛部位入手,左肩胛与心脏关系密切,不可以用火,所以可以从右肩胛入手。

解决人体内部水分分布不均,还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改变。常用的六味药有:公英、独活、香附、桂枝、佩兰、当归。应用药味来改善人体空间的浓度和压力,改善细胞周围的环境。在治疗过程中,首先要清空间污染,改善空间环境,药物的具体运用也要胸有成竹。

由水因论返观传统中医以及修炼,无论是阴阳的相互转化,五行的相生相克,还是修炼所讲的周天和法轮,无不存在流通的理论水的变化。水的变化由粗到精,由精到至纯、至精是流通变化的过程,道家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还道”这样的说法。精、气、神、虚、道,是物质不同等级的存在形式。(老师精、气、神、虚、道什么意思?请您向世界人民解释一下。)(精、气、神、虚、道是一种物质,而且这一种物质多次的细胞吞吐,所造成的不同的精微物质;精微的物质在空间细胞再进行吸收,吸收到细胞内部再经过消化、再辐射出去,精微的物质更精微,就成了气;当气的精微物质,再由细胞吸收回来再运动、再消化、再辐射出去,这种物质更精微了,称为神;当神、光细腻的物质再吸收回来、再辐射出去更精微,成为虚;那么当更精微的物质再吸收回来、再辐射出去,而且形成自然的规律,称为道。所以我们说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还道”,就是一种物质的多次的修炼。)

细胞内外的物质能量不断地转化、不断地更新,人体内的物质才能由粗糙向精微的转化,才能够精益求精,达到更精微的层次。“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还道”实质上非常简单,就是细胞经过多次的消化吸收,所辐射出来的能量不断精微化的过程。人活着,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消化吸收,都在进行着开合运动,并不是只有修炼的时候才能进行活动。练功就能够加大细胞的运动幅度,增强细胞的吞吐,改变细胞的摩擦,改变细胞的撞击,所谓的一生二、二生三,就是物质的不断异化,就是物质的多次更新,只有物质多次更新,才能实现所谓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还道”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