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证施治与用药

 游明之星X 2020-01-30

辨证施治与用药

19971115

1、八纲辨证实质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乃八纲之辨证。其治则反方向也,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在阴观阴,在阴观阳,其大体也。表实必里虚,里实必表虚,此辨证也。标本兼顾,阴阳也。退其表则内固,行其内则表固,其大法也。坐标之法,其轴在表,必向里伸之,其轴在里,必向表伸之。表里者,内外也。正三亦必负三,此乃调功能之法,辨证之法。内实,其能量不能外达,故表虚。内虚,其外部能量不能内入,故表实,此用药之兵法也。实则于开,虚则于助,开助得法,其病自愈。开则“轻、辛、苦”之品,助则以“重、酸、咸”之品,此五味变化之道也。人之皮毛肺之所主,行其腠里毛孔,必暄其肺方见功效。运行肌肉必舒益脾方可见效,此五脏之所主也。

2、表里兼顾,标本同用

    人里有表,病里有表。表者其疏散能量之所,里者主宰运动能量之中心。表为里之所主、所分布也,里为表之司令,两者相互为用不可缺一。表者以里调之,里者以表调之,内外兼顾。肺其活动在胸,活动在两肩胛,其肩胛不开胸部不散,背部不发焉能开乎?该下不下,当通不通,水湿运行失调,升清降浊失调,其脾焉能开乎?不知此法,不知表里关系,焉能调其功能?

    标本同用,兼顾其邻。以通为补,何乐不有?众兵行运,能量杂乱,其理难容。急以发散走其表,肌表者非表也。处处表,处处肌里,不得其理,何以知用药之乐乎?不通则聚,通则散,疏通则散。即以水道通之,其血脉运行之。故开胸以大贝,开背以麻黄、桂技调合,胸肺积水以杏仁、葶苈而已。能量上通以桔梗、下降以前胡、旁运以青皮。

    治心者以心包为主,菖蒲可用也。心包不清焉能心气舒畅?归经入胃急下之,以槟榔、川军、枳实调之。五脏之病传经,入胃易实,实则泻,泻之易猛方能见救。二便调治,以疏通为法。在肾必暄,腰肌必开。腰肌,肾之门户也,其门户不开治愈肾病无效。下治上调,上治下调,左者右之,右者左之,此能量运动也。辨证分明,能量运动要缓,急则乱。故上通调于肺,桔梗不得超于4g。运动肝经能量柴胡不得超于3g,否则动乱形成。

药物治病,意在调整人体的能量浓度,人体能量浓度的改变,功能才改变,此乃治病之本。治病者,反其道而行之则愈。知其上而观其下;知其动而观其静;知其实体结构明察空间秋毫,方为调整人体之妙计。药不宜多而要精,方向一致,运动一致,左右兼顾,寒热兼顾,走向兼顾,能量、方向、部位要准。其用药之法,无非由内而外,由外而内,里外均衡而已。

3、治癌用药之法

    治癌之法,宜一推三散标本兼治。知其用药分布,则知其大体。桔梗暄肺,其能量上行;麻黄动用肺部能量辐射于毛孔,是开肺之要药;通其背部加葛根,开则能量外散;调其内脏,白龙、通百草;疏其内瘀,大贝、蛇草而已,此治肺癌之法。若水气过重葶苈籽而已;肺部有水音杏仁而已;痰喘三籽,百部、独活、红丸急用。舌苔黄厚急下之,枳实、川军、槟榔缓之,特Ⅰ、Ⅰ号、Ⅱ号、红丸急用。胃有阻塞但见舌边发厚,特Ⅰ、Ⅰ号调治,兼顾其特Ⅱ号用之;其能量上冲前胡用之,此治肺癌之法。治癌必调空间场象为主,肺癌者,肺之空间能量积聚也,细胞物质虚,而周围空间实也。不调其场象,何以动其根?

    肝者,两肋疏通之道也。上升,柴胡冲膈膜而过上焦达于颅;横向,麦芽、沿膈膜向左疏导以助心;薄荷暄其肝内细胞,开其肝窍不可不知,白龙、通百草主治;若遇毒火过盛,红丸急开之。川军先泻其脾胃实热之积,方可有抵挡之势;知其大便而随症施治,干则泻之,湿则利;在肝以车前子下其肝火,以枣仁助其威力;此乃肝癌治之法也。

食道,动其胸部能量运动,白龙、通百草;暄其中焦,疏导经络,畅通气血,特Ⅰ、特Ⅱ号、Ⅰ号,重症加Ⅱ号,毒火者以红丸急调之。

肾,暄其腰肌开通能膀胱。动其内瘀,能量得通。公英、瞿麦、扁蓄使细胞开合,清除肾区湿热瘀滞,喧腾能量其肾病自愈。调其气血,特Ⅰ、Ⅰ号;解其毒火,特Ⅰ、Ⅰ号、Ⅱ号;固其肾脏,特Ⅰ、Ⅰ号、Ⅲ号,此乃治肾癌之法。信息加之、能量用之物质方能改变。药不在多,而在精,望多思之。

解析中医基础理论

19971117

1、医学的定义

    医学是研究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实研究人体的物质运动规律,能量变化的规律,信息传递和接收的方法。应用古老的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传统式的医疗方法,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为基础,以自然物质转化能量,来改变物质的方法,转化物质来调节人体的健康,称之为中医。中医更着重于无形转有形的变化规律,这是中医的气化作用。在辨证施治过程中,调整人体功能的正常值,强调了中庸之道。中者不偏不倚,以中庸之道来调整人体气血运行,使阴阳平衡来达到人体的健康。

    现代医学有以解剖学、生理、病理为基础,借助现代仪器和化学实验的方法,以化合物和器械疗法,改变物质的方法称为西医。在观察人体的整体变化过程中,应用特异思维观察人体的特异现象,应用人体潜能,调整人体场象,以手势回照的方法,恢复人体功能健康,这叫智能医学。智能医学实中医和西医的延续和发展。

2、揭开中医病名

    中医病名的由来:中医的病名,是指人体物质与能量的不正常变化,它在变化过程中,影响某一部位形成了症状,以症状的综合分析来命名,这是中医病名的基础。所以,我们称中医病名为标,这种变化基点,是以物质和能量场象为基础,所以治病必求于本。应该以观察人体场象的变化、能量的变化,所以人体场象的变化、能量的变化,应该为人体疾病的根本。因此,一切病名都属于标象,从标找本这是治病的根本方法,治病必求于本。

    治病的原理在于疏导、宣通,人体物质的变化和能量的变化(即场象的变化),只有物质、能量(场象)的变化,才能使其标(病名)发生根本的变化。故一切病名不要有思维的框框,应该打破原有的病名,去寻找病机,才是调整人体的根本方法。

3、中医学的辨证观(阴阳对立统一观)

    医学承认世界和生命的物质性,在医学认识上,气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是最基本的物质。而“气”分为阴阳,在古老的传统医学中说,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物质在运动过程中,所辐射出来的能量,轻清者上升就是阳,能量重浊的部分下降就是阴。所以任何物质的辨证,都是一分为二的,观察研究应用事物的正负两方面,应用一分为二的辨证观,来研究人体的运动,研究人体物质、能量、信息的活动,这就是中医讲的阴阳学说。一个物质内包含了两个方面,所以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和阳都不可能单独存在,所以,阴阳学说就是一分为二的辨证学说,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学说,就是物质能量相互转化的学说。

    人的精、气、神,是人体物质在运动过程中的不同层次,由粗转精,由精转精微物质的层次称为精气神。形神相俱,必须是活生生的形,形有活力,形有神泽,形与浅表意识运用灵活,才成为形神相俱。只有形神统一,才能体现形体的生命力,才能体现出生命活动的特征,整个生命才能正常活动。

中医学的辨证观,同时也体现了一分为二的方法。例如:标本缓急,知其标必知其本;知其缓必知其急;知其虚必知其实;知其表必知其里。例如:正治与反治方法,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方法,也是一分为二的辨证法。总之,学好中医的观点,学会医学的辨证法,必须要应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来认识来辨证,这样才能随时调整人体的变化。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大自然是息息相关的,与大自然的场象变化也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研究人体的变化过程中,一定要天人合一,顺应四时变化,调整人的变化,故天人合一是正确的,“六淫”变化与人体是紧密联系的。阴阳学说也同时是辨证的关系,是某一个事物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转化的关系。在调整人体疾病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人体的场象变化。

上病下取之,左病右取之,就是表里、标本、上下、内外的关系,就是阴阳的关系。有疰内而必形疰于外,是望闻问切依据,所以阴在内阳之守之,阳在外阴之使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能量的变化,必然牵扯影响到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也必然影响到能量运动。在观察人体的过程中,知其一必寻其二,知其表必寻其根本,这就是望闻问切的表里关系。

潜意识处方精要

19971118

潜浅互学,浅潜互用

独立守神,专心观幻

用心求之,标本兼顾

相互关照,认真求之

方向一致,立点统一

急则急用,缓中有急

知其所主,进退兼顾

清者上升,浊者下降

细胞内外,相互均调

物质能量,相互变化

实而不满,满而不实

宣通疏导,虚实兼顾

物质通便,能量渗透

轻轻一点,万物即通

揭秘五行生克制化论

19971119

五行是能量运动的代名词。能量运动规律必见阻截而生,必见阻截而升,此能量运动之道也。两肾在运动过程中,其能量必然直上辐射,遇脾阻,侧拐之。在阻截的过程中必有交合混化,交合混化的过程中叫做“父”。五行相生为“母”,相克为父。如果肾部能量上升,脾经不旺,肾经能量没有脾的能量阻挡,没有交合混化的余地,它就不能生成新的物质来供养肝脏。

所以,人体是一个混化过程。相生时推动的主流,遇阻相克是混化的基础。肾部能量上升与脾胃中焦能量相阻,生成变化。向右上方冲击肝细胞则“水生木”也。如果肾部能量不被脾胃部的能量相击相合,焉能生木?故,土能克水。肝脏能量上升,遇上焦肺部能量阻截,无奈走膈膜之下向左移动,形成木能生火的局势。如果肝脏能量上冲,不与肺部能量相击,肝脏能量就不能向左移动。

人体内部能量犹如军事作战,遇险则转。肝脏能量上升与肺相击,而肺部处于本土之地,必兵马强胜截击肝脏,所以金克木。火(心)乃动力之主,神明出焉。其能量左下行即与两肾相济,遇阻则生土。故必心肾相交,火不得水不生土也。因火下行与水(肾)能量相击,生成新的能量物质,上升而推动脾胃的运动,故火能生土。肺部能量的运动,下行则与肝截击与火相撞,无奈上行走太阳膀胱经,下注两肾,金能生水。如果没有木的撞击,没有火的撞击是生不了肾的。所以心火太弱,肺能量太强,其肾必亏。这就是人体能量变化规律。

肝脏能量太弱,补治于肝脏而不灵,必追究其肾脏,水能生木也,乃不灵,必察其“父”,无父者肝母旺也。脾胃之衰弱首观其心,次观其肾,心火下行与肾能量相合,成为命门原火上升生脾,无有此两项者,脾胃之弱也。肺金能量独旺,仍为肾水亏也,不得心火之克,不能化金,此五脏生化之本也。夫如是,五行生化之理也。

    天地万物,生杀之规律,养生修道,必懂其法,此天地人之大道也。万物之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成者,父母之道也,只知五行相生,不知五行相克,非闻也。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人体能量运动之代名词,只谈五行变化,此乃纸上谈兵,欺世之谈,欺人之谈,欺己之谈。五行运动,必明人体之理,相生运动,必观其内在变化,此乃道家之秘诀,五气朝元也。生成之大道,养生之大道,智能医学之大道,乃能量运行之精华也。不懂能量运动之路线,不懂能量生成变化之法,不知天机之变,不知人机之变,焉能看破三界,脱出五行,怪哉,怪哉。

    智能医学通过对人体潜能的研究,发现了人体内能量生成及其运动规律,从而精粹的揭示了古老传统的五行生克化学说。五行就是能量运动的代名词,正是人体修炼大法,生化大法,用药大法,此乃天地人之奥妙也。

三焦能量运动

1997年1119

人体能量的运动,主要在于上焦、中焦、下焦三者之间的运动。上焦者,法天,能量下行为顺,其下行路线:中为任脉;两侧少阳;后为脊髓内壁两侧空道,其状如雾。雾清者,能量流通也;其晦暗者,浓度之浊、压力之高也。浓度高、压力大,是产生细胞运动失调的原因,故上焦宜清不宜浊。清则能量疏通,浊则能量闭塞。中焦者,法人。沤化食物,转化能量,其能量之状,如蒸腾之气。其能量上升,以右侧回流为顺,能量自后背翻腾而上,其物下沉。能量蒸腾走空间,其物走管道内壁。下焦者,法也。如火山爆发之状,突起突落,以冲动中焦的能量,如似锅炉火之动也。

命门之处,人体能量之根基也。三焦能量,各有所行,行形不同。下焦能量贯布全身,曰卫气。中焦能量,其物质精华也,上升胸部,化赤归经曰营血,中焦乃营血之始也。三焦乃营血之始也,三焦者,上、中、下分之,与后背空道能量运动有关。后背空道,犹如九天,汇聚能量,可上可下,直接与各脏腑细胞空间压力有关,此乃人体能量调整之首选部位。

    肠宜清,不宜浊。清者,能量疏通。浊者,影响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血液之形成,此与通道有关。能量高度集聚与通道有关,全身经络与通道有关。通道者,调整人体全身能量运动之关键也,可升,可降,可塞,可开。药行其中轻者升,重者则增加内部浓度压力,知其大体,方知智能医学能量运动之法。知其正常规律,分析其真正病理病机,去除病名,解放思想,寻找病机,方得痊愈之法。

智能医学

19971120

舌分质与苔两辨。苔者,空间能量之辩。质者,细胞物质之辩。质、苔,物质非生存之象。只知无苔,非生化之象也。苔与质相合生气之象也。舌者,心之苗也,五脏之使也,舌为内脏信息的窗口,舌分三部与内脏一一对应之。人之整体可呈象于舌也。

观舌者,必分三焦察之,舌尖则为上;舌根则为下,内系肾根;两边内属肝胆;舌中合于土,内属脾胃。舌体瘦小,软而无力者,细胞内物质必缺,舌苔厚腻为空间能量之聚,质与苔俱不足者,物质能量亏象也。

    观舌者,查其相应部位,知其细胞内外变化,调整场性均衡,此大要也。舌质柔而无力,在体小形,即以物质补之,以味厚之品,增加能量,健康3号、特1调之。舌质肥大,软而湿润,其水液不得运化,以特1、健康1号调之。若中焦满闷,与特2合用其效更佳。舌质似僵非僵者,其内外不贯通也,特1、健康1号用之。其舌满大,苔厚黄腻,特1、特2、健康1号用之。若已癌变,以红丸急救之。黄腻而软,湿热郁阻,乌梅草不可缺少。舌诊之辨,辩其盛衰,方知下药良机。明辨质苔之变,可知细胞内外之变,调整细胞功能,恢复健康之本。

    大小二便之辨。其干者,急下之,同之,泄之,分离之。便头干者,其肺部能量不降,胃部能量不下。腹泻急者,为细胞内部热力太甚,腹泻缓之,为细胞内部热力不足。为医不闻二便,不知人体能量正常否?为医不懂舌质之辩,细胞内外,不知物质能量盛衰乎?懂其场性变化,一点即通,此神医也。

智能医学治疗之法

1997年11月21日

  智能医学以“调功能,祛其疾”为治疗原则。功能者,场性也,动其能量,拨一点,动其全局;拨一点,疏通全局。中药治病,非刀、枪、剑、戟也。其细胞内部化合,或细胞外部混元,轻升、浊降,乃天地之理。故,古人谓肺为华盖,宣肺则气机通达于下,而,能量上升也。疏肝,能量右升。调心,能量左动。补肾,能量内收。

    人之成活,物质之活。物质之活,能量之动也。不动其能量,物质欲活,非也。能量之动,必撞击而动,必以压力流通而通。人之精华混化者,能量之混化也。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各吞吐精华,方可成为精华之基础,非精华也。唯人体空间混化合成,方可成为精华之地,供应卫气之所。不言精华之聚,此乃大误。智能医学,动其场性,调动能量,随观微空,此乃精华之动也,动其精华,人之所健也;动其精华,明其流动之所、懂其撞击之用、知其撞击之使,方为处方之能也。味不宜多,量不宜多,以点破面,此乃用药之法,调整之法,不可不察。

    太阳区域,乃五脏六腑之根本,混元变化之父母,生杀、出入之门户;能量运行、交汇、融合、异形变化之场地;能量之升降浮沉、疏散之道,精华之发源地也。能量之疏通,乃物质变化之母也。物质变化以能量之变化为依据。细胞与空间,人体之三焦,五脏六腑,俱以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为生存条件。物质经细胞运动,游离于细胞之外,运动于空间之中,此乃能量也。能量之运动,清升浊降。

    太阳区之运动变化,促使细胞、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变化,能量之变化。健康身心,必以物质、能量变化为本。人体之生理、生命运动在于负熵的再利用,在于熵与负熵的相互转化,相互变化。欲知其原理,多观其舌象。舌盈则散之;舌亏则补之;无津则生之,多津则利之。抛开病名之枷锁,寻求病理之变化,此乃治疗之根本方法。

跨出三界脱五行,抵达修炼圣域

19971121

    清水、混水同流,有益、无益同在。是非同源,共同前进,踏着黑暗,迎着光明,只是一刹那。历史多么劳累,历史多么困苦,历史多么无情,筑就历史前进的铜墙铁壁是肉体,撒满历史道路的是鲜血和泪水。就这样,一朝一代的更替前进!就这样,一个世纪一个世纪的更替前进!我们每个人,怎么不联想自己的祖先,怎么不展望自己的未来?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你的思想是否那么平静?当你波动的时候,你是否回想过给你带来了幸福,还是灾难?当你烦躁起来的时候,应该扪心自问这是为什么?因为你没有认识到,人人都扮演着历史舞台的角色。因为你没有跳出三界,仍然在五行中迂回,你才有烦闷、忧愁和悲伤的事。

人生旅途,坎坎坷坷,生活总有不平事,想想苦中也有甜,悲欢离合亦如梦,唯有空空是大道。对待人生,处理事事,以是又非是,事事都一样的态度,就不会有烦恼之苦了,你才能跳出三界,你才能够得到,应该得到的大自然的信息,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为什么有的人,一个时期内修炼层次提高的快?智能开发的快?一个时期又停止不前甚至倒退?这正是繁杂事务缠绕着你的心,只要你砸掉束缚自己的精神枷锁,就能脱开五行腾飞在九天,融合于大道。

什么是地狱?烦恼就能引向地狱。什么是天堂?无所谓,什么都无为就能够走上天堂。  

是非无所谓,名利金钱无所谓,工作婚姻无所谓,干什么都是自己在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今天你是小生,明天你可能是花旦,这些都无所谓。好与坏都在,矛盾同出。好事可以转化为坏事,坏事有可能成为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动力。什么事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的区别,它们都在不断地相互转化。好不是世世代代的好,坏也不是世世代代的坏。我们要辨证地看待事物,只有什么都无所谓,才能无所不为,冲破重重桎梏,顺利抵达修炼圣域。

研究场性和能量理论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19971122

    在研究智能医学的过程中,已经渗透了科学的辨证,科学的辨证法与大自然接通,与社会接通,是今后必然走的道路。这是通过智能医学,通过潜意识科学走向社会,走向百科的必由之路。大脑思维不开阔,不解放,不敢于创新前进,就会被今后的社会所淘汰。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它有一个新的模式、新的方法,在前进、在变革。这个新的模式、新的方法,是人类有史以来所没有见过的,所没有应用过的,这和我们的智能医学一样,是崭新的科学。

    我们的任务是研究与常规医学不同的方法,研究突破各种疑难病症。以场性的理论,能量的理论,充分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从而治疗人体的疾病。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太平的世纪,是思想竞争的世纪,是科技竞争的世纪,是信息发挥作用的时代。人的疾病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以场性理论、能量理论来调整身体,否则效果不高。由于大自然场性的变化,故很多的疾病,医院的仪器是查不出来的,为什么呢?这是能量与场性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