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净能】 动意功必读(第二篇)

 游明之星X 2020-01-30

二、气功锻炼与人体的层次

中医讲层次,解剖讲层次,气功锻炼也讲层次。虽然在大体上气功和医学的层次一样,但是功夫练到一定的高度,就不大一样了。我们会发现气功的层次很特殊。

中医的层次中有表、中、里,有卫气、营气的层次,有脏腑的层次等等。从西医的角度看,人体也有皮、脉、筋、骨、肉,各个系统等许多层次。

气功锻炼和气功医疗都要探讨气功的层次,既要从临床去探讨,又必须加上练功的体会。中医、西医的层次气功都能够参考,而气功的层次,中西医目前尚难参考。何以见得?从目前的水平看,气功的层次就已经有许多微妙的变化。

(一)人体的六个层次

我们生活在其间的宇宙天地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天的层次;一个是地的层次。中医《内经》上说得很清楚: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无形,至高;地,有形,至厚。

    1、有形的层次

    从气功的角度来看,人体的层次也分两大类。第一类有三个层次:微观、系统、整体的层次。这是有形的范畴,属于地的层次。

在这一类中,用现代仪器只能诊断两个层次,也就是系统和整体的层次。微观层次目前还是诊断不出来的。这主要是指气功锻炼的微观变化。

微观层次的疾病,由于原因不明,搞不清楚用什么药物,往往治疗效果不高。例如,心肌炎和糖尿病,这两种病,在当前来说是比较棘手的,治不好还可能留后遗症。从气功角度讲,它们是最微观最表层的。当然有的糖尿病很重,累及系统,脏腑也不大一样,但是一开始得病是表现在微观层次。又如头痛,在头部微观层次上发生了病变,头部是闷疼、闷胀,而且疼痛的还不大厉害。在治疗上往往效果也不高,它是头部的毛细血管,微循环方面的问题。

    2、无形的层次

    第二类也分三个层次,经络的层次、亮的层次、光的层次。它们都属于无形的范畴,但是,它们是不是真正的无形呢?功夫到了一定的层次便可看出它们仍然是有形的,是无形中的有形。高层次的气功师可以发现天体的变化、人体的高级变化。从气功角度看人体的层次,根据目前的水平,大致分以上万个层次,当然更高功夫的人可能分得更详细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现代的仪器测出人体的经络运动和经络的路线,这在国内和在国际上都得到承认。对人体的经络变化,还没有完全测试出来。经络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包括任督二脉)。现在仪器已测出两条经脉,其它经脉随着科学的发展,一定能够测试出来。

    3、气功对人体层次的验证

    经脉的发现看起来起源于气功,如果没有气功的内求法,没有气功观内景的方法,不可能发现经络的层次。

在亮阴层次上就更难于发现了。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总之整个人体都有微微的亮度:第二类的第三个层次,也就是人体的第六个层次,是最高级的层次,它是光的层次,即人体的光度。古时候说,每个人都有三尺高的火焰,这句话非常正确,确确实实每个人都有光,都存在亮度。

佛教讲佛光普照,的确很有道理:每个人周国都有一层光环,这光环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身体的内部发射出来的。当然,光环的大小同自己的功力成正比。不给气功的,实质上也在练气功,只是没有强化气机变化,是普通玩变化。在普普通通的变化中也有光和亮度。

练气功从表面上看是无形的东西,实质上练的是能量转化,物质的转化。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化属于第二类的三个层次发生的变化。光亮度增强了,身体素质提高了,而且功力也就增长了。人时时刻刻都在发光,都在发挥自己的热效能。国内外的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测量证实,人人都在时时刻刻地主动发出一种与温度无关、肉眼看不见的超微弱的冷光。虽然目前绝大多数人没有发现,可是科学家已经用仪器查出了这些与温度不相关的光,进行了人体的研究,并运用到中医经络学方面。临床研究证明经络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前两年有些人不理解,误认为中医经络纯属唯心,中医的五行学说也是唯心的。为什么呢?他没有用辩证法去观察这个问题。其实唯物得很。五行在人体确实存在,五行也是光组成的。人体的光确实存在,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在人体内部发现了五行的变化,这些变化确实能解释通金能生水,水能生木,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这种五行相生表现为光的强弱变化。这还是用唯物的观点来看问题。不懂得就应当去研究。今天对光的研究确实引起入们注意了,许多人在练气功时都发现了这个问题。人人都有光,像萤火一样有蓝光、黄光、白光、红光等等。,随着功力的不同,光也不同。

1911 年英国的医生告尔纳从用双华青素染料刷过的玻璃上,观察到人体的光。发现了人体在每一个层次,每一肌体的层次上都有光。皮肤有皮肤的光,筋脉有筋脉的光,骨骼有骨骼的光,心脏有心脏的光。古气功家说,人体处处有神,说得很正确。用现代的自然科学术语说,这些神就叫物质的反物质现象。每一个人的身体都会发光,这层光我们就叫它神,所以人人都有神。

我在抢救一个病号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个问题。气功学校的许多老师都跟我一起参加了抢救。有个煤气中毒患者,开出死亡证明书已经68小时了。我在抢救这个患者时,发现了人体的光。经过发强功,患者的心脏启动了,肺部也启动,亮度微微增加了。第二天,呼吸每分钟16次,心脏跳动每分钟达到50、60次,最后达到70次,基本正常了。可是就在心跳、呼吸正常的情况下患者出现了内出血,最后还是死于内出血。

这一抢救过程验证了中医理论的正确性,验证了气功理论的正确性,更发现了人体的层次。我发现人体的元气必须从肚脐下解决。在抢救时,心脏跳动了,肺部怎么也动不了,按肺部不行,用各种方法都不行,最后,根据中医元气学说的理论,我从涌泉穴给它发功,往上发功,经过丹田,从丹田往上发功,最后丹田气冲上去,肺部才动。中医理论被证实了。在发功之后人复活了,人体的光也亮了。

(二)动意功与光的层次

    1、练中脉和神光

    练气功不要过分追求形体变化、气机的变化。在人体方面虽然有许多层次变化,但中医只讲表、中、里三个层次和经络的变化。在经络方面有六阳经、六阴经,在六阳经、六阴经方面,又有统阳的、统阴的经脉。练气功需要知道,在经络方面层次的变化,归为第四个层次的变化,在其它方面,比如皮、脉、筋、骨、肉这方面的变化,可归纳为气功的第二层次或第三层次。练功的目的是求无形中的第六个层次,生成第一个层次微观层次,由微观层次促进第二个层次即系统的层次。由于系统层次的变化促进整体层次的变化,在整体层次的变化中又发展了第四层次、第五与第六层次的变化。周而复始,循环无穷。

练功者功力的提高也是周而复始循环无穷的,循环越快,身体素质变化越快、越好。在调经络方面要注意有阴阳不协调的弊病。比如,先学调手太阴肺经,那么足太阳膀胱经和其它的经脉都要受到影响。周天功直接练任脉、督脉,它统着人体的六个阴经、六个阳经。统六阳经的是督脉,统六阴经的是任脉。中医针灸经络里讲督脉是诸阳之会,任脉是诸阴之会。它是从这两个经脉着手练功,然后带动了人体的六阳经和六阴经。由于经络的变化带动了人体的表、中、里内内外外的变化,从而使人体发生改变。

任、督、带、冲脉的发源点汇合一处。都是发源于根达尼处、雪山之处、金鼎之处。虽然它们不是一个脉别,但它们的发源点同起中极穴之后,即在肚脐以下三寸往内二寸处,这正是动意功讲的金鼎、雪山;美国哈佛大学根达尼研究所所讲的智能库,印度瑜珈功讲的根达里尼。总之,都是这个地方。这些是与中医相联系、相吻合的。练气功练到一定的层次,必须练中脉,这是人体的总督。练中脉是高级的层次,是人体最关键的地方。中脉就是中医讲的冲脉,是人体的元气、五脏的气机的总的发源地。练中脉,正是性、命双修。针灸讲冲脉沿行于脊椎的内侧,督脉行于脊椎的中心,任脉行于冲脉前侧。冲脉之为病,气机不通,形成了腹里气机病变,腹气不通,因为它总统人体的腹腔,阴阳经,奇经八脉,十二经。中医要懂得冲脉的重要性,因为针灸解决不了,药物用不上,非用无形的气机达不到。冲脉的上端连着祖窍,祖窍即上丹田。要想开发智能就必须意守祖窍。祖窍又是冲脉上端的尾部,冲脉下端是会阴之上,中极之后,也就是丹田的后部。练气功主张提肛、提会阴,因为只有这样,中脉、任脉、带脉的起端才能放松,只有在放松的情况下气机才灵活。不懂的同学,只知道提会阴,不提会阴跑气,真正的问题还是没弄清楚。

人体的物质能量聚蓄是呈房基形的,基础雄厚,功能才高。这是修命功的作用。房基形的物质还要进一步变成高级的物质。根据神是物质的反物质现象,因此性功是解决神气的问题。这神气的变化来源于物质的变化。假如,这物质基础差,能量少,出现的神光能量也低,只是冒一点神光。要想成功地修炼好性功,必须把命功的基础打好,使它们部发射出一种能量,而且这种能量又是反筑基形的能量,即下小上大,这是性、命双修的方法。只有这祥,我们的大脑的物质能量、神光才能达到足够的强度。所以,看病不要发气,用神光一扫就行了。神光怎么扫呢?一看胃部有个小黑点,当神光扫过时,它变白了。有的同学不理解,心想就是这么快呀?为汁么不强调发气呀?其实发气还来不及呢!不就是个光亮度的转化嘛,要使亮度转化必须性、命双修,必须得有根基。如果单修命功,根基不让往上散,只是身体强壮;单修性功,下部没有根基,用完了,能量上不来。所以,近几年有许多气功师发气,没有治几个病号就头痛了,身上没劲,这就是性、命根基没有打好。懂得了性命的根基是在中脉,为什么不直接练中脉?还练什么形呀、气呀,不要多管那些东西,而且正是长时间地练形、练气浪费了我们宝贵的时间。动意功提出直接地练光,直接地练中脉,不是更好嘛!中脉从什么地方过,到什么地方呢?中脉不走脊髓,也不走人的百会往下到会阴这条直线。这条直线是人体从形体上分的中线,真正的中脉起点不在这个地方,起于祖窍,即两眉之间鼻梁骨中间有个空,向上走,过泥丸宫不走百会,走百会就绕道了。也不要到玉枕,从玉枕的前三分之一处往下,沿咽喉的后侧直下,在脊椎的内侧,心脏的后侧。“七节之旁,必有小心”,这地方是关键,这是中医《内经》中的论点。但是《内经》也没有说出这为什么重要?在我研究气功以前,对“七节之旁,必有小心”,命门动气,我也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经过练功,才亲身感受到这是关键问题,正是中脉经过的地方。从心脏的后侧直下,在脊椎的内侧两寸左右,下到肚脐和命门拉一条直线后三分之一处,再往下走二寸半,这是中脉的起点,即是任脉、督脉、带脉血海的起源点。动意功非常强调练这个地方。

中脉很关键,懂得练中脉的方法很重要。练气功,先练总司令,练好以后,任、督、带脉都发动起来了。总司令健康了,指挥系统好了,物质基础强了,全身都解决了。

    2、二龙戏珠与练中脉

    中脉的起源点很重要,是物质能量集聚的地方。这起源点究竟在人体的哪一段?不知道。哪个穴位?不知道。再细查一下,哪个细胞呀?更不知道。不知道就糊里糊涂,找个大概。找个大概用什么方法呢?用创造性思维。练气功讲究创造性思维,这个名词也不是我给起的。古时候的气功书,各家的气功书,所有能出功夫的功法都是创造性的。不过,它们所用的词句由于历史的原因不一样,那时候创造是比喻性创造,在词句上是用比喻的方法。今天,时代发展了,文化进步了,在词句上也会有变化,可以有新的比喻,还有新的创造。创造,有多种多样。古时候有练青龙的,有练白虎的,有练朱雀的,有练玄武的,这不是创造嘛!人体既没有青龙,也没有白虎;没有玄武,也没有朱雀。人体就是细胞组成的。我们现在也要创造,创造什么呢?创造二龙戏珠。任脉、督脉、冲脉都起源于这个总点。这个总点在我们的意念上形成一个珍珠或亮珠,想想这个亮珠,就是高能量的集聚。任、督、带脉、血海、气海不就解决了嘛,能量不就解决了嘛。

气功讲究似守非守,有珠又无珠。如果这个珠子老在这个地方,不就意守死了吗?练气功不要意守元,要似有非有,似无非无。如果老有,我们就意守死了。如果没有,我们神就没有所摄、所归。为了创造得更优美,我们可以想成二龙戏珠。这边一条青龙,那边一条蓝龙,互相争夺中间的亮珠。这两龙的位置都在肾上。你的肾成了龙了,动起来了,激烈潘腾,穿云破雾,一开一合。这两个肾都动起来,能量集聚起来,这就叫命门动气。你想龙必然想珠子,这样意守就不死,就灵活:一开一合,一散一集,这不是形成了似有似无吗?这就是创造性思维。当你想出这珠子又明又亮,而且亮点很集中,这不是精气之聚嘛!道家练功讲采药、封炉,还不是个能量集聚。现在我们不用那个方法,采药、结丹,我们听着麻烦。我们直接把能量集聚到一点上,形成一个珠子,形成一个丹,不是更好获。把能量都会聚到任、督二脉这一交点,能量就聚起来了。聚起来了还不够。我们要掌握一个原则:能量的互相调动就是练气功。气功又讲究脱离能现象。这个珠子有了,这两条龙也动了,龙动的目的是能量的调动。能量的高度集中形成一个点,这个亮点就是宝珠。这个珠子的形成就是中脉的起源点。只有把这个能量调出来,才会发挥它的效能。调到祖窍才有透视的效能。怎祥调动呢?再想一条龙,龙头在鼻子上部祖窍部位。这个龙头的眼很特殊,这个龙头的眼睛要想到你的睛明穴,泥丸宫是龙头,龙尾一直延伸到腹腔中两肾中间,龙尾处是那个珠子。你要想着这个珠子沿着龙的肚子在上走,从龙嘴出来往外喷,一出来一吸,一吐一吸,这就打开上丹田了(掌声)。我们闭着眼睛就看着光了,天目穴就开了。这是开天目穴的方法,这是创造性的形象性思维。你要努力达到这个程度,使这珠子确实从下边上来,从祖窍;出气来;出采了,又进去。现代医学把泥丸宫叫作松果体。当松果体发生了变化,全大脑都发生了变化才行啊。光想一个珠子还不行,这只是练中脉的一个步骤,才是第一步。

著名气功师孔宪德先生建议,为了使初学者更容易体会和掌握好二龙戏珠的练法,在意想二龙戏珠之前,可以采用一些辅劲手段,作为铺垫。具体做法是:用手在命门(肚脐后面脊椎)之旁轻轻敲一敲,这样可把命门这扇门打开。再用两手叉腰,两大拇指按在两侧腰眼上,分别向左右两侧拨一拨,接着用意念在两肾之间画一横8 字,即∞ ,再在横8 字中画一条线,即∞,这样可以使两肾之气机交合和活跃起来。练功有一定基础者,以上要求全可在意念中完成。

    3、摘人参果与练中脉

    如果说练二龙戏珠是练中脉的第一步,那么“摘人参果”就是练中脉的第二步。要想把全大脑的细胞都活跃起来,还要把中脉进一步疏通。我们可以想象中脉这条线不是中脉,是自然界中的别的什么,例如,想象中脉是一棵树,又粗,又大,又高。树根就在珍珠的位置,树根是明亮的树根,有无数的根,树干、树枝联结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联结到所有的经络。树有根这一点很重要。

这棵大树生长在我们身体的任脉之后,督脉之前,也就是脊椎骨之前,冲脉这个部分,冲脉这个部分长出一棵大树。树冠上长满树叶和人参果。看树根是命功,看树叶和摘人参果是性功。详细的介绍请看静功部分。

佛家有大乘功法和小乘功法。唐僧取经就是为把大乘功法取回来。练气功练局部是小乘功法,不是大乘功法。练守神,练心,练指挥系统,当练成了,它能指挥全身,这就是大乘功法。懂得了大乘功法,直接地练,就用不了多少年了。
    在练中脉时,必然要出这样或那样的意识活动,或这样那样的幻景。出现什么幻景都是正常现象,不要去追求它。在练中脉过程中不要去想我们的具体脏腑,要把创造性的形象强加于五脏六腑。更重要约一点,是不要用气,不要意守气。因为中脉过的是心脏的后端。意守气容易使心气闭塞,如果你有练气的意识,你就别练中脉。如果你练中脉,你必然得练第五个层次、第六个层次,即亮的层次、神光的层次,最终达到练神还虚。

(三)气功医疗与人体层次

气功看病、治病,层次的问题很重要,不懂人体的层次,在治疗中摸不着头绪,无从下手,难于取得理想的效果。通常人生病是前三个层次发生病变,但是人生病的重点是后三个层次的病变。后三个层次看不见,仪器也往往查不出来。气功治病,正是利用后三个层次的能量冲击前三个层次的能量。我以为,气功治病的原理也就在这。这是什么道退呢?人生病首先是因为后三个层次的亮度、光度发生变化,然后人体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变。这和天气一样,天要下雨,必然有云的变化,不可能一点云也没有就下雨的。人有病,是内部五行中的能量集结,形成了人体的云。所以查病、治病应直接去解决后三个层次。正因为如此,动意功强调光,强调练气功不练气,不讲究练气,强调气功治病不发气。石家庄气功学校不讲气,气功治病不是发气。这就使人产生疑惑。但若理解了人体的六个层次并了解前三个层次的形成是由后三个层次得来的,这一疑惑就迎刃而解了。《内经》有句话很启发我,“气聚则成形”,也就是后三个层次在亮度方面、浓度方面高了,发生集聚现象,便会形成有形的层次,即微观、系统、整体方面的变化。从这点上来理解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好解了。中医讲究什么病都以气为主,我就根据这个理论,在治病中把它返回去,形成新的理论。这治病的新的理论就是“散则成风”。下面我把中医“三焦”的层次作为突破点,谈谈气功医疗与人体层次的关系。

    1、三焦病变与光亮度

    在中医书上,三焦是指上焦、中焦、下焦。

    上焦是作用于人体四肢和下焦的功能;下焦,是作用人体的上焦及四肢的功能。两者是相互对应补充的。上焦的作用在下。一般误认为心肺的作用单纯在上焦。而运用气功的观点和理论、则要看到上焦对下焦的影响和作用。同样,不能单纯地认为下焦的肝、肾、膀胱直接在下焦发挥其作用,还要看到下焦对上焦的作用。所以我们的思路一定要上下贯通,要看通透。懂得了上焦的作用是对下焦而言,下焦的作用,是对上焦而言,治病中就掌握了主动权。中医讲,“上有病,下取之;下有病,上取之”, 是有道理的。弄清了上、下焦的不同作用,还不能忽洛中焦,还要考虑中焦的作用。
    中焦能起到上下疏导作用。中医《内经》讲到脾脏时说“碑有隐患”。气功治病在这一点上尤其要注意。观察上焦部分,不光要观察上焦之气,脾胃之气,还要注意观察脾胃之气下降的情况,上焦之气下降情况,下焦之气上升的情况。上焦之气往下降,下焦之气往上升,中焦是个枢纽部分。凡下焦气不足者,不单造成腰肾虚亏、大小便失禁等,而旦造成上盛。上盛,症状是头晕、恶心、血压升高、上火等。遇到上述的情况,首先要考虑下部虚弱问题。此外,还要进一步考意上焦的气机为什么不下降。气功查病时应切记这一点。千万不能忘记中焦的变化。这类病例在中医门诊、气功门诊均属多见,有时出现满员、超员门诊势头。用气功观点分析,属中焦的正常的胃气下降不顺。如果中焦的胃气不下降,会直接影响人体的任脉。由于直接影响了任脉的气机。练周天功就练不通。这时,要体会一下胃气如何。胃气虚弱,又会直接累及督脉。肺气不太通调时,气功就练不成。任、督二脉,一上一下,应上的上,应下的下,上下就通达和畅了。

如果肺部不清亮,直接影响督脉,练了气功之后这个问题就好理解了。肺脉气往下降,是从何处往下降呢?是从背后的督脉,太阳经。小便不利,中医治疗用渲肺法,就象茶壶往外倒水一祥,本来壶里水是满的,怎么倒不出来呢?我们把壶盖打开一点,再一到,水就漏出来了。这是气去了,水就倒出来了,我们现在治疗小便不利,先是治疗肺气下降,就是这个道理。

肾病患者,用气功观察,往往发现内脏这一片的气是灰暗的。如果把上、下焦的气通达了,问题就解决了。从气功的角度认识三焦,对气功治病是很关键的问题。认识了三焦,把五行也就揭开了。例如麻黄、赤小豆等几味药物,是传统治肾炎效果比较好的。治肾炎多用清肺的药物,它的作用是清肺生津。所以用气功的方法给别人看病,切忌孤立看问题。第一是要看他三焦的气机是否均衡。如果气机均衡,再看他的气色、亮度是否上、中、下一致,假设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肾与膀胱,这三焦的亮度不匀,这儿亮一点,那儿暗一点,这地方尽管亮,也通不了,上、中、下不通达。这时,要用场性的观点把这里的场性加以调节、通达,然后再给别人看病,效果就好了。三焦亮度不稳,妄调节肺部等处,不能有暗区。
为什么有暗区?就是人体的场性不协调了。按中医讲,一是气不足,一是气虚。在中焦这个地方有暗区,是卫气虚。我们把这个暗区清除掉,这个地方的气,才能供应上焦的气。中医《内经》中讲,认为卫气属于下焦,而上升于胃部,到膻中为宗气,营气为中焦,上升到宗气。

气功认为,胃气属于下焦,肚脐以下;营气属于中焦,肚脐以上。在下焦也好,中焦也好,都要使它均衡,达到阴阳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人体的上下内外才能通达。从气功治疗角度说,如不从上、中、下三焦着手观察,就会有许多气化反应拿不准。不主张分上、中、下三个区域,也不主张分哪条经脉,因为只分上、中、下三条经络是不充分的,细分哪一条经络也解决不了。所以要打破经络常规,在上、中、下三焦,只谈亮度。除了亮度,把人体分为几个层次来讲,这也是很关键的问题。

    2、调节细胞的光亮度

    人体大体分为六个层次。现在谈的是三焦层次。在三焦中,无论哪一焦都包括六个层次,无论哪一个脏腑也都包括六个层次,甚至无论哪一个细胞也都包括六个层次。所以说分六个层次是无穷无尽的。这六个层次,不是指一个人分为皮肤、肌肉、骨骼等等,而是一个人每个层次中又都有六个层次。例如,表皮分表、中、里。在表皮的“表”中可分为六个层次,在表皮的“中”中也分六个层次,在表皮的“里”中还是可分六个层次。所以它是无限可分的。在气功看病过程中要掌握这个难点。从整体上来讲,表的层次是微观层次,微观层次内部是个系统层次,通过系统看脏器的本身,它又是整体的层次。人体所具有的微观、系统、整体这三个层次是有形的层次。在无形的层次里,形与场性之间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我目前的理解是:无形的形,相当于现在的经络部分,因为经络用我们的肉眼还看不见,用现代的汉器,也只查出几条经络。人体的经络是否就这二十几条呢?现在还没有定论。但是,无形的有形,应是一种层次。往下推移属于亮变,亮度往下推移,属于光度。练气功,应该直接练亮度和光度,把微观的、系统的、整体的、无形中的有形等等全都抛开不去管它。直接练亮度,练光度,我们的功力和功法也就前进得多了。心脏、肝脏、沛、胃等都可看成是一个个整体,也分成六个层次。在六个层次的最表层,是微观的,微观里层是系统,系统里层是整体。练动意功直接去观察细胞,锻炼细胞。在意识活动过程中,看细胞中心的亮度要看够,看透。肺病、肝病、心脏病,不管它什么病.都是细胞的亮度不够,这是它们的共性。不过这个细胞的层次,刚才我讲了,它是无穷无尽的。表层也分好多层次,你说表层没有细胞吗?有细胞。因为人是由一个个细胞大系统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不论人体那个点,那个脏器在微观上都有细饱。人体在微观上有病变,它的细胞亮度便不够。所以不管哪个脏器的细胞,用意识治病都要让它亮,而且都要让它亮足、亮透、亮够。这是我们看病的不质。有的病人低烧、低热,尽管是微观的层次,也要运用意识能量去照微观的细胞,要细胞清亮、光亮。血液病类,根据目前的医学观点,骨髓造血,用气功治疗血液病患者,要观察骨髓里的细胞亮度如何。如果骨头有病变,那么它最中间的细胞的亮度肯定差。所以,当我们去观察血液病、败血病、造血机能障碍等这些病变时,要聚精会神地去观察它的细胞,去想,想…… 。发现了骨头的细胞发黑,亮度差,就要运用意识能量让它的细胞增加光亮度,治疗血液病就有效。刚才我谈了这个问题,不管是什么病,不管它牵涉到哪个部位,哪个系统,在治疗中都要用意识使它清亮起来。这也是动意功的特点。

编创动意功是以细胞的理论为基础的。因为按照目前的水平,人体层次中,细胞是最密集、最小的层次。大自然浩瀚无边,无穷无尽,包罗万象。任何植物,任何动物,包括矿物质,都不是完全的实体,其内部都有空隙存在。例如,这个瓶子粗看是个实体,它真正是个实体吗?不是,我们把瓶体切开,它中间也有空隙的地方。一张最薄的纸,粗看它是个实体,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它中间也有空白区。一块铁,一件钢材,看起来是个实体,用现代仪器检查,中间也有空隙。所以说在宇宙之中的万物都不可能是纯粹的实体。人体也是这样。人是大自然之中的一分子,可以说是一个实体;但是用解剖的方法把人体分解,人体不是一个实体。人体中有胸腔、腹腔、盆腔。脏腑与脏腑之间有个空间。进而继续研究,肝脏看起来是个实体,但是把肝脏解剖之后,发现肝脏内部有许多空道。把细胞拿出来分解,它内部也有空隙。气功治病掌握这一点十分重要。动意功强调场性效应。照心脏,让心脏细胞清亮;照血管,让血管细胞清亮。这样直接发动细胞做一开一合的运动,治病不是走了捷径吗?动意功不讲经络、关窍,而是讲开发细胞运动,讲光亮度。要抓住这个特点。以肾炎为例,肾也由细胞组成,肾炎是肾脏细胞中间发生了病变。中医说,“金能生水”。我搞了廿多年中医,对此不理解。通过气功的修炼,才吃透这个问题,解开这个谜。为什么治肾要理肺?因为利肺生津。从五行上说,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因此理肺可治肾。多年未,我从气功门诊临床中观察了肺与肾的基本联系,是通过太阳经沟通的,肺气下降,是通过督脉到肾脏的。有的人问:癌症、瘤是怎么回事?我认为这是细胞的增生和质量的变化。因为每个细胞都有着无穷无尽的层次,所以它也是无穷无尽的生长、裂变。瘤子可以长得很大,报纸上曾有一个瘤子长到几十斤重的报道。那是细胞的增生,增生再增生,最后形成一个瘤。在治疗中,不让它增生,要它缩小,要在细胞上狠下功夫。我不说病变是黑气,也不说气不正。气是从哪里来的呢?气是细胞的反物质能量。手心能够发出气吗?发不出。拉气的时候,手心里的细胞就在运动。细胞不运动,不能发出气。我们丢考阅题,大脑细胞不运动,能想出来吗?想不出。所以认为人体的一些变化,归根结底,都是细胞的升降开合的变化。理解了这一点,还要看到每一个细胞的反物质现象。这个细胞有亮度,说明它有能量,那个细胞有亮度,也有能量。所以细胞的能量集合在一起,才算是个整体,才能够发挥整体效应。眼睛气血充足时,看着有神,人体气血不足时,眼睛就显得没神。神是反向物质的现象。处处都有神,处处也没神。心脏的反物质现象是神,肺的反物质现象是魄,肝脏是魂,肾脏是志。怎么又说处处也没神呢?因为很多现象肉眼看不见。抓住了人体这一点奥妙,治病的办法就有了。

我在讲课时做实验。让大家坐好,放松,抬手。手尖内部有很多细胞,细胞中间的能量必然要辐射出来。我动意念想着大家手心辐射的能量,拿出一点,放在这,再拿一点,放在那儿,让大家体会看有何感觉。听众反映手尖有抓的感觉。这就是通过物质的反物质现象解决问题。

气功治病,也要经历新的尝试、新的临床实习阶段。你说我要研究透了然后才看病,我说世界上最好的医学博士,也非万能,所有的病他都能治吗?今天,我们就研究每个脏器里的细胞,就想着这个细胞要正常,它就正常了。现在出现了脊髓综合症,四肢无力,不能走路,用气功观察,发现是他的脊椎两侧的细胞不清亮引起的。这涉及到人体六个层次、三焦的层次、细胞的无限性问题。当然,除了无限的增生和无限的缩小,必然有其他方面,如循环方面的问题,今后再研究它。不论无限的增生还是无限的缩小,都存在着供给问题,存在着细胞的变化。所以我们在细胞学上下功夫是很重要的。动意功锻炼的基础是细胞刘变化。关于细胞的奥秘,我尚未完全换清,还需不断探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