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 2005年,李敖到访复旦大学。演讲间隙,有老师向李敖提问道:'您说自己的白话文500年来中国第三,还说您比鲁迅高明,您凭什么这样说?'李敖非常幽默,假装道:'对我不利的问题,我是听不到的,我的耳朵有点背!'李敖继而解释道:'鲁迅有他历史上的功绩,他的功绩我们并没有否定,但是现在,如果我们还抱着鲁迅不放,就说明我们太落伍了!'李敖随即引用诗词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李敖!'体现了他一如既往的幽默和'狷狂'。 青年时的李敖 李敖是华语文坛的一个奇才。从26岁发表《老年人与棒子》开始,在50多年文学生涯里先后出版了100多本著作,合计有3000多万字。他的高产在世界文坛上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李敖学富五车 2004年,李敖出版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随后传言此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由于瑞典文学院不公开提名诺奖名单,因此《北京法源寺》有没有提名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但最起码说明,李敖在长篇小说的创作领域获得新突破,在华语文学界,《北京法源寺》曾一度洛阳纸贵! 北京法源寺 2005年,北京燕山出版社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由30多位著名学者和文学批评家组成委员会,通过专家和读者共同评分的形式,评选出20世纪华语文学界具有影响的60位作家,其中鲁迅第一,张爱玲第二,沈从文第三,前三名的专家评分都是100,读者评分也在95分以上;大部分入选作家的评分都在50——70分之间,包括来自台港澳两岸三地的知名作家。其中来自台湾的有4名作家,分别是余光中、白先勇、三毛和徐訏。余光中的综合评分为75.5,白先勇的评分为74.5分,三毛的评分为53.5分,徐訏的评分为44分!非常遗憾的是,在大陆具有很高知名度的作家李敖竟然没有入选! 华语文学60家评选结果,没有李敖 李敖多次夸大自己的文学成就:'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巴上骂我吹牛的人,心里早就立好了我的牌位。'不仅在白话文领域,李敖还自称是一位文物鉴定专家:'自张大千之后,500年来文物鉴定第一人!'李敖非常有才华,在文史领域有独到之处,但成就不是靠'自吹'得来的!以鲁迅为例,随着时代的发展,他的地位越来越高:作家的作品、人品以及读者的口碑非常重要,并非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李敖在复旦演讲 在谈到李敖的文学成就时,评论家谢有顺有一个精彩论述,以《北京法源寺》为例,有两点非常遗憾:第一,缺乏文学所具有的暧昧性。史论和思想可以要求尖锐,但文学需要暧昧不明。李敖把许多事情都想得太清楚,表面上直抒胸臆,对文学恰恰是一种破坏;第二,缺乏文学应有的拙。李敖精于是非判断,攻其一点不遗余力,未免显得太聪明。好的文学应该有拙的气质,特别是散文,应该让读者觉得作者的精神和情感流露的缓慢、沉着、放松!但李敖不这样看待,他认为'好的文章基本问题是两个:一,你要表达什么?二,你表达地好不好?两个问题是合二一的,决不能分开。'但谢有顺认为,李敖非常喜欢直接明了的话语路径,但落实到文学层面,则绝对不会这么简单:因为'许多时候,笨而不拙,才是文学的大气。' 青年评论家谢有顺 李敖没有入选'华语文学60强',并不表明他不是一位出色'作家'。李敖有他的长处:善于把历史与现实进行结合,得出自己的结论。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一位出色的历史学家、批评家、杂文家、学者,是近百年来继承了鲁迅先生风骨的,能达到李敖这个高度的作家凤毛麟角!但他不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因此,没有入选'华语文学60强'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