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春节习俗里,正月初七又叫“人日”,据说这一天是全人类的生日,当然,这是中国人的一个说法。因为传说女娲造人和上帝创世一样,也是用了7天。前6天分别造了鸡、狗、羊、猪、牛、马,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称的“六畜”。到了第7天才造的人,据说是因为人比较尊贵,所以后生。 那么在如此重要的“人日”,民间都有哪些有趣的风俗呢?小编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吃七宝羹 也就是以7种果蔬为食材做成羹汤食用,各地选用的果蔬不一样,没有指定是哪七种。因为春节谁家都是大鱼大肉,所以初七这天换换口味,多吃些蔬菜水果,减轻一下肠胃的负担。 据说初七这天吃七宝羹,有驱邪气、强身体的作用,当然更多的还是讨个吉利。 拉魂面 吃面不是新鲜事,但为什么要叫“拉魂面”呢?这里边有讲究。 过年都这些天了,大家沉浸在欢乐氛围中,心也野了,现在假日临近尾声,各人都要出门谋生,农民要准备春耕事宜,而孩子们也要上学了。 所以,在初七这天一家老小吃个“拉魂面”,让大家都把魂拉回来,把心收一收。 吃的这个面按传统来说是越长越好,最好是一根不断,因为面长就意味着时光绵长,有“长寿”之意。 人胜、花胜 这里的“胜”,是指古人戴在头上的一种首饰。所谓“人胜”,就是用彩纸、金箔等剪成的人形,一般是戴在鬓边,或者是别在屏风上面,作为“人日”的纪念。 花胜和人胜差不多,是剪成花形,亲朋之间相互赠送,互祝人日快乐,也是对美好生命的一种祝福。 登高赋诗 如唐代著名诗人高适曾经给杜甫写了首诗,就叫《人日寄杜二拾遗》, 头两句说“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还说“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满怀惆怅之情。 人日登高赋诗是古代在文人墨客中间流行的一种习俗,今天已经不流行了——大冷天的,跑山上去干啥呀? 初七这天,老百姓正常是要待在家里的,比较禁忌再四处走动,其实道理跟七宝羹、拉魂面是一样的,就是大家欢聚这么多天了,即将各奔前程,正常情况初八都要上班了——当然今年情况比较特殊,可能更晚一些——所以初七待在家里不出门,吃七宝羹配上拉魂面,都是一个意思: 有聚就有散,有浓烈就有平淡,大伙儿收收心,好好安排一年的生计,祝愿新的一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至少在老人们看来,这样才是正月初七最吉利的过法。大年初七,您的家乡有哪些有趣的习俗,欢迎分享! |
|
来自: 我心毅然aqcbp8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