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宰相是一种什么官职?它的具体官称有哪些变化?

 人之意 2020-01-31

宰相,是我国古代辅佐君主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它不同于夏商的巫史和西周,春秋的世卿。它的前身是君主的家务总管——宰或太宰(也称冢宰)。春秋以前,辅佐君主处理政务的是巫史、卿士(诸侯国称卿)。巫史、卿士都是世袭贵族,君主不能随意撤换。他们掌握着军政实权,在政治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春秋初期,一些有作为帝王君主,为了使国家富强起来,抑制和打击世袭贵族,起用出身低微没有背景的家臣头目管理国事,这就是最早的宰相。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宰相的称号不一,有相、令尹、大尹、太宰、相邦、相国、丞相等不同得称呼。如春秋齐国的管仲、晏婴称相,楚国的孙叔敖称令尹,宋国称大尹,吴国的称太宰。战国时期,赵国的公连仲、肥义称相国,秦国的张仪称相邦,甘茂右丞相,吕不韦先为丞相,后尊为相国,当然,有的诸侯国仍用国君的近族担任相、丞相或令尹,但不能世袭,君主可随时撤换他们,甚至可加以惩处,与以前的世卿是有区别的。

宰相的称谓是战国后期才正式出现的,是同一类官职(相,相邦、令尹等)的通称,最初见于《韩非子》等书。  《韩非子·显学》: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吕氏春秋·制乐》中记载:

“宰相,所与治国家也。”

秦汉时期的宰相官职建立的锥形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定丞相为宰相的正式官称,有时分左,右,以右为上。如由宦官担任,则称中丞相,在秦朝先后任丞相的,有王绾、冯去疾、李斯、赵高等。

汉初延用秦制,以丞相或左右丞相为宰相之职,如称相国,则地位稍高。汉武帝以前,担任丞相的都是有侯爵的功臣,如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张苍、申屠嘉、周亚夫等。汉武帝时,外戚权势日重,逐渐形成以尚书机构为中心的内朝,外戚多以高级侍卫武官大将军、骠骑将军等加领尚书事衔,掌握朝政实权。领尚书事,成为新的宰相官称。

汉武帝死后,昭帝年幼即位,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以车骑将军,上官桀以左将军,共领尚书事,受遗诏辅佐少主。其后,张安世以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霍山以奉车都尉领尚书事,史高以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萧望之以前将军、光禄勋领尚书事,皆为宰相之职。汉元帝时期,用宦官弘恭、石显任中书令(即尚书令),专断朝政,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西汉末,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徒有虚名,实权都在尚书台。行使宰相职权的,或以高官录尚节事,或尚书令。宦官掌权时,也都能接受尚书奏事。明帝寸,赵憙为太傅,牟融为太尉,并录尚节事。殇帝时,以张禹为太傅,徐防为太尉,参录尚书事。顺帝时,李固为太尉,录尚书事。顺帝死后,梁太后临朝,梁商以大将军参录尚书事,理朝政达二十年。当时担任尚书令的有左雄、黄琼、陈蕃等。

魏晋以后,尚书台发展为尚书省,由文书机关变为中央最高行政执行机关。录尚书事、尚书令仍为宰相之职。但为起草、批答、传达文书,又建立了中节省,中书省的长官中书监、中书令成为新的宰相职称。南北朝时期,皇帝又用亲近侍从参与政事的审议,谋划和决策,因此,门下省的长官侍中也往往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东汉末年,在董卓和曹操专擅朝政时期,又恢复相国、丞相的官职,但大都为权臣自命,或者是皇帝被迫任命的,常常成为权臣篡位前的过渡,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宰相。当然也有少数仍为宰相的职位,如蜀汉的诸葛亮。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宰相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比较著名的宰相还有:蒋琬(蜀大将军录尚书事)、裴秀(西晋尚书令)、张华(西晋中书令),庾亮(东晋中书令)、谢石(东晋尚书令),王献之(东晋中书令),王猛(前秦尚书令),魏收(北魏中书令)、宇文泰(西魏尚书令)等。

隋唐以后,宰相的官称越来越复杂。

就正常制度而言,三省长官,即中书令、侍中、尚节令都是宰相,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第一,三省的机构和长官名称有多次变化。

中书省,隋朝改为内史省、内书省,长官为内史令,内书令。唐朝龙朔元年,改中书省为西台,中书令为右相。光宅元年,改中书省为凤阁,中书令为内史。开元元年,又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天宝元年为右相。门下省长官,隋时改侍中为纳言,又改为侍内。唐朝龙朔二年,改门下省为东台,侍中为左相,光宅元年为纳言。垂拱元年,改门下省为鸾台。开元元年又改为黄门省,侍中为监,天宝元年为左相。龙朔二年改尚书省为中台,并废尚书令,改左右仆射为左右匡政。光宅元年,改尚书省为文昌台,又改为文昌都省,改左右仆射为文昌左右相。垂拱元年,改尚书省为都台,长安三年又改尚书省为中台。开元元年,再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

第二,为了防止宰相权重难,三省长官很少正式任命。

唐代以中节令为宰相的只有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裴炎、张说等几个人,被任命为侍小的为数更少。当时绝大多数的宰相,世三省长官以外的其他官职加上“参预机事”,“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节门下三品”等称号而行使宰相职权的。如隋朝高熲、杨素以尚书左仆射执掌朝政,柳述以兵部尚节参掌机事,裴矩以黄门侍郎参预朝政,虞世基以内史诗郎参掌朝政;唐代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李靖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绩以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

高宗以后,为宰相者,除中书令外,都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否则,虽侍中、左右仆射也不能为宰相。狄仁杰以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张九龄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裴耀卿以黄门侍郎平章事,李林甫以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实际上都是真正的宰相。

宋朝时期的宰相的官称变化

宋代初期,中书令、侍中、尚书令虽皆设置,但都不预闻朝政,而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式的宰相官称,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宋神宗以后又几次改名,称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太宰兼门下侍郎、少宰兼中书侍郎、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左丞相、右丞相等。

吕蒙正、寇准、王钦若、范仲淹、曾公亮、文彦博、王安石等,都先后担任过平章政事或参知政事。吕公著、苏颂、蔡京都做过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司马光做过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张邦昌任太宰兼门下侍郎,吕颐浩、李纲、秦桧、史弥远任右相,贾似道、文天祥任右丞相,陆秀夫任左丞相,都是宰相的职位。哲宗时,置“平章军国重李”,或称“同平章军国事”,专以授予德高望重的者臣,位在宰相之上。

唐末以来,还有一种所谓使相,就是以宰相官衔(同平章事)加给节度使,作为一种荣典。宋代相沿,亲王、留守、节度使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都叫做使相,实际上并不参预政事,与宰相是有区别的。王安石罢相后,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就是使相一类的虚衔。

把宰相作为具体的机构和官职名称的,只有元朝。

辽时北面官有北宰相府和南宰相府,设左宰相、右宰相,总知军国事,知国事等职,分别由皇族的舅族世选,但也有例外。南面官仍沿隋唐旧制,设置三省,以中书今、侍中、尚书令等为长官。中书省初名政事省,长官为政事令。先后担任北宰相府宰相的,有肖思温、萧孝穆,萧惠等。韩延徽先任政事令,后任南宰相府宰相。耶律隆运(韩德让)曾任政事令,后拜大丞相。

金代只置尚书省,以尚书令、左丞相、右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为副相。崔立曾任尚书令,完颜希尹任尚书左丞相,韩企先任尚书右丞相,完颜守贞任平章政事。

元朝只置中书省,以中书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为副相。耶律楚材为蒙古国宰相,官至中书令,元朝立国规模多由他奠定。此后,任宰相的有史天泽、伯颇、阿合马、王文统等。

明清对于宰相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明朝洪武十三年,撤销中书省及左右丞相,平章政事等官职,废除秦汉以来的宰相,由皇帝直接处理一切政务,只从翰林院等文翰机关选调官员加殿阁大学土衔,辅助皇帝阅看奏章,处理文节,以及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谕等,并且作为皇帝的顾问,但“不得平章国事”。英宗以后,内阁大学士权势渐重,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首席大学士习惯上称为“首辅”或“首揆”。

嘉靖、隆庆和万历初期,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次辅不敢与之比较。英宗初年,杨土奇任华盖殿大学士,杨荣任文渊阁大学士,杨溥任武英殿大学士共同辅政,并称“三杨”。嘉靖年间,夏言,严嵩、徐阶先后以首辅执政。隆庆至万历初年,张居正为首辅,主持国政十年,针对当时弊政,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

清朝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内阁大学士的职权逐渐被军机大臣所替代,不过,军机大臣之资望特重者,仍授予大学士,做为荣典。有不少大臣以内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如尹继善、刘统勋,庆桂、舒赫德,梁国治、那彦成、长龄等。军机大臣也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总结:宰相,作为一种制度,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一起产生的。是古代帝王之下的最高官职。秦始皇为巩固统治,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设置丞相,明朝废丞相、设六部,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唐朝是用增加丞相的方式来削弱每个丞相的权力,  到明清废除宰相制其最终目的就是——加强皇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