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李兵背诗词 | 第423-424首·雍陶、李忱七言绝句二首

 三友墨斋 2020-01-31

题君山

唐代:雍陶(yōngtáo)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释

君山:又叫湘山、洞庭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古代神话传说,这山是舜妃湘君姐妹居住和游玩的地方,所以叫君山。

影:指君山投到湖面的倒影。

碧色:淡颜色。翠色,深颜色。

水仙:水中女神,即湘君姐妹。

一螺青黛(dài):一说是古代一种制成螺形的黛墨,作绘画用,女子也用来画眉;一说是指女人发髻,这里用发髻。镜,用洞庭湖的湖面比作镜子。

简评

雍陶这一首,全从水中的倒影来描绘,来生发联想,显得极为轻灵秀润。起笔两句,不仅湖光山色倒影逼真,而且笔势凝敛,重彩描画出君山涵映水中的深翠的倒影。继之诗情转向虚幻,将神话传说附会于君山倒影之中,以意取胜,写得活脱轻盈。这种“镜花水月”、互相映衬的笔法,构成了这首小诗新巧清丽的格调,从而使君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瀑布联句

唐代:香严闲禅师  李忱(chén)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释

出处:瀑布由山岩高处发源,出处自然极高。

作波涛:谓掀起波涛。此处当有一个渐进过程:瀑布注成溪流,溪流汇成江河,江河入海,掀起波涛。

简评

唐宣宗曾经遁迹山林为僧。有一次与香严闲禅师同行。禅师说他吟诵瀑布得到一联诗,但后面的接不上了。宣宗愿意续成。于是禅师说出前两句,宣宗续出后两句,合成了一首气势磅礴、富于激情的千古名诗。禅师作前两句,有暗射宣宗当时处境用意;宣宗续后两句,则寄寓不甘落寞、思有作为的情怀。这样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描绘了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瀑布的艺术形象,富有激情,读来使人激奋,受到鼓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