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装

 昵称65816158 2020-01-31

2018-01-08 08:53

春秋与战国是东周时期的主要内容。历史上通常将周平王东迁洛阳,公元前771年至公元前476年之间的时期称为“春秋”时代,将公元前475年各诸侯国连年发生战争至秦始皇统一中国之间的时期称为“战国”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我国服装变革的第一个浪潮。东周时期由于铁工具的普遍使用,原本依靠周王朝封地维持经济状况的小国,纷纷开荒拓地,发展粮食和桑、麻生产,国力骤然强盛,逐渐摆脱了对周王朝的依赖。随着周王朝衰微,以周天子为中心的“礼治”制度渐渐走向崩溃。奴隶社会政治体制亦随之解体,社会传统观念也随之改变,这些都在服装的装扮上有所反映。主要表现在深衣、胡服的流行,服装色彩观念改变,以稳重华贵的紫色象征权贵和富贵,取代先前的朱色为正色的传统。另外,随着服装工艺技术的长足进步,服装纺织原料、染料和纺织品的流通领域不断扩大,人们普遍采用丝织品代替从前的麻布服装。

一、深衣

深衣也称绕襟袍,是上衣和下裳相连的曲裾袍服。所谓曲裾是左衣襟加长,向右掩,绕一圈后用腰带系扎。由于着衣者从上往下看衣身较长,故叫深衣。深衣的前门襟的外边沿形成折线状,止口处用彩色的布料制成边缘,收袖口、交叉领,衣长垂及踝部,其特点是身体深藏不露,显得雍容典雅。

深衣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五经正义》种对深衣有此描述:“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深衣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极深的含意,而“深意”的谐音即“深衣”。上衣下裳合并成为整体的长衣,以示尊祖承古。早期深衣是将上衣下裳分开,然后在腰部缝合成为一体,下裳以十二幅裁片缝合,以应一年中的十二个月,这是敬天意识的反映,同时采用圆袖方领以示规矩,意为行事要合乎准则。

曲裾深衣的出现与东周时期汉族人没有发明合裆裤有关,曲裾下摆有了这样几重保护就显得非常安全。曲裾深衣在先秦时期至秦汉时代非常流行。开始时男女均穿,后来男子穿曲裾深衣减少,渐渐发展成女子的特定衣装。

深衣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服饰。早期深衣,右衽(衣襟右掩)、交领,上衣下裙,不分等级,男女、文武、贵贱皆可穿用。深衣多以白色麻布制作,斋祭时用黑色,也有用暗花面料制成的,边缘通常镶以彩帛。深衣腰束丝带是受游牧民族的影响,后来用革带配带钩。深衣用途极广,是朝祭之外的官吏吉服,也是庶人唯一的吉服。深衣对后代的服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今天的连衣裙就是古代深衣制的发展形式。古书说深衣是“续衽钩边”,其中“衽”就是衣襟,“续衽”是指将衣襟接长,“钩边”是形容衣襟的样式。在长沙楚墓出土的帛画和湖北云梦县出土的彩色男女木俑服饰上可以看到深衣服制。

二、中单

中单又称“中衣”,古注“禅衣”,是衬于冕服等礼服内的单衣,也叫中间层服装,多由麻、素纱制成。《礼仪志》记载:“卿以下祭服,里有中衣,即今之中单也。”汉代刘熙《释名·释衣服》说:“中衣,言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中单,其腰无缝,上下通裁,其形如深衣。

三、襦、裙、袴

襦是短衣、短袄的总称,一般长不过膝,“袍式之短者为襦”。襦可分为单襦和复襦,单襦类似衫,复襦则近似袄,区别在于是否夹里、复襦内填充丝絮等物质。如果襦的用料很粗糙,则称为“褐衣”。褐衣多指劳动者的服装。《诗经·国风·豳(bīn)风》里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苏辙《蚕麦》说:“不忧无饼饵,已幸有襦裙。”襦裙由短衣、长裙组成,襦的早期为大襟交领。

裙是最古老的服装之一。人类祖先用兽皮、树皮、树叶制成最早的裙子雏形。东汉末年刘熙《释名·释衣服》上说“裙,群也”,裙是古人把许多小片树叶和兽皮连接起来形成的服装。据史料载,早在商代男性就开始穿裙子,而女性直到汉朝以后才形成穿裙子的习惯。

袴是古代对裤子的称谓。袴的发音和含义与“绔”、“裤”相同。袴在商周时期出现,属于汉服系统的传统服饰之一。袴与今天的裤子稍有不同,就是裆部不缝合,属于套裤。《说文解字》说:“袴、跨也,两股各跨别也。”这说明古代的裤子没有裆,只有两个裤筒,套在腿上,上端有绳带以系在腰间。周武王以布为之,名曰“褶”。敬王以缯为之,名曰“袴”,绔裆不缝合,庶人衣服也。褶袴后来成为专门的骑兵服和武士服。

四、胡服

胡服是古代汉人对西域和北方各族所穿的服装的总称,后泛指汉服以外的外族服装。胡服与当时中原地区宽大博带式的汉族服装有较大差异,胡服特点是短衣、长裤、革靴或裹腿,衣身紧窄,活动便利。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以为改革者,提倡把胡服用于军装,后来胡服传入汉族民间成为一种普遍的装束。

赵武灵王是一位军事家,又是一位社会改革家。他看到赵国军队的武器虽然比胡人优良,但大多数是步兵与兵车混合编制的队伍,官兵身穿长袍,甲装笨重,结扎烦琐,而胡人的着装与骑兵却很简捷、干练,于是想学用胡服,练学骑射。《史记·赵世家》记,赵武灵王与臣商议:“今吾讲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奈何?”肥义说:“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于是下令:“世有顺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后仍有反对者,王斥之:“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可循?”于是坚持“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果然汉军队穿用胡服练习骑射不久就使赵国强大了起来。

在成都出土的《采桑渔猎宴乐水陆攻战纹壶》上,可以看到以简约笔法勾画出的中原武士短衣紧裤披挂利落的具体形象。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成为中国军队最早的正规军装。

五、舄、屦

商周时期,男女穿的鞋子样式相同,从色彩分有赤舄、白舄、黑舄等多种。君王的舄分为三等,赤舄为上,黑舄次之,白舄再次。王后的舄以玄舄为上,青舄、赤舄次之。屦是单层底的鞋,用麻、葛制成,夏季使用。周朝,舄贵而屦贱。周朝政府设“屦人”一职,专门管理君王和王后的鞋子。

六、服装饰品

首饰和佩饰是服装中最具光彩的组成部分,从服装发展历史看,人类使用首饰和佩饰比服装渊源更早,人类裸态时代就已经懂得文身、画身、佩戴原始的项链等。周朝继承了夏、商朝的传统,服装配饰的加工技巧也发展到了更加精美的程度。特别是春秋战国时代,各种与服装配套的饰品非常讲究,有材质高贵、形式华美的首饰和金玉件等佩饰。这些饰品除实用美化的目的外,都已渗透着特定的精神内涵,带有更多的礼教表征和社会等级的内容。

在商周服装饰品中,以玉制品最为突出。不仅君王本人常常一身华服而佩玉,而且臣、卿也是穿珠履,腰佩金玉。周代贵族以玉衡量人的品德,所谓“君子比德于玉”,玉就成为奴隶主贵族道德人格的象征。儒家说玉有7种品德,都是不可缺少的,于是有“君子无故玉不去”的说法。因此影响到社会各层面,贵族不论男女服装上都有佩戴几件美丽雕玉。《礼记·玉藻》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人问子贡,人们为何重玉而轻石,是否玉少而石多?子贡去问孔子,孔子答道:“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温润而泽,仁也。”服装玉佩包括人纹佩、龙纹佩、鸟纹佩、兽纹佩等,战国时期的玉佩比商周时期细腻精美,逐渐演变为佩璜和系璧。夏商周时期的服装饰品主要是有佩玉、佩璜、腰饰带钩、耳饰、颈饰、臂饰、指环等,其中周朝的腰饰带钩较为有特色。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古又称“犀比”。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带钩起源于西周,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带钩是身份的象征,带钩所用的材质、制作的精细程度、造型纹饰以及大小都是判断带钩价值的标准。周朝的带钩造型有多种,例如:有体像蟑螂之腹,钩短,做龙首或鸟首形;有体作圆形、细长颈、短钩、下有圆柱;还有琵琶形等。商朝妇女头上有发簪,同时期佩饰玉大量出现,表现出独特的衣饰体系。西周晚期至战国是玉器发展史中的繁荣时期,玉佩品种繁多,除单件的佩饰以外,还盛行多种块玉联成的佩饰,俗称“组玉佩”。夏商周时期,佩玉的意义与作用不仅仅是佩戴美观,而且将玉赋予君子的象征,使之崇高化、人格化、道德化。

七、军戎服装

商周时期的军队已用铜盔和革甲等作为防身的装备来武装指挥官和执行攻坚战术的部队。目前考古发现的商代铜盔、周代青铜盔和青铜胸甲。在周代已经有“司甲”的官员,掌管甲衣的生产与调配,由“函人”来监管制造。甲衣分为犀甲、兕甲、合甲3种,犀甲用犀革制造,将犀革分割成长方块横排,以带绦穿连,分别串接成与胸、背、肩部宽度相适应的甲片单元,每一个单元称为“一属”。然后将甲片单元一属接一属地排叠,以带绦穿连成甲衣。兕(野牛)甲比犀甲坚固,切块比犀甲大。合甲是连皮带肉的厚革,特别坚固,割切更困难,故切块又比兕甲更大。《考工记》中说“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盔帽最先以皮革缝制。青铜冶炼技术兴起以后,出现了铜盔和由铜片串接或铜环扣接的铜盔甲。用铜片串接的叫片甲,用铜环扣锁的叫锁甲。甲衣也可以加漆,用黑漆或红漆以及其他颜色。在甲里再垫一层丝锦的称为练甲,穿甲的战士称甲士。甲衣外面还可再披裹各种颜色的外衣,称为衷甲。由各种鲜明的颜色的衣甲和旗帜,组成威严的军阵。色彩不但可以助振军威,激励斗志,而且也便于识别兵种及官兵的身份,有利于军事指挥。此外,商周时期的铜盔顶端往往留有插羽毛的孔管,因鹖鸟凶猛好斗、至死不怯,所以要插戴鹖鸟的羽毛来象征勇猛。

八、服装材料及纹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传说黄帝时代,就已发明了养蚕、缫丝、织帛的技术。商、周时期是中国染织工艺取得大发展的时期,出现于新石器晚期的麻、葛、丝、毛等各种原料的纺织技术都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特别是丝绸织造技术处于古代世界的领先地位,奠定了中国“丝国地位”,对古代世界的人类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距今约5500年的河南郑州青台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最早的丝帛遗物。从距今5000年左右的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所出土的丝织品残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缫丝、合股、加捻等丝织技术已具有相当水平。

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晚期遗址中曾发现过一个被人工半切割过的蚕茧,之后又在另一新石器遗址发现一块染成了朱红色的麻布,从中可知夏代就已经开始用丝绸做衣料了。商代已发现有回纹绮、雷纹绮花纹的纺织品,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织花丝绸文物标本。到了西周时期已用织锦和刺绣等比较高级的服装材料了。从出土的织锦残片看,经线、纬线都已相当细密,并由多种色彩显现花纹。沈从文在《古代人的穿衣打扮》一文说:“由商到周、春秋、战国······商代人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术的进展,丝、麻已占特别重要地位,奴隶主和贵族平时常穿彩色丝绸衣服,还加上了种种织绣花纹,用个宽的花带子束腰。奴隶和平民则穿本色布衣或粗毛布衣。贵族男子头上已常戴帽子,是平顶筒子式,用丝绸做成,流行到春秋战国而不废。”总之,商周时期高级的服装用料,如丝帛、绢、缣、绮、锦、绣和精细的麻织物等大多由奴隶主、贵族所专用。春秋时代各诸侯间有相互馈赠丝织品的习俗。当时最多不过十几匹,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用做礼品的丝织物有时竟达“锦绣千纯(《战国策》)”,即5000匹之多。丝织品产量的激增,与桑蚕生产规模的空前扩大以及种桑、育蚕、缫丝、织造技术的革新有关。

商、周时期我国染织工艺的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丝绸的织和绣花纹样方面。但服装面料图案因受施纹工艺的限制,大多呈现几何形状。在各种几何形纹饰中,菱形纹占主导地位。这些菱形纹变化多端,或曲折,或相套,或交错,或呈环形,或与三角形纹、六角形纹、S形纹、Z形纹、十字形纹、工字形、八字形纹、圆圈形纹、弓形纹等几种纹样交错相配,形成诡如迷宫、精妙绝伦的艺术效果。图案题材有动物纹、人物纹、花卉纹样等,图案色彩多有红棕色、黄色、绿色、土黄色、黑色、灰色等,既艳丽缤纷又和谐统一,显示出制作者们很高的色彩修养。

现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织花丝绸文物标本是附在商代青铜钺上的回纹绮残痕和青玉戈上的雷纹残痕。有“丝绸宝库”之称的湖北江陵马山1号墓共出土了几乎包括前秦时期全部丝织品种的30多件实物标本。这批丝绸制品遗物,保存得非常完整,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灿烂缤纷的文采,充分展现了中国丝绸织绣工艺在先秦时期所达到的高超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