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我国“蓝色农业”的第二次飞跃

 蓝林观海 2020-01-31
本文在总结我国“蓝色农业”的发展进程、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我国“蓝色农业”第一次飞跃基本特点是实现了野生型种类养殖产业化。尽管,近年来我国淡水鱼类养殖和海水鱼虾贝藻养殖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良种培育、病害防治和养殖环境调控等理论与技术方面缺乏实质性突破。我国“蓝色农业”第二次飞跃的目标是:实现养殖生物良种化、养殖技术生态工程化、养殖产品高质化和养殖环境洁净化,最终实现水产增养殖业持续、高效、健康发展。
关键词

“蓝色农业”  第二次飞跃

正    文

“蓝色农业”及其第一次飞跃

“蓝色农业”是指在水体中(包括内陆水域和海洋)进行的种植、增养殖和生物资源的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等人类活动。“蓝色农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必须说明,与内陆水域相比,海洋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更为重要,前景也更为广阔,因此本文在关注内陆水域的同时,重点探讨海洋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与持续开发利用的策略与关键技术。

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淡、海养殖产量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50%以上。我国淡水养殖业有着3000年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四大家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是实现我国淡水鱼类养殖快速发展的关键。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淡水养殖理论和技术逐渐走向成熟,部分内陆水域的开发利用也趋于集约化。池塘养殖、水库和湖泊增养殖、工厂化养殖等全面发展,养殖品种涉及到鱼类、甲壳类、两栖类、爬行类等。特别是综合生态养殖理论和技术发展在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鱼类遗传育种、营养与饵料、病害防治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97年,我国淡水养殖产量己突破1.10×102t。

与此同时,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我国海水增养殖业得以长足发展。50年代由于海带自然光育苗和浮筏式养殖技术的开发,促成海带养殖业的迅速发展;60年代解决了紫菜采苗、育苗养殖技术以及牡蛎采苗养殖技术;70年代解决了贻贝采苗养殖技术;80年代开发了我国对虾的工厂化育苗、养殖技术,以及海湾扇贝的引种成功,使90年代初中国对虾、扇贝养殖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如同淡水养殖业,我国海水养殖也实现了举世瞩目第一次飞跃,包括藻、虾、贝三次产业浪潮和目前正在形成其它产业浪潮,如海水鱼类养殖等。1997年,全国海水养殖面积扩大到9.38×105t的有贻贝、海带、扇贝、缢蛏和对虾等。

“蓝色农业”第一次飞跃的特点基本上是实现了野生型种类养殖产业化。尽管,近年来我国在淡水鱼类、大型海藻等育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良种培育、病害防治和养殖环境调控等理论与技术方面缺乏实质性突破。

我国“蓝色农业”面临的问题

2.1  缺乏系统研究和整体开发利用的战略意识

我国的海水增养殖业,长期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一味地向大海索取。所获得的量大质劣的产品与眼前的经济效益,是以牺牲长远的生态效益、吃子孙饭为代价换取的。

不合理开发加剧人类活动对河口和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海水增养殖业尤为严重,在缺乏系统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情况下,大规模开发,无论布局,还是养殖模式,都缺乏养殖生态理论和生态调控等技术的指导。近年来,我国滩涂埋栖性贝类资源的严重衰退,除酷捕滥采外,沿岸带不合理开发破坏滩涂埋栖性贝类赖以生存繁衍的栖息地则是最重要的原因。如干旱地区利用昂贵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养鱼;在潮上带大片兴建虾池,利用地下水养殖对虾,发展对虾单一种类的养殖,一方面导致其产业滑坡,另一方面也严重破坏了大片滩涂的生态平衡。虽然获得了短期的经济效益,但也造成地下水趋向枯竭,导致局部地面下沉进而导致海水倒灌,后果不堪设想。

2.2  养殖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失衡

我国沿岸重要的海水养殖区大多分布于沿海港湾和河口附近水域,这些水域也是沿海陆源污染物和海上排污的主要受纳场所。随着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入海。据统计,我国每年直接入海的废水量高达8×109t。另外,富含营养物质和有机农药的农业污水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沿海水体致使局部海域水质恶化。

淡水养殖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湖泊、水库、河流等造成严重污染,投饵网箱养鱼污染尤为明显。海水养殖中虾池和滩涂养殖区自身污染也很严重,并易被忽视。由于受单纯经济观点的支配,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对虾养殖业大多采用单晶种(对虾)、高密度、高投饵率和高水交换率的养殖方式。这一方式不仅污染环境,也给养虾业本身带来灾难。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自然环境以及近岸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影响包括:为建造养虾池对沿海湿地造成的破坏;养殖对虾,尤其是引进品种对本地对虾种群造成的“基因污染”;养殖废水和养虾用化学药品对近岸生态系统的影响等。主要污染源包括饲料的残留、溶失和鱼、虾、贝的排泄物。由于酷捕滥采和不合理开发导致贝类等栖息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原因,滩涂贝类(特别是重要的经济种类)资源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苏北滩涂区的文蛤、黄河三角洲的毛蚶、胶州湾的菲律宾蛤仔等。浅海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养殖设施对养殖区水流的影响,贝类过滤作用而导致的生物性沉积以及对养殖海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其中生物性沉积物的大量产生最为重要。海水网箱养鱼对海区环境的影响十分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大量投喂小杂鱼,饵料系数高,海区水交换率低等。

2.3  缺乏品质优良、抗逆能力强的养殖对象

众所周知,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农业一直保持着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其中新品种培育和推广起了关键作用。目前,除少数种类外,我国养殖对象大多缺乏系统的人工选育,其遗传基础还是野生型的,生长速度,抗逆能力乃至品质质量都急需通过人工选育而加以改进,海水养殖业尤为突出。目前我国已培育出一大批海藻优良品种或品系,而在海水鱼、虾、贝等育种方面尚缺少研究与建树。

长期密集养殖后,野生型养殖对象如鳜鱼、中华鳖、中国对虾和栉孔扇贝等大规模死亡,与种质衰退、苗种质量差不无关系,这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普遍问题。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就是其中的一例,90年代以来,养殖单位多采用养殖海区的“自然苗”进行养成生产,而这些“自然苗”实为十多年人工育苗养殖群体的后代。据调查,整个山东沿岸养殖的栉孔扇贝苗种,大多是采白烟台市沿岸养殖区。单一的苗种来源随着养殖代数的增加,频繁的近交势必导致整个种群的遗传衰退。尤其是天然采苗场附近海区中,养殖群体被人为地筛选为大中小三种规格。规格较大的一类苗养成的扇贝在冬末收获,二类苗(中等规格)养成的扇贝在春节后收获,只有规格最小、体质最差的三类苗才有机会在春末夏初成为繁殖群体。这种人为地择劣选择,势必影响栉孔扇贝的抗逆能力。

2.4  养殖类群单一,密集养殖区病害肆虐

我国淡水养殖成功的理论和经验证明:多元化(混养)养殖成功的前提是水体空间、饵料资源状况与养殖种类的生活、生长要求相吻合并种间互利,故对种类和数量要有明确的要求,而不是简单的搭配。在我国传统海水池塘对虾、滩涂贝类养殖中,养殖种类或类群单一问题由来已久。对虾养殖业进入产业化的长时间内,中国对虾一直是当家种类,只是产业滑坡之后才开始重视生态养殖,强调多元化养殖,继而有了不同种类或类群搭配、不同养殖模式并举的新犁养殖技术。目前,我国滩涂养殖中养殖对象搭配极不合理,几乎清一色的滤食性贝类,如不引起足够重视,这一简单生态学问题必将严重影响滩涂贝类养殖业健康发展。我国浅海筏式养殖主要以扇贝为主,海带等藻类为辅,尽管也开展了一些多元化养殖,但范围不广,配比也不尽合理。对虾、栉孔扇贝等大规模死亡,损失惨重,已经严重制约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蓝色农业”亟待第二次飞跃

3.1  必要性

实现“蓝色农业”第二次飞跃势在必行,理由如下:

其一,由于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陆地资源和空间日益减少,人们已把眼光转向海洋,向海洋要食物、要能源、要矿产、要空间。尽管我国人口增长率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到2030年预计仍可达到16亿左右,而资源的缺乏和环境的恶化两大问题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生物资源问题。很显然,只依靠耕地和陆地资源不能全部解决我国如此众多人口的食物安全问题。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和内陆水域资源是解决我国人口压力的重要途径,而实现“蓝色农业”第二次飞跃是其中重要的措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疆域更是未来我国发展之所在。海洋和内陆水域自然资源和持续开发潜力究竟有多大,至今尚未查明。更重要的是如何持续高效利用宝贵的海洋和内陆水域的资源与环境。

其二,增养殖业规模化和产业化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海、淡水养殖业都表明出现了养殖环境的恶化或老化、养殖生物大规模死亡等新问题。海水增养殖业中除衰退与环境问题外,其它问题也十分突出,野生型养殖生物种质的衰退,抗逆能力不足;对虾和栉孔扇贝等养殖生物的大规模死亡损失惨重;产品结构也不尽合理贝、藻类养殖产量为主,海水鱼虾养殖产量较低等。

其三,我国淡水资源十分匮乏,人年平均占有量2300m3,不足世界人平均占有量的1/4且分布不均。未来淡水养殖的潜力如何?!此外,投饵养殖的不断发展,大量精饲料用于养殖鱼虾,长此已往会引起人鱼争食、争水等问题。因此,淡水养殖也必须科学地控制养殖规模,探索新型养殖模式。

3.2  目标与任务

我国“蓝色农业”第二次飞跃的目标是:实现养殖生物良种化、养殖技术生态工程化、养殖产品高质化和养殖环境洁净化,最终实现水产增养殖业持续、高效、健康发展。

为此,必须重新审视我国已有水产增养殖理论和技术。原则上,必须平衡各种产业的生态和环境需求,系统研究不同产业在生态、社会及经济诸方面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科学调整已养水域的产业结构,树立环境、资源及生态保护意识。在技术上,力求实现养殖对象的良种化,稳定养殖环境增强养殖生物的抗逆能力,减轻养殖对环境与资源的破坏;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健全激励竞争机制,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一些关键的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从而形成一整套适合国情的水产增养殖理论和技术。

发展对策

4.1  平衡主要流域和沿岸海区各产业的需求

合理地开发利用海陆水域资源是解决我国人口压力和食物安全保障的重要途径。从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过去长期采用片面追求高产的生产方式,获得量大质劣的产品。只注意眼前经济效益,忽视长远生态效益。因此,当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理应切实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环境、稳定发展。实现由数量膨胀型向质量效益型、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的转变。

4.2  加强河口和沿岸海区脆弱生态系的保护与修复

海洋和内陆水域生态与环境资源的潜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未来的发展。我国主要河口和近海是世界上最广阔的高生产力陆架海区之一,但生态与环境状况令人担忧,已成为典型的脆弱生态系。从保护和恢复脆弱生态系的战略角度出发,必须系统研究主要河口和沿岸海区生态与环境资源动力学,实现这些脆弱生态系环境与生态保护、生物资源与环境的持续利用。

对于一个特定的养殖生态系来说,其养殖容量和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目前,我国沿海各地已对养殖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在有些海区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从最近调查的情况看,目前仍需进一步调整,合理布局,开展生态养殖,进一步压缩养殖密度,提高产品档次,增加经济效益,减轻养殖对海区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保护和修复河口和沿岸海区等脆弱生态系。

4.3  加强养殖理论和相关技术的研究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理论和技术已经满足不了实际生产的需要,科研滞后于生产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多年来我国科研投资不足,养殖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力量分散,创新不够。必须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健全激励竞争机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突破一些关键的增养殖生态理论问题和人工育苗、良种培育、疾病防治、生态养殖和生态调控等关键技术从而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持续高效开发理论和技术。尽快研究上述理论和技术,解决我国水产养殖中生态、环境和病害等重大问题是“蓝色农业”第二次飞跃的历史使命。

新闻来源: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年 第4期 第20页

作者:

杨红生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