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莽撵刘秀传说在官庄

 弘净 2020-01-31
发表时间:2013-12-27 17:53:35

  在豫南、鄂北一带,有关王莽撵刘秀的历史传说源远流长,特别是在泌阳县官庄镇一带,几乎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步。正史上有没有王莽撵刘秀这回事呢?据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记载,王莽撵刘秀确有其人其事。
  公元9年王莽废汉自立为帝之后,全国先后爆发了湖北绿林军、山东赤眉军、豫南玄汉军等大规模农民起义,王莽调动各地兵马残酷镇压起义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大战中,玄汉军破虏大将军刘秀带领数千人马,抵抗王莽十万大军的围攻。激战三昼夜,刘秀终因寡不敌众,被迫弃城南逃。走宝陵(今河南舞阳县),渡沘水(今河南泌阳县),奔宜秋(今河南唐河县),王莽军队围追堵截,刘秀苦不堪言。
  但是,刘秀胸怀大志,很快把各地的游兵散勇集合起来,以三千精兵发起昆阳战役,彻底打垮王莽军队。值得注意的是,当年刘秀从叶县向南败走的行军路线,与我县当地传说中刘秀逃跑的方向都是自北向南,颇有一些吻合之处。因此,我们从这些形神兼具的历史传说中,不仅可以看到劳动人民对这位开国明君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也更加证实了官庄古镇的确蕴藏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
                                 刘秀夜宿月亮山
  月亮山位于泌阳县官庄镇东北8华里处,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平地凸起,山顶僻静优雅,向来就是藏龙卧虎之地。相传当年刘秀与王莽打仗时,王莽身高力大,号称有“九牛二虎”之力,而刘秀身矮力薄,根本就不是刘秀的对手。刘秀节节败退,溃不成军,一路南逃;王莽越战越勇,边打边撵,紧追不放。
  有一天,刘秀逃到月亮山底下,天空突然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王莽看不见前面任何东西,只好勒紧马缰,停止对刘秀的追杀。恰在这时,月亮山上却有一丝光明,刘秀牵着战马朝着照亮的道路,十分艰难地走向山顶。到山上之后,他看到有一块大石板,旁边立有一个石桩,便把战马拴在石桩上,自己躺在石板上面和衣而睡。
  五龙顶山神庙的山神知道是未来的皇帝驾到,立即通知上顶上的五条青龙在旁边护驾。然后,山神又从北边祖师顶山上搬来十几丈高的巨石,压在后边的山道中间,防止王莽夜间上山偷袭,让刘秀安安稳稳地睡了一夜好觉。刘秀第二天走后,他睡过的石板变成了方方正正的大石床,床头还放着刘秀用过的枕头。拴马桩上有栓马的缰绳,旁边有供马饮水的饮马池,羊肠山道中还有马蹄印,因此月亮山又叫“马蹄山”。 当年五条青龙所卧的山顶叫“五龙顶”,山神从祖师顶搬来挡路的巨石成为“宝贝石”(一说“压莽石”)。巨石所处的山村叫做宝贝石村,该村现在还住着几十户姓梅的人家。
                                  石门鸣鸡两不同
  在泌阳县官庄镇石门村,公鸡叫鸣的时间非常特殊,从古至今总是南早北晚,大约相差一个时辰,按照钟表来说就是两个小时。要想知道其中缘由,这要从王莽撵刘秀说起。
  据说在王莽撵刘秀的那些日子里,双方都是风餐露宿,日出而追,日落而止。有一天,刘秀逃到官庄镇石门村,双方都是人困马乏。王莽在后面喊道:“刘秀小儿,今天老子不再撵你了!等到明天公鸡打鸣时,老子前去取你狗头!”刘秀答道:“君子之言,驷马难追。谁要说谎,天诛地灭!”于是,王莽驻扎在石门村的街北头,刘秀驻扎在石门村的街南头。
  村东边石门山的土地庙里,土地爷对土地奶说:“皇上(指刘秀)已经筋疲力尽,若不设法救他,明天必死无疑。”土地奶答道:“刘秀是真龙天子。若在咱管辖的地盘上出问题,如何向玉皇大帝交代!”于是,两人商议之后定下了这鸡鸣计。土地爷管街北头的公鸡叫鸣时间,土地奶管街南头的公鸡叫鸣时间,要求街南头的公鸡比街北头提前一个时辰叫鸣,以便刘秀第二天争取时间脱身。就这样,王莽第二天听到公鸡叫鸣时,刘秀已经骑着高头大马,向南逃跑了二十多里路。这时,无论王莽怎样快马加鞭,都一直追不上刘秀了。
                                    蜘蛛设计救天子
  在泌阳县官庄镇的街西北12华里的红河岸边,有一个叫做“铁佛寺”的村庄。说起这个村名的来历,还与东汉皇帝刘秀有关。当年王莽追杀刘秀之时,因为刘秀对神灵极为崇敬,见寺必进,遇神必拜。无论处境怎样危险,刘秀从不怠慢神灵。
  这一天,刘秀逃到铁佛寺喘息未定,王莽立即从后边追杀过来。喊杀声震耳欲聋,刘秀仍然从容不迫,滚鞍下马,伏地跪拜。这时,铁佛寺里的祖师爷开始说话:“刘秀,爷这次免你跪拜,快躲到我身后保命吧!”刘秀按照祖师爷的吩咐,起身走到大殿后面藏身。祖师大殿上的七位姐妹神蜘蛛,对祖师爷的意图心领神会,决心设计为刘秀救驾。
  说时迟,那时快,刘秀刚站稳脚跟,一群黑蜘蛛迅速从门缝里爬出来,将铁佛寺大殿正门网织得规矩有序。王莽赶到铁佛寺门口一看,从整整齐齐的蜘蛛网中,错误地判断刘秀没有躲藏在寺里。王莽垂头丧气地对士兵说:“刘秀这小子没有藏在寺里,你们快马加鞭赶紧往南边追!”一群追兵迅速向南飞奔而去,刘秀这才又一次死里逃生,化险为夷。
  刘秀灭莽称帝之后,下旨重修铁佛寺,将祖师爷的泥胎铸成铁佛,并御笔亲书“避蛛寺”匾额悬挂在大殿上。天长日久,匾额风化坏损,寺名“避蛛寺”也讹传演化为“铁佛寺”。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泌阳地图上,该寺所在地的村名仍是“铁佛寺”。令人痛惜的是,1958年“大炼钢铁”时,铁佛寺被推倒扒掉,“铁佛”也被扔进了“小高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