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春读诗:金入杨柳玉谢梅,燕子不来花未开

 寥斋 2020-01-31

“金入杨柳玉谢梅,小池新水碧于苔。

春愁春兴谁深浅,燕子不来花未开。“徐居正《春日》

早春读诗:金入杨柳玉谢梅,燕子不来花未开

初衣解诗:在人们的心中,春天就是繁花盛开,实际上是一种标签式。从初春到暮春,每株草都有自己生命的周期,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规律。是由浅入深,由淡渐浓进入春天。

春天真是好写也不大好写。因为笼统的词太多,春光明媚万紫千红。不好写就在于,春天的每时每刻风景和风物都不一样。比如你看见春草发芽,但是它未必绿成一片,也许等你想看百花齐放,才发现梅花谢了,桃花未开。

只有非常宁静的人,才能够慢慢的品味春的气息,才能够细致刻画春天的模样,否则就会堕入形而上的虚无和堆砌。所以写春天的诗虽然很多,写得好的却极其的少。

早春读诗:金入杨柳玉谢梅,燕子不来花未开

要不就是因为主观的臆想太浓,要不就是因为客观的描绘不够精准。

而徐居正的这一首《春日》,则颇有风味。

“金入垂杨玉谢梅。”通常的金玉入诗,很难轻雅,容易落俗套,但是这首诗的开头,却别致而清新。金和玉,是代指了杨柳和梅花的光彩。那太阳照在垂杨柳上,呈现迷蒙的金色,而这个季节,就是梅花凋谢的日子,那像玉一样的梅花,走完了她的舞台,轻轻谢幕。

这句诗是将美景当作舞台。当金色的初春到太阳照在杨柳上时,另一个季节的主角华丽退场。

早春读诗:金入杨柳玉谢梅,燕子不来花未开

小池新水碧如苔。”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比鸭,更知道春天到来的就是春水,春水泛绿,潋滟着天光,这一天的某个时刻,你会发现池塘的水因为光线碧绿沉静,又带着春天的气息。

一个新字,点出了就是春天的水。春水和其他季节的水不一样的是,如果是活水,那么春天的水会比冬天的水饱满,因为上游冰川解冻,河流升溢,另一个原因就是水中的微生物增多,会呈现出一种透明的青绿色。如果是固定的池塘,这种绿色将会更加的深重,而春天的草木的颜色,也会将池水倒影染绿。

让简而言之,初春的水虽然绿,但是是那种清新的颜色。在这首诗里所谓小池新水碧如苔,是指的在庭院里的水,大半是经过了冬天沉淀的死水,有苔藓在池边,但是春气盎然,春雨滋润,使水的颜色精致而透明。这应该是皇家庭院或者私家庭院。

早春读诗:金入杨柳玉谢梅,燕子不来花未开

“春愁春兴谁深浅,燕子不来花未开。”这句话写得很有意思。这是早春时节,杨柳开始发芽,而梅花谢了,但是各样的花木还没有到盛花期,比如桃花杏花,此时可能正在打着骨朵,春天也并非天天花事,这是一个很巧妙的断档,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见却往往很少会写下来。

就是初春的正月或者2月,天气微寒,春不够深,春愁不深,春兴也被花期压抑,一个说寂寞不寂寞,说深重不深重的早春时日。

“燕子不来花未开。”这个时节,燕子还没有飞回来,桃花还没有盛开,是百花喧嚣的前夕,一种期待中的宁静,有人觉得短暂,有人觉得漫长。

春天什么时候都可以入诗,哪怕是燕子不来花未开的时节,这其实正是一种清透的诗意,有如一杯浅酒,不会让你喝醉,却又让你生出一种未足之感。而这种微妙的情绪恰恰照应季节的早春。因为春天是这样的清新浅淡,连带着人心也是这么的清新清浅。一切即将开始,一切尚待开始。

早春读诗:金入杨柳玉谢梅,燕子不来花未开

这首小诗非常的清隽,不深不浅,不浓不淡,着眼于早春的清新,调和身心的清朗,而春愁和春兴,若有若无,这正是初春的美,节制优雅。

而且以初衣来看诗,这首诗颇有宋朝初年丞相晏殊的风韵。那么它是谁写的呢?徐居正看起来是一个汉族人的名字,生活在明朝的大年历。但是我只是说他生活在明朝的年历。因为他有晏殊之才,却不是中国人。

他是朝鲜人。而且在朝鲜的地位应该是和晏殊的地位不相上下。所以我们才可以看到这首优雅轻隽的早春诗词。诗的幅度不大,但清新明丽之中,有着韵律的典雅和留有余地。

早春读诗:金入杨柳玉谢梅,燕子不来花未开

尤其是最后一句“燕子不来花未开。”和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有着以异曲同工的典丽。

”金入杨柳玉谢梅,小池新水碧于苔。

春愁春兴谁深浅,燕子不来花未开。“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