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作家说过:“衣服是一种语言,是表达人生的一部袖珍戏剧。” 文/Maggie 图/网络 经典! 不过这话是谁说的来着? 从古至今, 衣着就像是写在人们身上的历史, 它的不断革新也直观见证着中国社会 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迁。 1912年清王朝正式结束, 西方文化初入中国,人们为了迎接新面貌 开始对服装进行改良。 新中国成立前期服饰大致经过以下变化: 男士 女士 总的来说,这个时期 男士服饰以体现“低调的奢华”为主, 女士则以“修身、线条美”为首要功效。 1949年新中国成立, 人们对衣着时尚美的追求化为对 革命工作的狂热, 劳动最美、心灵最美为社会认同。 成为当时人们的日常穿着。 当然,女生自然不会放弃漂亮的机会。 50年代末, “布拉吉”红遍全中国。 在政府“人人穿花衣”的号召下, 连衣裙成为女装界的中流砥柱。 重要的是,连衣裙的各个方面 有自己的一套讲究。 有没有觉得很眼熟? 这不就是这几年我们流行的碎花元素吗! 进入六十年代,建设新中国 依然是大家眼下最主要的任务。 服装样式上和颜色也非常低调, 蓝、黑、灰成为其主打色。 在当时, 拥有一件绿色军装是无数年轻人的梦想。 就连电视《激情燃烧的岁月》中, 也有这样的一幕: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经济逐渐复苏, 更多的衣服款式悄然而生。 而最经典的搭配莫过于: 海魂衫+军绿色裤子+小白鞋。 进入1978年,改革开放唤醒了人们 沉睡已久的多元审美, 老百姓服装的春天也随之到来。 “绿蓝黑灰”的帷幕落下, 一种被称为“料子”的 化纤纺织品“的确良”风靡全国。 ![]() 不吸汗、不透气, 但挺括滑爽、易洗快干, 比棉布结实,于是成为紧俏货。 ![]() 而彼时谁要是穿一条喇叭裤上街, 也肯定会被周围的人指指点点, 成为众人口中“不正经的人”。 1979年,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 带来的时装表演, 让人们对服饰的追求更加热烈。 ![]() 据悉,那场演出的入场券被炒到上千元, 而当时一名中国职工的 月工资只有约100元。 随着改革开放走向深入, 人们的生活越发多姿多彩, 服装也已从单一的绿蓝黑灰转变成了 五彩缤纷。 ![]() 随着皮尔·卡丹、华伦天奴等国外品牌在 一些大城市变得家喻户晓, 花裙子、蝙蝠衫、运动服 喇叭裤、健美裤…… 各式各样的衣服充斥着大街小巷。 ![]() 这个时代可以说是父母辈 放飞自我的一个年代。 那时候的流行语: “不管多大官,都穿夹克衫; 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裤。” 1980年,《庐山恋》的播出, 让当时的年轻人对 女主角多达43套的时装展开了热论。 谁有一件同款,就会成为女性羡慕的对象。 到1984年, 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大受追捧。 一时间,色彩鲜艳的裙子, 成为大街小巷的女性追求时尚的标志。 ![]() 进入90年代, 中国年轻人的穿衣品味已经与世界连通, 追求个性是这一时期尤为突出的特点。 ![]() 那时候的照片都自带“复古”滤镜。 ![]() 款式丰富多彩、层出不穷。 脚蹬裤, 相信很多人对此都记忆犹新。 到21世纪, 中国各大服装品牌的发展创新, 更是引领着当时时装的潮流。 2003年, 第一件柒牌中华立领诞生, 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与中华神韵 深受中国时尚男士的推崇。 当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 “中国风”席卷国际设计行业, 中国风服装以一种时尚与复古结合的形式 登上国际服装舞台。 ![]() ![]() …… 而2018年伊始, 波司登、李宁等国货服装品牌 更是纷纷登上时装周, 让“国潮”大放光彩。 ![]() 李宁“悟道”系列 波司登服装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70年来,中国服装行业融入世界, 繁华霓裳的背后,是国人对于 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国货品牌的崛起。 ![]() 而购买渠道和支付方式的变化, 也让人们对服饰有了更多选择。 舒服、品质、个性, 成为当前消费者购买时的首选。 可见, 没有哪个品牌的服装可独领风骚。 最为重要的是,根据受众喜好做出 品质好、差异化强的个性化产品。 也只有这样, 国货服装品牌才能屹立世界舞台。 资料参考及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