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交流中,有的人会引用一些诗句,大到国家领导人,小到普通百姓。偶尔一两句富有哲理又朗朗上口的古诗词,既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能让听者轻松会意,同时还彰显说者的文化素养,在社交场合表现出言者高情商高智商。 其实,在交流中引用诗词名句,不是为了要在人显示什么,只是因为引用一两句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胜过长篇大论,也能巧妙的化解尴尬,委婉含蓄而言简意赅。下面就和朋友们聊几句这样的诗。 1.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句诗出自陶潜的《饮酒》之一。陶潜是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崇尚自然、悠然洒脱,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非世俗的名利。这句诗的意思可以解释为:“这里面很有意思,可我就是不想告诉你,你还是自己去体会吧。” 如果直接说这样的话,无论用什么动听的声音说出来,估计谁听了都不爱听。可要是轻缓的吟出么一句诗,那给人的感觉可就不一样了。当别人提出要求,希望您对某件事或某句话做解释,而您又不想解释,直接拒绝又担心伤到对方面子和感情,不妨可以借用这句诗来回复。 饮酒二十首并序 其五(魏晋 陶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嘉,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2.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这句诗的作者陶弘景被称为山中宰相,齐帝常向他请教治国之策。当年他隐居不出,而齐帝又想让他出山做官,便给他写了封信,大概是在信中问了他“你待在山里干嘛啊,那山里有什么好的吸引你!到我这里来做官吧,有钱有名有权,可比你那穷山沟强多了。” 陶弘景可是真正的隐士高人,岂能为此所动?当然也不能直接驳了人家的面子,那可是皇帝啊。他便写了这首诗回复齐帝。作者在诗中告诉齐帝,自己很享受在山中隐居的乐趣,而这种乐趣又是齐帝那种身在红尘中为万事羁绊的人所不能体会的。 这句话再说白了,那就是“我玩我的,我高兴。你的再好,我不稀罕。我这里比你那里好,不过真对不起,我没法给你送去。实在不成,你自己过来吧。”对领导最好不直接回绝,这点陶弘景做的可真是教科书式的回复。 虽然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可有时候,有些东西,确实是不愿意,或是不能分享的,现代人又都讲究个人空间啊个人隐私啊,可有时又偏遇到好奇心强的朋友,那这句话真的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答齐高帝诏)(南北朝 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3.不识庐山真面目。 这句诗是苏轼的名句,我相信很多朋友整首诗都会背。苏轼到庐山游玩,题在西林寺里墙壁上的。这首诗很有名也是因为这句诗,写的直白浅显又富含哲理,整首诗写的就是典型的“当局者迷”的原因啊。 至于这句“不识庐山真面目”,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当认错人的时候,来上这句诗表达自己的歉意,远胜于说自己“有眼无珠”等话。解释错误,化解尴尬,既表现出对对方的恭维,又不至于贬低自己。 题西林壁 (宋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明年春色倍还人 出自唐朝诗人杜审言的一首七律《春日京中有怀》。作者家在洛阳,又曾在洛阳为官,故而对洛阳感情很深,做此诗时作者身在长安,看到长安春色便想到洛阳春色,更思念家乡,便写下这首思乡之作。 花儿谢了还会再开,明年的花会开得比今年的还要好。机会不止一个,错过一个固然可惜,但是只要懂得珍惜,知道努力,当机会再次来临的时候就努力抓住。做人做事,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也相信明天会更美好。表明信心的时候,没有必要长篇大论,一句唐诗轻轻带过,但是信心满满。 春日京中有怀(唐 杜审言)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5.而今迈步从头跃 这句是毛主席诗词中的一句,出自《忆秦娥 娄山关》。在长征途中,红军攻克娄山关后毛主席所写。娄山关这一次胜利虽然很艰苦,但相对于整个革命事业来说是微小的,不能因为一次胜利而骄傲,要以此当做新的起点,踏上新征程。 现在这句被人们广泛引用。不论以前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都要以此为新的起点而继续努力。如果已经取得的是成就,那就不要躺在过去的辉煌里,就如俗话说的“好汉不提当年勇”;如果经历了失败,那就不能因此而一蹶不振,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不用豪言壮语,引用主席的一句词,就能让别人感觉到言者的气度与胸襟。 忆秦娥 娄山关(现代 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我国的诗词,灿如星河,名篇佳句,数不胜数。只要用心体会,其中还有很多句子,如“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等,都可以在我们日常的交流与沟通中引用,丰富自己的语言,让表达精炼而准确,更加富于感染力。 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在这里还想补充一句“言之有诗,如口吐莲花;言者智,闻者仁”。 |
|
来自: 波斯猫吧 > 《文学 古文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