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题西林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苏轼真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吗?

 昵称32901809 2019-02-28

第一个问题,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经过九江时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所坐。苏轼曾经多次游览庐山,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稍后附上其他庐山诗),而这首七绝《题西林壁》有似游览庐山之后的总结。

第二个问题,是否“不识庐山真面目”——

首先要说,苏轼曾多次游览庐山,写下很多诗篇。比如《初入庐山三首》,《庐山二胜》,《送蹇道士归庐山》,《故周茂叔先生濂溪》,《送芝上人游庐山》,《过庐山下》,《和庐山上人竹轩》等数首。

其中,苏轼在《庐山二胜(并叙)》的序言中写道:“余游庐山,南北得十五六。奇胜殆不可胜纪,而懒不作诗。独择其尤佳者作二首。”也就是说,仅仅在此次游览中,苏轼就“识”了庐山面目的“十(之)五六”,再加上其他其他数次游览题诗,是不可能“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这是其一。

其二,苏轼《题西林壁》诗中写到“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苏轼真正“识”得了庐山真面目之后,把当时“不识”的亲身体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了出来。这是一种追忆,和最开始游览的亲身体验。就像一位老人对自己的孩子讲人生道理时,现身说法把自己少年不成熟的亲身经历讲述一遍,说当时所以不知道什么什么,是因为什么什么,与此同理!

所以,正是因为现在“识”了,也只有现在真正“识”了,才有资格说出当初所以“不识”之深刻原因。

综合以上两条史实诗作证据和《题西林壁》语句分析,可知苏轼是“识庐山真面目”的!

附其他诗作——

初入庐山

苏轼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苏轼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过庐山下

苏轼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骠。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

雁没失东岭,龙腾出西龛。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暴雨破坱圠,清飚扫浑涵。

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