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老师说诗词:题西林壁

 昵称4X6owk9e 2022-05-21 发布于湖南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西林”指西林寺,又称乾明寺,在江西庐山七岭西。“题西林壁”就是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题壁诗。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当时写了很多首写庐山的诗,这一首算是总结。

这首诗浅易晓畅,深入浅出。写的是普罗大众的眼前之景,道的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哲理。诗人以景传理,以心传心,有一种禅宗佛偈的洒脱与高妙。

首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写山形。岭是相连的山,峰是高而尖的山头。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宋代姚宽的《感通录》记载:“庐山七岭,共会于东,合而成峰。”我个人觉得,苏轼的诗有穿凿的出处的也好,纯出天然也好,都不必深究。因为诗人讲的是一种状态,这是山的普遍状态,也是山的独特价值。哪座名山不是如此?但能付诸笔端,也要有人有妙手痴心。

次句“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山势。庐山的地貌是一种多成因复合地貌,依次由断块山构造地貌景观、冰蚀地貌景观、流水地貌景观叠加而成。尤其是第四纪大冰期,造成了庐山断崖奇峰的多重地貌。我曾登庐山,看到诸多深谷绝巘,还有横亘在两峰之间的天然石桥,这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惟在山间,方知山的奇妙。这一句和上一句一样,都是写山的普遍状态。 

诗人前两句就像郭靖的降龙十八掌,看上去平平无奇,实际上威力巨大。这是在蓄势。

三四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写山意。山最大的妙处是站在那里,我们只能走过去,走进去,走出来,但无法占有,无法真正征服。诗人此时已经游览完庐山,但仍然不识庐山真面目,是人和情志都在山里。而一旦要离开,身心会跳出山的束缚。诗人告诉世人,不要困于山,不要困于物。这一句历来被后人称道,认为讲出了深刻的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片面,而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就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写庐山的诗何止千万,但我们只记得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情和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理趣。可以说,苏轼诗在某种层面已经与李白比肩了。这诚然是诗人成功的地方,但我却想在这个问题再来探讨一下。跳出狭小的范围就真的了解事物了吗?现代科技卫星、无人机可以精准的绘测庐山的形象,但那就是真的山吗?我觉得那只是地理概念的山,物理概念的山,山没有人的造访、登临与想象,山的魅力何在?我认为人注定是山的奴役。山在我们没有到过的时候困扰我们的意志,让我们渴望去登临;山在我们已经去过的时候控制我们的情思,让我们不断去回味。山,永远在远方,永远屹立,永远处在一个“不识”的“小满”状态。

小贴士:

苏轼初到庐山,一口气写了《初入庐山三首》。第一首是: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第二首是:自昔怀清赏,神游杳蔼间。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第三首是: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他还曾笑话诗人徐凝: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认为徐凝的诗比不上李白,但他自己这几首诗写得相当一般,甚至还不如徐凝。于是才打起精神写了这首诗,这可是代表着尊严与荣耀。

《射雕英雄传》里洪七公教郭靖降龙十八掌,第一招就是“亢龙有悔”,洪七公告诉郭靖,这招掌法的精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亢龙有悔,盈不可久”,因此有发必须有收。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却还有二十分。哪一天你领会到了这“悔”的味道,这一招就算是学会了三成。年轻的郭靖并不懂得厉害,遇见沙通天等人来来回回就是一招“亢龙有悔”,虽然无法伤敌,却也把敌人弄得很狼狈。我觉得这一段与写诗、做人都有相通之处。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