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带你赏古诗——《题西林壁》

 黑玫瑰可以开放 2017-02-14

点击上方↑↑↑收听哦!

题西林壁

宋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①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②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③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④缘:因为,由于。

⑤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古诗大意: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和低处看庐山,庐山又会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己身处庐山之中,无法看见它的全貌。

作者介绍: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东坡一生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不仅如此,他还是个美食家,宋人笔记小说中有许多苏轼发明美食的记载。好吃的东坡肉就是他的杰作。苏轼在杭州做官时将百姓感谢他所送的猪肉切成方块,加入酱油、糖、料酒等调料,烧得酥红,分送给大家吃,便发明了东坡肉这一美食。

古诗赏析:

《题西林壁》是作者游览庐山的观后感,它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风貌,并借助景物说明一个道理:观察问题应该客观全面,如果太过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诗开头两句描写的是游山所见。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所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都会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是借助景物说明道理。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人非常渺小,所能看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它说明了为人处事的一个道理: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首哲理诗,它借助游山所见来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本期导读教师:

温婉可亲的妍妍老师——李妍妍

所带年级:一、二年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