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地日记: 救护生命 向险而行——来自我院援鄂一线医务人员的追踪报道

 空谷天籁 2020-02-01

126日大年初二,唐山市首批12名医护人员踏上奔赴武汉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征程。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邵东风与其他两名战友王雪娇、郭宗海主动请缨,挂旗出征!邵东风利用工作、生活间隙写下了这份“战地日记”。

我院首批赴鄂医疗队员

(从左至右:王雪娇、邵东风、郭宗海)


1月26日


上午刚下夜班,我接到支援武汉抗击疫情自愿报名的通知,啥也没多想,就报上了名,因为我是一名党员,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奔赴疫区第一线。

随后我想到的是明天赶紧趁未出发看看好长时间没见到的老妈。紧接着,电话响了,通知“半小时后集合出发去武汉!”我的心乱了,还没看老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来不及多想了!我拿起电话赶紧通知妻子给我准备衣物及洗漱用具等。

妻子知道情况后沉默了,我回到家时,妻子也没有再问为什么,只是千叮咛万嘱咐要我注意防护、防护!女儿和儿子眼中含着眼泪说:“爸爸,不去行吗?”我便回答:“这是爸爸的任务,一定要完成的,在家乖乖的,爸爸很快就回来”。在妻子万分不舍的目光中我狠心转身而走,妻子只穿件单衣就默默地跑出来送我,一直到远方……  

回到单位门口,院领导来送行,最让我感动的是科内同事们浓浓的担心,眼中含着眼泪纷纷拥抱!

1月27日


今天是来武汉的第一天,我忐忑而又兴奋。我光荣地被任命为第三医疗小组副组长。上午11:00开小组长会议,介绍当前情况。当前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且医疗物资相对缺乏,不过在省卫健委的带领下,尤其在我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大家不再茫然,而且心中倍感温暖。
上午国家卫健委主任看望并鼓励我们,下午国家感染防控治疗培训后,大家对保护好自己,积极参与救治更有信心了。我们第一批理工附院三人组一定努力工作,救治患者的同时防护好自身,为华北理工大学附院争光!
为了积极防护,我带头剃了光头,响应者云集!

1月28日


今天上午,我们组交接的是武汉第七医院第四病区,第四病区主任接待了我们,然后向我们介绍了一下病区情况。我们组这批人并入病区,商议决定每班一人并入其值班组,然后大家在上午直接进入实战。
我们随后参观病房,以及病房分区。第四病区主任介绍当前病房满员,没有轻症病人,都是有呼吸困难,胸部进展明显的,且有十五六个重症,其中还包括五名危重症患者。
商议好值班情况后,我决定今晚值夜班。吃饭睡觉都下午两点多了,夜班五点接班,宾馆距医院步行约二十分钟,四点十分我带领两名组内护士步行出发上班!

1月29日


值了一宿夜班,真正地深入到第一线。昨天下午五点,我来到病房,因为时间紧,上班前没有吃饭,另外防止上厕所,喝了少量水,并且穿上了纸尿裤。
入病房后,我和值夜班的两名原医院医生一起查房,从头到尾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和血氧饱和度,重点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从头到尾熟悉病人后,我又从头到尾看电子病历,充分熟悉病情的过程中与两位医生交流专业,执业经历,他们对于我的到来感觉到万分感激,就病人情况充分交流后,建议我为这组二线医生,重点关注重症患者。因为转出困难,我指导调整呼吸机以及体位、饮食,并就关注检查以及生命体征、脏器功能如何识别、如何调整治疗给出意见,两位医生就跟我说:“邵老师,您千万不要去别的组啊!”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逆 行 

(作词:建忠)

  是谁的父亲

  是谁的母亲

  是谁的孩子

  是谁的爱人

这一刻  你的背影

未及告别  消失在人群中

你会是  来自于哪个地方

人流匆匆  你却逆流而行

回首处  你的脚步

不曾停留  守护生命之城

危难时  总有你坚强面对

生死之间  你却逆流而行

逆流而行  逆流而行

以医者之名  生命的多情

同舟共济  众志成城

以义无反顾  勇士的忠诚

对人民的忠诚

多少人  星夜里奔赴而来

四方温情  托起生命重生

汗水里  只见你目光清澈

如初誓言  伴你逆风前行

我总想  抚摸着你的疲惫

你却挥手  给我坚定笑容

不害怕  愿与你站在一起

春天即来  因你逆风前行

逆风前行  逆风前行

以医者之名  神圣的使命

同舟共济  生命之城

以爱的语言  胸中的忠诚

对祖国的忠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