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殖百科】如何调理硅藻水?(第三版)

 tssenpujgg 2020-02-01

硅藻有两大纲十万多种,是水产养殖公认的优良藻类。绝大多数硅藻水呈棕黄色或棕褐色或红褐色,也有一些初生期的硅藻水呈现黄绿色,表层偏清淡,中下层较为浓稠,风浪大水体搅动大或增氧足够时硅藻生长良好,水色会渐渐变浓

硅藻营养丰富;几乎不能活动,行漂浮性,便于幼苗摄食;光合作用能力强大,产氧量大;吸收毒素、有机物及氮源污染快速。硅藻分布于几乎所有的水体,甚至其它藻类难以繁生的河流中也有硅藻种类。硅藻是大多数水产动物的开口饵料(牡蛎、蛏、蛤、蚶的饵料以硅藻占首;海洋浮游甲壳动物、鲱鱼、沙丁鱼等的幼体也以硅藻为主食;中国毛虾尤喜摄食星脐圆筛藻),所以大多数水产养殖品种的苗期都以培养硅藻为最佳的藻相选择。

培养硅藻首先要镜检确认水体里是否有硅藻藻种,有硅藻才有可能培养的出来。没有藻种还得重新进有硅藻种源的水。

培养其次需要大量的硅元素,常见的地膜池、水泥池及淤泥较多的土塘等水体所含的硅元素都偏少,所以想要刻意培养硅藻相对比较困难。即使培养出来,稳定维持的时间也非常短。因此培养硅藻的首要工作是补充水体硅源,而这方面,硅酸钠是最经济适用的材料。若是不好采购,用石粉类(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也能代替。一般的调理方案是:先用石粉20-50斤一亩或硅酸钠10-20斤一亩配上少量的浓缩EM菌三株乳酸菌生物解毒剂;第二天或第三天用氨基肽+钙黄金正常培藻,待水色浓起来(透明度小于40公分)之后再次镜检藻相,若硅藻是优势藻类再追肥即可;若硅藻并未形成优势,说明水体仍非硅藻适宜生长的营养比例,可继续用石粉或硅酸钠配合活菌追加水体硅源,以提供硅藻繁殖所需。

另外,由于硅藻有一层硅质(二氧化硅)细胞壁,其细胞重量要比普通藻类重很多,所以大多数硅藻都是底栖藻类。但长期处于水体底层见光太少,又会导致硅藻死亡,所以若想长时间维持硅藻藻相,还必须配套搅水厉害的增氧设备——充气式氧机或射流式氧机。

硅藻也并非完全无害,硅藻偏重,容易在池底死亡,加上硅藻能大量吸收水体有机质,一旦死亡数量过大,细胞内的有机质被短时间释放出来,对池底水体都是不小的污染。而且这个变化和污染是隐性的,是从池底往上蔓延开来的。所以一旦硅藻水倒藻,带来的都是整个池塘的泛塘和毁灭。这一点对于水产养殖而言非常危险。所以,养殖中后期遇到硅藻水要特别注意改底增氧和保藻培菌,为的就是及时分解死亡的硅藻和保证池底溶氧充足。不至于短时间全军覆没

另外,一些硅藻(如骨条藻、菱形藻、盒形藻、角毛藻、根管藻、海链藻等)一旦营养和气候条件适宜就可快速形成赤潮。甚至有些硅藻(如根管藻)密集在一起,可阻碍或改变如鲱鱼等鱼类的洄游路线,降低渔获量。这些都说明硅藻繁殖速度非常快,极易形成水体种群优势。依靠这个原理,近几年有人在试着用定向培养硅藻来防治蓝藻、甲藻等有害藻类。在刻意的满足硅藻所需培养条件后这确实有明显的功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