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岁湘西土匪成志愿军英雄!护送红旗插上老秃山,一人杀敌165

 袁承志dtau70na 2020-02-01

在众多的志愿军英模中,有一位战斗英雄的出身比较特殊,他就是47军141师423团1营3连的机枪手金珍彪。金珍彪原来是湖南湘西张家界武陵源区中湖乡青龙垭村人,湘西是旧中国著名的'匪区',一度有'湘西土匪永剿不灭'的神话。在解放前夕19岁的金珍彪和许多年轻人一样被当地土匪裹挟入伙,随后他所在的匪帮在我47军的进剿中被歼灭,金珍彪也被我军俘虏。

1949年底,我47军开赴湘西剿匪,经过1年奋战,将湘西土匪大部歼灭,彻底平息了自唐朝之后就兴起的湘西匪患,粉碎了'湘西土匪永剿不灭'的规划

金珍彪老人

由于他年纪小,也没有作恶,因此只是被和他经历差不多的人一起集中接受改造。1950年12月,在47军即将开赴抗美援朝战场前,金珍彪和其他一批改造完毕的'土匪'参加了志愿军。1951年正月,他随同47军入朝。

我志愿军部队和敌军反复争夺战略要点

在朝鲜他先后参加了10多次大小战役,在战斗中他表现出色,他所在的141师领导评价他'枪法准,能吃苦,特别能打仗'。1953年3月的老秃山攻坚战,成为他军旅生涯最辉煌的一页。老秃山,又名上浦防东山,位于朝鲜驿谷川南,是通往南朝鲜首都汉城今首尔的必经之路,战略位置至为险要。自1952年6月起,交战双方在朝鲜中部反复拉锯,志愿军曾先后5次攻下该高地,但均被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反扑夺回。

美军在坦克的掩护下对我军阵地实施反击

连场大战后,这座山上草木皆无、一片焦土,从此这里被敌军冠以'老秃山'这个称呼。1953年3月,我47军第141师423团再次攻击老秃山。这一次,他们的对手是联合国军哥伦比亚营一个加强连、美7师20个排以及两个班,还有一个坦克连。在正面宽约500米、纵深不到百米的阵地上,敌军共构筑了明碉暗堡195个、形成了以15、16、17号高地为支撑点的坚固环形防御体系和密集火力,很明显这又将是一场恶战。

由于朝鲜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湘西有某些共同之处,因此来自湘西的志愿军战士如鱼得水1953年3月23日晚19时30分,在4分钟炮火急袭后,我军发起冲击。3连是尖刀连,战斗中,机枪手金珍彪灵活果敢,不断变换开火位置,连续以准确猛烈的火力压制敌军的火力点,配合爆破手和火箭筒手连续摧毁敌军17个暗堡,他还护卫着旗手把红旗插上了老秃山主峰。但战斗这才刚拉开序幕,丢掉老秃山后,不甘心失败的敌军立即集中兵力全力反攻中,金珍彪和1营长郝中云背靠背抱着机枪扫射,给反扑的敌军造成严重伤亡,但自己右腿也中了3弹昏了过去,等到清醒过来他从战壕爬出来时,发现身边组长、班长,还有旗手、弹药手都已经牺牲了。

志愿军战士在阵地上升起红旗欢呼胜利

来不及喘口气,对面就又冲上来10多个敌人,金珍彪赶紧举起机枪猛烈扫射,虽然击退了敌军,但他再次中弹,随后美军炮兵开始向阵地发射燃烧弹,阵地马上变成一片火海。金珍彪抱着机枪,就势滚下一道深沟,他的衣服烧没了,背部、臀部也都被严重烧伤了。直到天黑,浑身烧伤的金珍彪才被战友们发现,但由于敌军火力的封锁,直到第三天他才被转移到山下,被卡车送回了后方战地医院。战后统计,金珍彪共歼敌165人,成了杀敌最多、获勋章最多的志愿军战士。志愿军总部则授予他一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参考资料

《抗美援朝战争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