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学之思】王阳明:为人之道,不在“斤两”上计较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02-01

 “德要配位,厚德载物”,这些都是优良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识人辨人,选人用人,“德要配位”是一个关键的考量指标。

 在现实当中,德才兼备之人毕竟少数,那么“以德为先”就成为先决条件。王阳明认为,尧舜是万镒之金,文王、孔子是九千镒,汤武是七八千镒,伯夷、伊尹是四五千镒。

 这只是说圣人的才智和能力之不同,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成色“纯乎天理”的足色精金。王阳明说:“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只是大圣人与小圣人的区别,本质上都是圣人。

 古人所崇尚的圣人,主要体现一种道德至上的最高原则,同时兼有“以德化人,以德治世”的博大胸怀。通俗地讲,就是人们对“好人”与“能人”的价值区分。 “缺德之能人”与“中才之好人”,我们到底认同哪一种?现实当中,太多的口是心非、八面玲珑、心狠手辣、胆大妄为、胡作非为、损人利己,人面兽心、虚伪奸诈的“能人”。

 这些所谓的“能人”能量极大,头顶各类光环,“成就”令人炫目,其本心隐匿极深,可这绝不会长久。“以桀纣心地,做尧舜事业”,这是德不配位的现实写照,职位越高,危害越大。

 其实王阳明所说的这些,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做人之道,首先要注重良知,注重内在,注重成色和品格,其次,才去关心外界的一些成就。不要一味的去追求更高的事业,不要动不动就想一些远大的事业。

当你品格没有达到的时候,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上,你即便是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那又能如何,那也是不长久的,毕竟“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为人之道,“成色”比“斤两”更重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