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夺门之变——明代历史上最脑残皇位之争

 昵称535749 2020-02-01

秦相冯去疾

微信公众号:悠悠一评昨天 22:11

夺门之变又叫南宫复辟,按理说就是个皇帝家自己的事,为什么这么著名呢,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冤杀于谦。事情其实挺简单的,不算复杂。

朱祁钰当时病重,并且没有子嗣继位。大臣也都明白,如今这位快不行了,是时候想想新的继承人了。

主要的大臣基本上都是正常人思路,反正皇帝肯定得是宣宗皇帝的后代。那么宣宗皇帝后代里还活着的,除了朱祁钰,无非就是朱祁镇和朱祁镇的孩子。既然如此,这事好办了,要么朱祁镇以太上皇监国,要么复朱见深太子之位。就这两条路,朱祁钰是高兴也好不高兴也好,没别的辙了。而且如此一来,还能缓和一下当时已经很紧张的朱祁镇朱祁钰兄弟关系。于谦等人支持也复朱见深太子,就和商辂等人联名上奏《复储疏》,打算继续劝朱祁钰复朱见深太子之位。

本来想的挺好的,大臣都写完奏章,就要送上去了,结果出了大幺蛾子。

先是有人传说王文要迎立外藩,也就是襄王。然而王文不这么想,迎立外藩在当时纯粹是脑残行为,迎立他干嘛?结果刺激了好几个人。

第一个被刺激神经的,叫石亨。石亨想得很清楚,就这么下去,跟我没关系啊,真要是迎立襄王,从龙之功是王文的。不迎立襄王呢,朱见深或者朱祁镇自然继位,也没我的好处。不行,得想办法捞一笔。

于是乎,就去找了另外两个zz,曹吉祥和张軏。曹吉祥是王振的同党,张軏是张辅的弟弟。这仨人一拍即合,干。然而很快他们发现一个关键问题,怎么干呢?这玩意不能喊一嗓子奥利给就去呀。这个时候人脉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石亨找到了太常寺卿许彬,不是大明风华的徐滨,他叫许彬。许彬表示我老了,你去找徐有贞吧。

于是石亨等人又找到徐有贞,一合计,决定先把朱祁镇弄出来。之后左思右想,感觉还差了点什么,太后!又去找孙太后商量,孙太后表示可以。于是一阵折腾之后,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晨,朱祁镇又一次坐上了奉天殿(今太和殿)的宝座,复辟。

同日,逮捕于谦等人。

正月二十二日,杀于谦王文等人,斩首弃市,并抄家。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杀于谦呢?

徐有贞说,不杀于谦此举无名。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说到底,就是徐有贞编的一个谎言:于谦谋立外藩。于谦的地位声望,要是谋立外藩的话,就没你朱祁镇什么事了。所以为了避免大位被于谦左右,我们拼死把您救出来助您登基。于谦要是不迎立外藩,于谦不迎立外藩,那为什么要夺门那要是不夺门,您不就不是皇帝了吗。那于谦是不是得死?

朱祁镇说,按你这么说是得杀,那就杀吧。于是于谦死了。

然而谎言终究是谎言。调查的时候,于谦毫无迎立外藩的迹象,办事人问徐有贞怎么办,徐有贞一句“意欲”便置于谦于死地。几百年前还有一个类似的词语,这个词语叫做,莫须有。

几年之后,襄王于朱祁镇见面,把迎立之事彻底说清楚,朱祁镇才相信根本就没有迎立外藩这回事。

天顺四年,李贤借石亨倒台的机会,彻底把逻辑理清楚了:

景泰皇帝重病,眼瞅着就要死了,景泰一死,谁来继位?徐有贞他们口口声声说于谦他们要迎立藩王,但是这个事情是假的!那么天下是谁的?要么朱祁镇复辟,要么,朱见深继位。然而当时朱见深才十岁,主少国疑,支持朱祁镇的孙太后还在,不还是等于朱祁镇复辟吗?

李贤说要说迎驾尚且可以,天下本来就是朱祁镇的,何须夺门!成了尚可,要失败又将置陛下于何地?

朱祁镇彻底相信了,被骗了。

真被骗了吗?这么大的事,都不知道问问当事人?哪怕不问,把调查的卷宗调过来看一下。把办案人员调过来问一下都能清楚。何况于谦、商辂的《复储疏》就在礼部!拿过来一看就知道。一句被骗了就能够解释一切吗?还不是因为皇位私心,宁愿冤杀于谦,也不愿意面对现实。

成化二年,朱见深召回于谦之子于冕,并属文以祭于谦:卿以俊伟之器,经济之才,历事先朝,茂著劳绩。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惟公道而自持,为权奸之所害!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故复卿子官,遣人谕祭。呜呼,哀其死而表其生,一顺乎天理;厄于前而伸于后,允惬乎人心。用昭百世之令名,式慰九泉之意。灵爽如在,尚克鉴之。

《明史·于谦传》赞曰:于谦为巡抚时,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及时遘艰虞,缮兵固圉。景帝既推心置腹,谦亦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伟矣。变起夺门,祸机猝发,徐、石之徒出力而挤之死,当时莫不称冤。然有贞与亨、吉祥相继得祸,皆不旋踵。而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卒得复官赐恤。公论久而后定,信夫。

至于夺门之变,我们其实说的很清楚了,本来朱见深就是要复位太子的,多等一个月,到时候朱祁钰一死,天下还是朱祁镇的,抢自己儿子的位置,有意思吗?

所以《明史》说:明代皇位之争,而甚无意义者,夺门是也。何止是无意义,简直就是脑残啊!为了几个人的荣华富贵,冤杀忠臣,滥用刑赏,以至于出现了太监造反的千古笑话,朱祁镇啊,说他什么好?

明朝人自己也识货,英宗这个庙号看着挺好看的,其实根本就不是好的庙号,宋英宗、元英宗没一个靠谱的。

四库本《明史》评朱祁镇: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濙、张辅,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后在位二十四年,威福下移,刑赏僭滥,失亦多矣,或胪举盛德,以为无甚稗政,岂为笃论哉?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一句不空,一句不假。

当然,要我说,《明史》还是太给他留面子。是,前十六年的锅,能往王振身上推。后八年呢?没有王振了你朱祁镇又干了多少好事?除了恢复胡皇后称号、释放建庶人朱文圭、废除宫殉这些数的过来的小恩小惠,还有呢?叫门天子就不说了,复辟之后杀忠臣、滥刑赏,被你冤杀的可不止于谦王文他两个。激起流民、丢失河套,要不是成化弘治爷俩一块给你擦屁股,明朝还指不定多少年了。对我还差点给忘了,他儿子成化开始的皇庄野蛮生长,也能从他这找到头。废除宫殉确实不错,然而你怎么不知道给你弟弟的妃嫔废除下殉葬啊,要不是李贤拦着,指不定还得殉葬多少人了。

就这么个玩意,怎么评价?

这么说吧:

英宗承仁宣之业,得辅弼之臣,而废驰律法,内宦擅权,加以偏私,虽公侯亦不得不屈而避祸。及至轻信妄言,覆军二十万,精锐具丧,能将死国,而帝亲扣关,岂天子为乎?至于复位,冤杀谦、文,废逐辂、直,忠良所以椎心泣血也!复委重有贞、亨、吉祥辈,纪纲废坠,庙堂再离荼毒,以致荆襄之变河套之失,国势日微。虽晚年起宰相才,少补于前,兼有罢宫妃殉葬之仁德,亦何可掩其阙哉!至于曹石之乱,或谓天子过也,良如是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