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套《洪洞县志》里可以看到多少种传统文体?| 宅家乱翻书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0-02-01

中国传统文体按是否押韵可分为有韵之文和无韵之文。

有韵之文是我们所熟知的诗词歌赋,我把它们归类为抒情文体(大致归类,事实上,诗词很多时候也承担了唱和应酬等实际功用)。而无韵之文则被归类为实用之文,它们更多是承担最实际的用途,比如春秋战国时的士子们要靠写文章(所谓的“策”)来博取国君的赏识。

有韵之文在语文学习中经常能见,但无韵之文的很多文体不太多见,门类也很繁多,诸如疏、奏、表、铭、赞等等,都各有其不同的用途,究竟这些传统的文体都是啥样?有何分别呢?

手边有套《洪洞县志》残卷,数量不全,仅有一卷人物志(上)、艺文志(上中下)、杂记志和卷末原跋。

这套书长这样

尽管不全,但艺文志三卷却是全的,里面收录了诸多洪洞县文人所写的文章,涵盖了多个传统文体,不妨就以此套书为例,来看看中国传统文体的不同面貌吧。

艺文志

开篇有文:

“天地精华发为文章,非特见人材之盛,亦足以为文献之征也。洪邑山川灵秀,英才辈出,自金元明清以迄民国,运际休明,人文蔚起。兹所搜集,或为或为传记或为论辩铭赞以及为著录均以有关国计民生、世道人心者。”

以上加粗字体即为艺文志所选录的文体样式。

01

“疏”

“疏”是臣下写给皇帝提建议、意见的文字,它是指逐条陈述,因为名之为“疏”。历史上著名的“疏”有西汉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等。

和疏很相近的文体还有奏、表等,奏和疏区别不大,同样是臣子给皇帝提建议的文字,但更强调是批评性的文字,而表是用来陈述请求的,具有更多的抒情成分,如知名的《陈情表》、《出师表》都是以情致胜。

《文心雕龙·章表》称:“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洪洞县志》里有一篇晋淑轼 的《剿灭海贼疏》颇有意思

晋淑轼是顺治三年登进士,顺治十一年,升任工科右给事中。这篇疏是晋淑轼任工科右给事中时写的。从这篇疏里可以看到,在顺治朝,水贼还是相当猖獗,而且相当有实力,官府拿他没办法,因此晋淑轼才上疏请求集中实力歼之。

“何物张名振,愍不畏死,结党负嵎,任意狂妄,若不通长打算,极图荡除,沿江边海无辜赤子必遭其荼毒,诚内陆心腹之隐患也……沿江百余里严加防护,非不周详,然只能御其不进犯不登岸,而根株不净,为害未休,且大海东南则连闽浙,西达大江东,北则互登莱津辽,乘风飘突,倏忽靡常。今各督抚分汛戒严,贼来则仓皇堵御,贼去则战剿寡算,终非万全之策……”。

02

“记”

记载人和事的文体,在唐朝进入文苑,宋代大盛。可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历史上著名的有《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岳阳楼记》等,夹叙夹议,体例灵活 。
  

来看《洪洞县志》里孔天鉴的《藏书记》,这是记事,记洪洞县文事之盛。

03

“序”

也作“叙”或称“引”,是放在文章或者书籍的前面,用来说明写作的意旨,或者交待相关背景。如苏东坡很多诗都并有序,交待写诗背景。我们熟知的《孔雀东南飞》、白居易的《琵琶行》等,前面都有序。

还有一种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

这种文体今天我们仍然还在使用,很多出版物前都有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下面是《洪洞县志》中的范弘嗣的《聪圣志序》

04

“论”

顾名思义,就是论说,表达观点。用今天的文章分类来说就是议论文。历史上著名“论”有《过秦论》、《六国论》,针对某一事件,提出自己鲜明的观点。

下面是《洪洞县志》刘承宠的《皋陶宅兆论》

05

“辨”

同样是发表观点,但和“论”不同,“论”是立论,辨则是针对已有观点提出辩驳。好比辩论中的双方,“论”是正方,“辨”是反方。历史上的名篇有韩愈的《讳辨》

下面是《洪洞县志》里的王茂松的《拟有虞士师辨》

06

“铭”

看字形就知道,其最初是刻在器物上的文字,比如刻在青铜器上,后来有刻在其他器物如墓碑上。内容多是警示自己或者称颂功德。历史上著名的名篇有刘禹锡的《陋室铭》。

下面是《洪洞县志》里的两篇铭文:

07

“赞”

赞颂的文字,今天是最网红的网络用语。历史上的著名篇章没想起来。

下面是《洪洞县志》里的《少鹤山人自赞》。

07

“行状”

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因此篇幅较长。

以下是《洪洞县志》里的杨笃的《王顾斋先生行状》

以上种种,其实还只是大概领略中国古代文体之一二,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寻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