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志目录 | 晋至五代

 小夏ho78b993zg 2023-09-20

图片

补晋书艺文志四卷附录一卷  (清)丁国钧编  (清)锡山文苑阁活字印本

补晋书艺文志四卷  清黄逢元编

序例;清同治丁卯(六年)王闿运跋。

著录近一千三百种。每部一卷,每书注撰者,冠官职、籍贯,说明出处异同,往往有传略。每类有后序,这在其他“晋书补志”中不见其例。黄氏,字木父,号潜庐,湖南善化人。据王《跋》,黄同治四年病殁,如此则本书应为“补晋志”中之最早者,是编者毕生努力之成果。王《跋》中称以活字经一年而成,但印行如何不知。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三册)

参考:王重民《补晋书艺文志书后》(《北平北海图书馆月刊》一之五,民国十七年九、十月)

补晋书艺文志四卷  清秦荣光  (子)锡田编

凡例:民国四年秦锡田识。

光绪十二、三年间荣光所作,其后著者自补书眉,加附笺,其子重编,《凡例》亦系锡田辑录。首抄录相当于序之文献,注记各条出处。著录之书明其出处,记其异同,引有传记及其他资料。部类除将“四书”作“论语”外,其余据“四库提要”,但往往缺类属。石刻类附于总集之末。除石刻约百种,著录之书约达二千六百种。秦氏,字炳如,上海人。

民国四年铅印本(北人)(未见)

民国十九年秦氏铅印本(未见)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三册)

补晋书艺文志四卷附录一卷  清丁国钧编  (子)辰注

例略。

从“隋志”、“唐志”并群书中选出一千七百余种晋人著作,由于《晋书》撰写时代与《隋书》接近,因此仿照“隋志”分为四部。注记出处,时有考证。所举基本为《晋书》有传、晋代所殁者之作品。释道录集部之末。“附录”中录存疑之书约百部。广雅书局刊本中有“补遗”,广雅丛书编入,加刊误及辰所补部分,又有梁启超批语。丁国钧,常熟人。

清光绪中锡山文苑阁排印本(版心题常熟丁氏丛书之二)(二

册)

清光绪中广雅书局刊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有日本市村谦序)(有刊误)(第三册)

丛书集成本(未见)

补晋书艺文志六卷  清文廷式编

无序跋。

著录二千四百余部。卷一经部十一类,设经纬一类;卷二、三史部十三类,无纪事本末、别史、史抄、史评、时令等,谱录、目录并记;卷四、五子部十七类,其中分有道家、

神仙家;卷六集部三类。每书举“隋志”、“唐志”之著录, 标明其中卷数之异同。考其他诸书,官职等引用文中所无者, 注记于书名卷数之下。在“晋书补志”中,本书可谓是最完备者。《船山学报》(二之四)也登载。文廷式,字道希,一字芸阁,江西萍乡人。光绪进士,因提倡变法而失官。光绪三十年殁,年四十九。

清宣统元年湖南长沙铅印本(京)(未见)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三册)

历代经籍志本(未见)

补晋书经籍志四卷  清吴士鉴编

光绪二十一年吴承志序。

下题“含嘉室旧著”。分类多少与“四库”有异。各书注记出典。著录部数虽较丁书为多,但亦不过约一千七百种。释家列于子部第三。史部分类增删“四库”。吴氏,别号䌹斋,任编修。

清光绪中吴氏家刻本(二册)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三册)

补宋书艺文志  聂崇岐编

民国二十四年自序。

以“隋志”及《开元释教录》为主,杂以他书,著录宋代著作六百六十部,多据“隋志”排部类,未录释典,表示书名、卷数、撰者,偶有注记。聂氏,今人,从陈垣氏学目录之学。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三册)

补南齐书艺文志四卷  陈述编

自序。

分四部各类著录齐代著作二百三十余种。明记出处,解释卷数及其他异同,加传记、按语。也涉及《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之记载,但有失误,如《古今篆隶文体》误为佚书。原载《师大月刊》(二十二)。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三册)

隋书经籍志四卷  唐长孙无忌等奉敕撰

自序(在正文首)。

系魏征等所撰《隋书》中之一志。虽然长孙无忌未参与初撰,但据卷端所题而记之。名为“经籍志”,内容则与“艺文志”无异。大别为经、史、子、集四卷,更分门类,记书名、卷数、注撰者。与“汉志”不同,也著录毁于两晋南北朝兵火之亡书。在撰者之次注“亡”字,为其特色。《总序》中列叙汉魏六朝典籍之聚散、簿录之编纂。仿照“汉志”,

在各类末及各部末皆有《后序》。门类如下:

经(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图谶、小学)。

史(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

子(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

集(楚辞、别集、总集)。

道佛(道经、佛经)。

道佛为方外之教,附于四部之末。

自古以来,中国书籍分类法有七分法及四分法。七分法始于刘氏,四分法之现存目录中以“隋志”为最古,但据“隋志”之《总序》,晋之荀勖整编秘府书籍,即作《中经新簿》时,分甲(六艺、小学)、乙(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丙(史)、丁(诗赋、图赞、汲冢书)四部(前人以为《汲冢书》系发现而附记),宋谢灵运亦作四部目录,齐、梁二代亦编四部书目,隋唐之际之宫中藏书亦为四部分藏。故“四库”分类不始于“隋志”甚明,或许以经、史、子、集取代四部的甲、乙、丙、丁,且改变史与子的顺序是始于本志。后世由是而废七分法,官库固不论,至私家亦采四部分类法。其次,本志是继“汉志”之后古代中国之重要书目,著录亡书于“汉志”无先例。但正如前人之通评,亡书著录未必全,且记述往往有误。尽管如此,于中国古书之研究,乃为不可或缺之书。无忌,字辅机,官至太子太师。《唐律疏义》之著者。《新学伪经考》卷十一有康有为之纠谬。

隋书本

八史经籍志本

古书源流本

中国历代艺文志本

历代经籍志本(未见)

丛书集成本(未见)

隋经籍志考证十三卷  清章宗源

章宗源传;戊申(道光二十八年)钱泰吉序。

仿王氏之“汉志考证”,于“隋志”著录书中注释应考证者,时补原志未著录之书。顺序与原志往往不一。今仅传史部。虽对此书时有议论,但于千载之后,以诸书考补亡书之功应予肯定。今人潘氏就丁国钧之补订本论述稍详。静嘉堂所藏抄本与刊本同。章宗源,字逢之,原籍浙江会稽。乾隆五十一年举人,坐妖僧事革斥,嘉庆五年殁。

清光绪三年湖北崇文书局刊本

清抄本(静嘉堂)

中国历代艺文志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四册)

参考:潘承弼《盉宀群书校跋》(《制言半月刊》八,民国二十五年一月一日);王重民《清代两个大辑佚书家评传》(《辅仁学志》三之一)

隋书经籍志考证五十二卷叙录一卷  清姚振宗

叙录;光绪二十一年序例;光绪二十三年自记。

将各书所引关于“隋志”著录书之文献分类,每书加按语。《叙录》中收有关“隋志”及六朝簿录之文献,其中有论“隋志”之得失者。又,每条附按语。从光绪十九年春始,经四年余岁月而成,比章氏书著录更详密。

快阁师石山房丛书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四册)

隋书经籍志补二卷  清张鹏一编

光绪甲辰(三十年)自序,

卷一经,卷二史、子、集。每部按原志分类,均据本传补原志之遗,特别是北人著作。有论证者也录之,然基本上少说明,时加按语。所著录合计三百余种。张氏为陕西富平人。

清光绪甲辰(三十年)在山草堂铅印本(北人)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四册)

历代经籍志本

补南北史艺文志三卷 徐崇编

庚午(民国十九年)李肇偁序;同年自序;同年自跋。

道光间,汪士铎有“南北史补志”计三十卷。虽一部分刊刻,一部分有传抄,然“艺文志”之稿夙已佚失。因此,徐氏据“两史八书”而补之。卷一南史,卷二北史,卷三载记。所谓载记者,收录不见于“两史”纪传,仅见于“八书”之书。每卷分四部,经九类,史十三类,子十类,集三类,各书书名之上明记时代,记本传并“隋志”著录之有无,加按语。著者今人,字子高,安徽南陵人。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五册)

旧唐书经籍志二卷  后晋刘昫等奉敕编

总序(在正文首)。

系《旧唐书》十一志中之一。玄宗开元时,宫中之书分藏东西两京,各分四部,藏于四库,殷践猷等编《群书四录》,毋煛辑《古今书录》四十卷。本志相传以《古今书录》为底本而成,因而虽说为唐之“经籍志”,实未涉及开元以后之编著。著录书分四部,别为各类,每书记载书名、卷数, 注撰者,但未说明撰者时代。又,虽有可称之为“总序”和 “后序”者,但各部各类中后序说明全无。分类表如下,但正文与各部首之目之名称稍有异。

甲部经录(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谶纬、经解、诂训、小学)。

乙部史录(正史、编年、伪史、杂史、起居注、故事、职官、杂传、仪注、刑法、目录,谱牒、地理)。

丙部子录(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天文、历算、兵书、五行、杂艺术、类事、经脉、医术)。

丁部集录(楚辞、别集、总集)。

刘氏,字耀远,官司空、平章事。

旧唐书本

八史经籍志本(误刻多)

中国历代艺文志本

历代经籍志本

丛书集成本

新唐书艺文志四卷  宋欧阳修等奉敕编

总序(在正文首)。

《新唐书》为增补《旧唐书》者,虽时有过繁之评论,然十一志中之“艺文志”补充了“旧志”未收之开元后著作。另一方面,开元后之亡书也据“旧志”并录。“旧志”中注记之撰者名,多以大字冠于书名之上,也有注记于下者。又,注记有官名、字、籍贯等,偶尔也注记内容或撰述次第。分类略如“旧志”而稍有异同。甲部中削去诂训,乙部中改杂传为杂传记,丙部中类事为类书,明堂如“旧志”

正文,称为明堂经脉。无后序。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庐陵人,官至太子少师。善古文诗词,通史学,著书甚多,熙宁五年殁,年六十六。

新唐书本

八史经籍志本

择是居丛书复宋建安魏氏刊单行本(未见)

中国历代艺文志本

历代经籍志本

丛书集成本

补五代史艺文志  清顾櫰三编

自序。

分四部收五代人之著作。首有“石经”、“雕版九经”二项。以下分经部、史部、霸史、杂史、表状、格令、仪注、声乐、小学、历算、儒家、道家、释氏、杂家、技术、舆地、小说、总集、诗文集各类,经、史二部以外,录书名、卷数、撰者。亦收非五代人之著作,误谬亦复不少。

清光绪十七年广雅书局刊本(后入广雅丛书)

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本

国朝金陵丛书本(后入金陵丛刻)

金陵丛书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六册)

历代经籍志本

丛书集成本

内容来源:[日]长泽规矩也编著:《中国版本目录学书籍解题》,梅宪华,郭宝林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1018页。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