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 读《庄子传》之摘要与感悟 刚看王新民著的《庄子传》,才得知世上又一个人才英年早逝,很为之惋惜静心文体不已,更为自己能够在此时此刻而发现这本书而自豪,这本书值得现代的人们所传阅,其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翻开庄子传,首先映入眼球的就是那优美的散文式的开头,还没有往下读,就被它的第一而所吸引,顿时心里非常的舒畅,期待着这是一本好书。庄周与惠施对答,儿童不懂得什么叫做道德,但是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大人懂得什么叫做道德,但是他们没有高尚的道德。这句话简直是经典,现在的人们心浮气躁,利欲熏心,而纯真的儿童确要在大人们这种已经变了形的思维与安排下去过自己的童年,去让父母安排自己的一生之始,试想,未来会是什么,会是什么样子,我很难去想像这样浮躁的社会与这样注重名利的人们,如何去培育祖国这些未来的花朵? “盗跖怒斥孔丘”这篇文章更是千古奇文,言辞犀利,朗朗上口。我看到这里,内心一片清明,内心一片宁静,是呀,任何事情都有其好与坏,要看你如何去看待它,顺乎自然的好便是好,逆于自然的便是坏,我们现在亦是如此,如何去看你走过的路,如何去做好你的当下,如何去选择你的未来……这些都是值得人们三思的事情,如果再这么浑浑噩噩的追逐名利,人将不仁,物将不物,社会将乱,国家将亡。可贺的是,我们正在致力于此,正在还,,以清明,还社会以安宁,还百姓人心以笑容,期待未来会更好。 “仁是虎狼之性”,更是石破天惊之语!往往仁的背后是大的残暴。真正的大仁是我忘天下,天下忘我。这句话更是让人心中一颤,有一句俗话,我记得非常清楚,叫做相忘于江湖,看来这句话就是出自此处吧!什么时候,人们忘记了好与坏,忠与奸,名与利,那么一切的人、物、社会、国家等都归于自然,始于自然,极于自然,这此乃大道也。但什么时候能够做到,互忘于彼此呢,让我们试目以待。 老子说得好: “致虚静,守静笃。”虚静之中,有难以言说的美,有难以言说的乐。 后 宫: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廊腰曼回,屋檐交错,十分优美。他那任其自然、虚静无为、无功无名的学说也逐渐被人们知道了。 庄周与妻子的交合之举悟道,亦是一道心慧根:庄周用一只手插进她那柔软的秀发之中,用另一只手为她擦去挂在脸上的泪滴,口中喃喃地说道: “你很美。”然后,又是沉默。在这沉默之中,他第一次认识了女人,认识了一个温柔、恬静、安详、神秘的世界。当他走进这个世界的时候,好象那沉重的身躯长上了灵巧的翅膀,在一片白云之间随意遨游。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的另一半,这另一半,也就是他的安息之所。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中,他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他那枯寂的心田里灌入了一股清凉的泉水,他那幽暗的灵魂中升起了一颗明亮的太阳。一股阳气与一股阴气在混沌之地交会了,形成一片和谐的 完美的元气。“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阳气是那样的健壮,阴气是那样的温柔,两者溶化之后,便是无言的幸福。时间已经凝固,世界不复存在,只有阳阴两气在宇宙之中飘荡。”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庄周才发现自己搂着颜玉赤身裸体睡在榻上。他回想起刚才的事,就象做了一场梦,在梦中,他又体验到了一种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境界。这种境界与老子的道是何其相似。道 就是一,就是一个整体,而男人与女人合为一体,不分彼此,就是一个整体,就是一。道 啊道,你是那样的伟大,无所不在!当年庄周读《老子》的时候,发现老子经常以女性来比喻道,一则曰“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再则曰“我独异于人 而贵食母。”他百思不得其解,去问渔父,渔父说是用女性的生殖能力来比喻道生万物的功能,但是,庄周认为道并不是一种实有的东西,而是人所能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现在,他终于明白了,老子以女性来比喻道,就已隐言了男女交合可达道之境界的思想。在这男性统治一切的世界上 不能没有女性。只有男人与女人合为一体,才有真正的人。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得不接受世界所强加于你的一切。你喜欢它,它是世界;你不喜欢它,它也是世界。它是先你而在,伴你而在的,而且是无所不在的。要想逃避它是不可能的,要想通过一个人的能力去改造它,也是不可能的。而且,世界上的幸福与痛苦总是伴随在一起的。 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梓庆说: “所谓心斋就是静心以养、保持天然。心斋三日,就忘掉了庆赏爵禄之利;心斋五日,就忘掉了非誉巧拙之名;心斋七日,就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形体。当此之时,我已不知道我要制作的鐻是宫廷的御品, 此就没有任何思想负担, 我的手艺就可以发挥到极致,而没有外物的束缚。然后,我就独自一人到山林之中去,躲在隐蔽的地方观察各种动物天然的形体,倾听它们发出的各种声音。慢慢地,各种动物的形体就完完整整地印在我的心中了,要制作的鐻的形状已经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了。然后,我又回到作坊,以最快的速度将它们雕刻出来,一挥而就,毫无修饰。因此,我削木为鐻没有什么神秘的道术,如果有,就是四个字:以天合天 ,以我之天,合物之天,物我在天然之地合而为一了 ”
苏玉的改过自新与蔺且一起向庄子学道,一晃多少年过去了,他的另一个朋友惠施也在魏国经历了一次被弃的风波,前途渺茫。年近六十的庄子,此时在弟子们的请求下,在自己内心追求下,开始了他的著书生涯。第一篇 第 七篇的题目: “应帝王。”这里就不多说了,无非是劝想成为山河之主的帝王们,放弃无谓的争夺,回归自然之道,回归内心的清明。最后,老朋友们一个个死去,夫人也离自己而去,自己在做了一个梦之后,突然消失于人们的视野,消失于这个世界,但他存在着,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但那是他自己的世界,他自己的余生。
虽然他了无音讯,但我知道,他存在着,存在于天地任何地方,存在于千千万万人的心中,也许就是现在,他在存在着,在另一个地球,另一个世界,另一个空间之中,仍然是那个淡泊名利,潇洒自在的庄周,他平静地注视着地球,注视着天空,注视着宇宙…
博主很神秘,点进去看看吧~ 全部评论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快来抢占沙发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