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xiake172 2020-02-02

百年来,世道变换,沧海桑田,它是武汉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城市抹不掉的记忆,是老辈人最市井的回忆,只是再难窥见当时的鼎盛模样。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这个地方,踏上能俯瞰鹦鹉洲长江大桥的城墙后,才会发现,它既不是风景区,也没有时下可供拍照的网红店和好喝的奶茶,但这里对武汉人来说,有着难以忘怀的记忆。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抬头看,老楼中镶嵌着“文字六0五武汉门市部”、“國營武漢特種燈泡廠”,透露着在城市发展的新旧交替中,昔日行业老大哥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现在取而代之的招牌是“段氏水产”、“梁子蟹王”、“爱民水产”,在萧条与鲜活的对照中,诉说着武汉人的生活百味。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多少人知道这附近有一个明伦街,一条元代就有记载的街道。这条街上的竹子厂曾经是武汉市唯一一家制作竹制品的工厂聚集地,蒸笼、簸箕、竹床……整个武汉的竹制用品都从这里出的。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明伦正街路牌后面就是“武汉市土产公司武昌批发部”,已经不能住人,是一座空置危房。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明伦横街上的红旗饴糖厂,这是武昌最早的一批国营副食品工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它在武昌副食品产业占据了重要地位。

生产一些饴糖、麻糖、酥糖,后来还生产汽水和巧克力。那时可是高档食品,送礼的时候还得是重要的亲戚才会送这个。现在变成了武泰闸旧家具大市场,不过它们也要搬走了。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曾经创造过辉煌的老厂房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年长日久,角落里熏了一层深黑色的油腻。

褪色的“欢迎再来”四个字见证过它风头盛极一时的威风史。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这条街上的老房子墙上还贴着80年的画报,走在这条老街,仿佛看到了时光的漫长,时间的冲刷已将它们最初鲜活的颜色褪去,红瓦民宅已暗淡无光。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老街上卖的豆丝,就有六种类型。很多在我们生活中渐渐消失的东西,在这里也许还可以觅见。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随便一条小小的巷口,便是老街人生活的缩影。菜摊,各种蔬菜,五花八门,泛着水珠,瓢着独特的香气。

红彤彤的板栗、紫油油的洋葱、黄橙橙的土豆.....琳琅满目的蔬菜,五彩斑斓的水果,生活的味道在这里渐渐被放大,老街的市井烟火像停留在了几十年前。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没有喧闹的音乐、没有华丽的装潢。这是老街上还保留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貌的老理发店。

店内摆放的两把老式铁质理发椅已锈迹斑斑,桌面上的剃头工具也颇有年岁,老店、老物件、老的理发师,在岁月的长河里,拒绝时光的改变,固守沿袭下来的习惯,依靠微弱的力量顽强生存。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嘭、嘭、嘭……”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老街上至今仍坚持手工弹棉花,阿姨在门口耐心的等候,这老旧絮棉絮一经弹制,又可洁白柔软、温暖如初了。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你还记得生煤炉吗?”老街上一家酒坊还在用煤炉,午后煤炉的味道穿过街口,迎面而来的人眯蒙着眼,老街每天面对的日常生活,有柴米油盐,也有风花雪月。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保安街——这条曾打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第一枪的百年老街。是曾毗邻督署衙门的官街。昔日的保安街铺着青石板,两边明清老宅、商铺林立,曾是官宦富商云集之地。虽道路不如现在宽敞,但热闹非凡。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这里本是武昌城外荒凉之地,慢慢的变成了集市,牛羊在这里宰杀,小商品在这里流通往来。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茶馆也在这里兴盛起来,起初这里的茶馆演的是黄陂孝感的地方戏,有点像现在的清吧和夜店,茶馆也分只管喝茶比较安静的清茶馆,荤茶馆喝茶看戏说书,来这做生意的人边喝茶边就坦谈成了一桩生意。

老一辈说书大师李少庭,后来曾任何祚欢的老师,就曾多次来这里说书。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穿过这条熙熙攘攘的巷子,前方就是武昌古城幸存的唯一一座城门,起义门。一座经历了700年沧桑仍然存在的老者,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

听老人们说,辛亥革命时,起义军就聚集在这一带的街道上,准备攻城的,还带了火炮。后来起义胜利,就把中和门改称起义门。

老武汉最有味道的一条街,沉淀了武昌城的百年时光

小巷子历史韵味依然留存在这些细节里,曾经的繁华恍然如隔世,楼房粗粝破败的纹理,似乎提示着,属于这里的荣光已经过去。

起义门像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默看这悠悠历史变迁,新旧交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