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画】柴姆·苏丁:我不是天才,我只是个想勾勒人心的画匠

 泊木沐 2020-02-02

柴姆·苏丁(1894—1943年)生于明斯克附近的斯米罗维奇

柴姆·苏丁生于贫穷的裁缝家庭,是十一个兄弟姐妹中的第十个。为了逃脱犹太区的贫困,他来到明斯克,然后又到威尔诺,入美术学校,靠在一家照相馆洗印照片,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

柴姆·苏丁(Cha?m Soutine),《剑兰》 1919年,橘园美术馆,巴黎

这幅创作于1919年左右的《剑兰》是他离开巴黎前往法国南部塞雷小镇之后所创作的。1929年被保罗·纪尧姆(Paul Guillaume)收购。在此之前,苏丁一直困囿于对自我绘画语言的彷徨与犹豫不决之中。

他对在巴黎的表现主义绘画思潮有很大贡献。 苏丁的绘画既受到欧洲传统绘画的熏陶,其绘画受伦勃朗、夏尔丹和库尔贝等画家影响;同时在二十世纪的欧洲画坛,作为巴黎画派代表人物的苏丁,也受到新思潮和绘画流派的影响。

柴姆·苏丁(Cha?m Soutine),《房子》1920-21年,布面油画,橘园美术馆,巴黎

在风景画《房子》中,苏丁运用了自由的曲线来对景物进行描绘,色彩对比鲜明氛围轻快,与其他画作中的压抑气氛相比较有所减少。笔触在这幅风景中运用的手法很多,笔触的叠压更加的讲究,运笔速度的疾缓在画面当中的流动性更强,反复勾画的轮廓线更具描绘性和丰富性。

柴姆·苏丁在新思潮和绘画流派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在现代主义绘画发展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无论是从苏丁出生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还是他所处的艺术潮流的激进时代,都充满着激变、动荡和不安,正是这种不安更加激发了苏丁在绘画中寻求自我的执着精神。

柴姆·苏丁(Cha?m Soutine),《未婚妻》1923年,布面油画,橘园美术馆,巴黎

在苏丁的艺术生涯之中,大量的人物肖像也是其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是忧郁,有些呆板甚至有些漫画感的。《未婚妻》这幅肖像绘制于法国南部的卡尼斯(Cagnes),画面人物的身体扭曲,垂直的绘画方式完美地包围着这个细长的身型,她细长的脸,从绿色和棕色的背景中脱颖而出。苏丁动荡不安的画风延续到人物肖像上,变形使得他对人物的造型处理更加真实和坦率。

柴姆·苏丁(Cha?m Soutine),《被拔掉毛的鸡》1925年,布面油画,橘园美术馆,巴黎

《被拔毛的鸡》属于家禽系列作品,这些系列画经常在同一时期进行,是柴姆·苏丁的典型作品。在这里,尚未完全拔除的鸡脖子被放置在桌边。在蓝灰色背景相称之下,动物的身体呈现出明亮的暖色调,画面恐怖而震撼。他营造出的令人紧张的气息似乎顺着画纸延伸到画面之外。

1943年初,他因肠穿孔不得不前往巴黎急诊,由于治疗得太迟,竟于8月9日早晨去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