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通天论》(第三段,第五小段。阳气失常,则受邪为病) 下面看第三段的第五小段。 【原文】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 最后一个小自然段, 这是说阳气在一天之内的盛衰情况。 @ 自然界一天之内,早、中、晚,阳气有盛衰的变化。 @ 人体生气通天,所以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有盛衰的改变。阳气有盛衰的改变,所以人体抵抗外邪的能力就有强有弱,在一天之内会有变化。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 (阳气)白天主于外,夜间主于内。 “平旦人气生,”- 平旦的那个时间,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人气生,人气就是阳气,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生气,题目上所说的《生气通天论》的那个生气。 平旦人体的阳气也开始生,开始上升。阳气,夜行于阴,昼行于阳,所以平旦的时候处于阳,开始升。那么这个时候,相对来说阳气初升,抵抗力就比较好,比较强了,抵御外邪侵犯的能力就开始增强了。 “日中而阳气隆”- 我们在讲《营卫生会》时有这样的话“日中而阳隆”,日中而阳隆就是(日中时)阳气隆盛。 自然界的阳气隆盛,人体的阳气也隆盛,所以日中的时候抵抗外邪的能力最强。 “日西而阳气已虚,”- 太阳西沉了,自然界的阳气也开始下降了,人体内的阳气也开始虚了,所以,日西而阳气已虚。 “气门乃闭,”- 气门是指汗孔,这时候应闭,因为阳气虚了吗,再过分的汗孔舒张的话,容易受到外邪侵犯,所以气门(汗孔)应该闭,而不要再象中午那样可以出汗,可以张开,可以舒张,所以气门乃闭。 “是故”- 因为是这样的,也就是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所以人们在养生的时候,是故 “暮而收拒,”- 到日暮的时候,应该收敛,应该抵御,用收敛来抵御外邪,抗拒外邪。暮而收拒,活动也要适当的收了。 “无扰筋骨,”- 不要再扰动筋骨,进行过分的体力活动。 “无见雾露,”- 因为阳气虚了吗,不要再见雾露,不要再过分的接触外邪,雾露之邪这里也可以说泛指邪气。 这是由于日暮阳气虚,气门应该闭,所以应该收拒,人的活动应该适当收敛,以拒抗外来的邪气,不要再过分扰动筋骨,也不要再过多的接触外来的邪气。 “反此三时,”- 如果违反了平旦、日中、日暮,阳气盛衰这个变化,这个三时。 “形乃困薄。”- 人的形体就要困顿而衰薄。阳气受损伤了吗,所以形体就要困顿而衰薄。 以上是从人体和自然相通应的这个观点来分析这个问题。特别是在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那个时代,这个强调更是符合实际的。 但是你说,现在就是有这个特殊情况了,一些体育比赛偏偏在晚上,而且据说现在研究人员到晚上的时候,精力、活动能力反而提高,反而强。还有这样的报道。 我想在晚上的话,也有在晚上的特殊情况,白天人们都去上班了,你那个体育比赛谁看啊,没人看票也就卖不出去了,又影响到其它的了,所以在晚上在周末。那你总不能说在周末人的精神头就足吧,说在周末比赛。所以恐怕晚上比赛还有一些其它的因素,市场因素恐怕也在那里起到作用。 但是从我们传统的理论上来看,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是一致的,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因此人的活动应该按照这个规律来活动。 这一段我们就串讲完了。
|
|
来自: 药膳食疗方注释 > 《《皇帝内经》学习笔记》